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议社会融资成本:宏观与微观视角北大核心SSCI
引用本文:李麟,聂召.再议社会融资成本:宏观与微观视角北大核心SSCI[J].新金融,2014(10):17-23.
作者姓名:李麟  聂召
作者单位:1.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发展部;2.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摘    要:近年来,社会融资成本高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引起了国务院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系统性地梳理了造成社会融资成本上升的机理。在宏观层面,从资金的供给方来看,基础货币供给增速放缓,货币乘数上升导致了"紧货币、宽信贷"的社会融资格局;从银行的传导中介来看,筹资成本提高、融资链条拉长、风险溢价上升推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从资金的需求方来看,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及负债为主的融资模式导致资金需求居高不下,三个因素共同导致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造成社会融资成本高企。在微观层面,政府隐含担保、期限错配以及债贷股融资关系不分是造成社会融资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建议上,本文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除了要坚决执行"金十条"的措施外,还应依法治理,正本清源,重塑权责清晰的融资体系,从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互动,使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关 键 词:社会融资成本  结构性失衡  隐性担保  期限错配  债贷股融资关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