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速湖南     
《湖南经济》2003,(8):4-4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已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涨时期。正当我们为防止经济增长“过热”而开始准备采取政策微调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非典”,向不曾设防的中国经济猛撞过来。开放的湖南因早已融入全国这个大市场体系而未能完全逃脱这场灾难的冲击。疫情虽过,但“魔鬼的影子”并没有完全随之消失殆尽,“非典”的滞后影响仍在拖累着经济的增长后劲。对如何搞好“灾后重建”颇有经验的湖南人又信心百倍地开始在谋划着如何在后“非典”时期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速湖南。正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后“非典”时期提出的要快速…  相似文献   

2.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赵丹鹰报道:“非典”营造了8大商机。文章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乃至方式,更刺激、影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轨迹。近日在博鳌的“SARS与亚洲经济”研讨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将非典的影响总结为“一个铜板的两面”———在旅游  相似文献   

3.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虽然“战争”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胜利。但是肆虐的非典已经失去了其嚣张的气焰,战争的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我们能够也必须打赢这两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党和国家在采取有力遏制非典肆虐的同时,及时作出两手抓的战略部署,力争将非典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非典无可避免地要对经济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正确认识这种影响,对于今后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一组相笑章,希望能对广大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建荣 《湖南经济》2000,(12):30-32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南要强省,同样需要实施湖南西部大开发。一、拓展西部通道已势在必行  现代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4个“M”。即“Maket”(市场)、“Man”(人力资本)、“Money”(货币资本)、“Management”(管理)。这4个“M”中,Maket(市场)最为重要,其他的“M”都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有效率。谁占据了市场空间,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的开放开发,相继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市场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开放开发湖南宏…  相似文献   

5.
侯胜田 《发展》2003,(8):33-35
“非典”引发中药市场商机 在“非典”流行期间,国内许多行业受到猛烈冲击,而中国的药品行业却显现着与众不同的活跃。在此期间,由于中药对“非典”的预防功能,以及中药在临床治疗非典病例上的突出表现,不仅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好评。一时间,市场上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产品热销,出口量增加。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中药产业正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廖进中 《湖南经济》2003,(12):11-11
湖南人读《湖南经济》,湖南经济学家议“湖南经济”,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用不着大势宣扬。但在《湖南经济》创刊二十周年之际,谈谈《湖南经济》与作者的关系,也许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作为作者,我与《湖南经济》的结缘始于1994年。当时,我作为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有幸参与了“湖南开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并为大会写了一篇题为《跨国经营:湖南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新的亮点和难点》的论文。不久,编辑部通知我,说是此文已选录发表在《湖南经济》当年的第11期上。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我的“市场领土论”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7.
“‘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影响,更有机遇。一方面,‘非典’的确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像旅游、交通、餐饮、娱乐等行业,影响更为明显,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非典’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陆远如5月12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陆所长认为,由于突如其来的“非典”,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市场结构的变化,并进而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消费行为而言,由于“非典”影响,一些消费受到了制约,比如旅游,购物,餐饮,娱乐。外出旅游的人少了,到商场购物的人少了,到娱乐…  相似文献   

8.
钟鸣 《发展》2003,(7):46-49
尽管“非典”是一场灾难,但是假如我们能够从“非典”中学会反思,切实吸取经验教训,切实提高我们的行政效能,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那么,中国的长远发展必将极大地受益于这种宝贵的反省。“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的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整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责任感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是我们感到欣慰和引以自豪的。“非典”是灾害,但“非典”同时也给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我们能够在这个危难时刻,对许多问题作出思考。“非典”使我们在反思中警醒,在反思中感动,在反思…  相似文献   

9.
信息平台     
非典不会改变经济增长态势 有关专家近日提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永远存在,重大的危机事件是随机发生的。比如有石油危机、战争危机、金融危机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再加上由传染病带来的危机等等。对于“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短期看,“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不如亚洲金融危机的危害大;从长期看,与恐怖主义相比,“非典”本身也不具备长期的负面效应。虽然它会在短期内影响到外国投资,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0.
我市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发扬“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在组织物资供应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市场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使抗击非典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市社  相似文献   

11.
目前,江迅在《亚洲周刊》载文指出,中华民族有十戒,脱胎换骨戒陋习。文章说,“非典”引发全球华人的深度反思。生死界的踯躅,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也引发对生存的重新思考。与“非典”的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洗礼。瘟疫击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种种陋习,击中华人世界生活方式的弊端,却空前提升了整个社会强烈的卫生防疫意识。防范“非典”必须从日常生活做起。在中国大陆一些城市,建国之初的50年代初期,有一股具上升力量的生活习惯,注意仪表,讲究卫生,但随着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生活方…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且最具活力的区域。从1992年开始,青海先后建设了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青海甘河工业区。开发区的建设,是青海改善经济布局、促进省域经济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大举措之一。为了满足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的了解和宏观决策的需要,近期省企业调查队对开发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投资环境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作一剖析,并提出我们的对策与建议。一、开发区的运作…  相似文献   

13.
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企业也不能幸免,八成企业表示受到非典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大多数企业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整非典时期的运作模式.虽然饱受非典之苦,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的信心度却没有因此降低,依旧看好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外商期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恢复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95年,国家经贸委就曾经表示,国家将积极推行“决策失误责任制”。当时已在上海、广州、湖南等地试行。该“责任制”明确规定:决策者因自身官僚主义或违背现代企业经营原则等原因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受到损害的,应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该丢官的丢官,该降级的降级。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对决策失误者的实际制裁缺乏力度,更重要的是事后“打板子”已于事无补。因此,不如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与其事后惩罚,不如事前控制。投资项目决策,是对投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论证并做出是否投…  相似文献   

15.
一场名叫“非典”的灾难突如其来,迅速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及个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事态的急剧变化已经证明这是一场我们从未遭遇过的现代社会灾难;4月20日两名部级高官因此被同时革职,此出手之重,让人们再次感觉到问题已经超出一般的严重:老百姓急了,民众在每天的新闻和传闻中不停地洗手,不限时地开大窗户,用尽可能厚的口罩包住嘴和鼻子;政府急了,自上至下都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防治小组,细致入微地做一切该做的事。情急之下,我们很自然地将其与20世纪80年代上海爆发的“甲肝”相比,“非典”一开始虽然也表现为地区性卫生危机,然而“非典”最终由地区性演变成全球性;“甲肝”几乎不为国际舆论所关注,“非典”却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在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和灾难中,我们看到许多藏而未露的问题,其中危机对经济发展、政府决策、媒体的公信力、民众的心理承受力、科技水平等方面的考问,更加受人关注,更何况“非典”仍在蔓延,“问题”也会继续。  相似文献   

16.
“非典”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传播的,城市经济受到“非典”危机的冲击。在“非典”冲击下,城市经济到底受多大影响?城市企业如何应对“非典”?“非典”给城市经济提出的挑战是什么?城市应采取哪些对策措施?这需要全国城市作出回答。一、城市企业从容应对“非典”危机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不期而至,在恐慌波及到社会每一层面上时,中国城市企业界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和冷酷的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工业、制造业及信息产业领域企业因其工艺流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济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热度,根据一般的经济规律,适度的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相匹配的。但是这种热度应该是合理的和适度的,一旦发展成为“过热”,就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十分令人振奋,各项经济指标均创近年来同期最好水平。年中在学术界、媒体界形成的“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形成了一股热潮,经济学家们纷纷建言立论,媒体也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甚至惊动了中央高层。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把握当前的形势,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山东省上半年在经历了非典危机的严峻考验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振兴湖南经济,是湖南人的共同呼声。但从何着手,却是见仁见智。纵观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我们会发现,一些地区之所以能够抓住经济发展的契机,就因为推行了名牌战略。当今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呼唤名牌;占领商品市场依仗名牌;企业生存发展依赖名牌;振兴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更是籍以名牌。名牌,既关系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一个省、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的经济要振兴,当务之急是推行名牌战略,加速创建一支名牌“湘军”,以之当开路先锋,开出一条经济的快车道。-。湖南品牌现状概观由古至今,湖南…  相似文献   

19.
周亚明  方鹏  周宇飞 《珠江经济》2007,191(7):59-66
珠三角已有部分企业在湖南进行了投资,对湖南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总体上并不大。通过对湖南对接港澳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可发现:湖南实际利用外资额、湖南公路长度、湖南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湖南居民消费水平和湖南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这五个变量是湖南不能顺利承接港澳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最主要的障碍。五个变量分别代表了政府对引进外资的制度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受文化制约的投资创业精神、由区域市场容量和市场化发展程度决定的湖南区域市场因素。因此,要加快湖南对接港澳珠三角产业转移,就必须主要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杜平  吴瑶 《浙江经济》2020,(3):46-49
2020年第一只“黑天鹅”不期而遇,一场战“疫”由此打响。相比“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出口,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是消费。当前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上,最终消费率近5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2003年的8倍,因此与“非典”时期相比,疫情对浙江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冲击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