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滨海滩涂垦区主要大田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作者姓名:李强  杨文慧  邹晨昕  徐新悦  李建国  张忠启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滨海地区盐渍土改良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机理”(4170137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滨海地区畜禽养殖业—沼气能源工程规模、空间集聚特征及其优化研究”(17YJCZH085);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滨海海地区畜禽养殖业规模、空间集聚特征及其优化研究”(17KJB170006);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沿海滩涂垦区农户主要生计模式下的土壤环境响应”(201610320043Z)
摘    要:[目的]由于自然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与传统内陆农区相比,滩涂围垦区农业生产特点鲜明。摸清该区大田作物碳足迹,可减少区域碳排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IPCC田间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建立大田作物碳足迹评估模型,估算滨海滩涂垦区大田作物温室气体排量。[结果](1)滨海滩涂地区大田作物的碳足迹(以CO_2当量)总体在0.63~0.769kg/kg范围内,不同作物的碳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769±0.224kg/kg、水稻0.739±0.241kg/kg、小麦0.636±0.183kg/kg和大麦0.630±0.184kg/kg;(2)氮肥生产和施用环节对该区碳足迹贡献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46%~37.12%和29.06%~51.94%。该地碳足迹数值和结构上呈显著地域化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氮肥施用贡献度大,水田灌溉贡献度大。[结论]降低该地区碳足迹,重点关注施氮和水稻灌溉工程两个方面。采用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等措施,可达到降低碳足迹的目的。

关 键 词:滨海垦区大田作物生命周期法碳足迹节碳减排
收稿时间:2018-03-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