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存在并非构成悖论,行政性与契约性之间的良性互动是行政契约的生命要义所在。行政契约中行政主体特权的存在是必然,这是由行政权属于权力而不属于一般权利的因素所决定的。问题在于寻求其存在的限度,探寻行政特权的可行进路。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公民运用手中的权利来对抗公共权力,通过网络向掌握公共权力的主体诉求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在这种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中,权利可以通过对权力的制约来预防和矫正权力的异化,为我国的反腐败运动增加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蒋菲 《商》2013,(6):161-162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公民权利意识相对提高以及维权意识的高涨,公民权利蕴含着人们对私人权益的追求和渴望。一直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公民权利的研究拥有独特的见解。特别是中国对于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对于我们研究农民权利不受公共权力侵害,保护私人权利,限制公共权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玛蒂亚·森的权利方法提供了一个分析饥荒的一般框架,其用意在于阐述权利失败发生的本质和因为.并希望通过这一理论的提出能够解决一部分贫困与饥荒的问题.而现在这一理论不仅可以在灾害经济学上有充分的使用,还可以被用于其他涉及权利交换和实现的领域.基于交换权利理论的视角,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支持一评价"的循环模式的实现上.通过对公众享受公共产品及应得公共服务和知情权、监督权等交换权力的分析,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政府行为的目的性,使我们可以对原先属于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用它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佳宝 《消费导刊》2013,(9):179-179
在我国,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不断增加。在职业选择的考量中,人们大多聚焦于对利益的衡量,特别是权力的影响力以及权力的派生价值。将公务员职业与权力直接相联系,深刻反映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共权力私有化问题。必须通过强化监督机制等手段,对官员的权力进行彻底的过滤,改变权力至上、为己谋权的现象,使行政人员摆正个人利益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中的位置,恰当行使权力,进而确保公共权力为人民群众所享有。  相似文献   

6.
人们把当今时代称为“行政法时代”,是继“刑法时代”和“民法时代”之后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法律时代。其关键在于对政府来说“法无授权不得为”,对公民来说“法未禁止即可为”。政府要牢固树立公民观念和公法观念,把不得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出发点。“无法即无行政”。政府不能任意确定所谓的公共利益,不能假借公共需要的名义过滥设定许可、收费、处罚等来追求单位团体的利益,不能随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权力是有限的和义务性的公共权力,需要由法律授予。 “依法行政”像“依法治国”一样,…  相似文献   

7.
严格依法行政,杜绝行政权力滥用,是政府机关及公务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卓新平 《三联竞争力》2010,(11):120-120
“自然状态”中人类社会处于“人对人象狼一样”的状况,若要结束这种状态则必须让人们“转让”其权利,以“契约”方式形成“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9.
《商》2015,(49)
公共权力腐败是各国政府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为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我国政府也不断加大公共权力的查处及惩罚力度。文章分析了公共权力腐败的行为,并在经济学角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权力腐败出现的原因,同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权力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职能的根本前提。然而现实中公共权力有时会偏离公共利益的这些价值目标,发生公共权力异化。关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实施者的自利本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实施者和公共组织的角色认知错位使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公民权力意识薄弱和公民社会发展滞后给公共权力异化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11.
韩立丽  母一鸣 《北方经贸》2014,(12):221-222
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政府的行政权力得以不断扩张,权力的扩大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进而滋生腐败。这种运用行政权力的方式明显存在不合理之处,是行政权力的滥用。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我国行政权运行失范的控制路径是行政权社会化路径;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构建行政权制约与监督的立体化、均衡化格局;构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家——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权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根源和回归,它在维护个体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和弥补国家权力功能不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在治理方式上从统治向治理转变、在权力制约模式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和在政府权限上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可以保证社会权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对权力的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西方哲学家亨廷顿有句名言:“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的行使往往导致利益的分配,因此,在公共生活中,对利益的追逐往  相似文献   

14.
权力问题现在这样备受关注,是由于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一些人的权力严重偏离了权力的公共性质所要求它的那些内在规范。“权为民所用”,这是对公共权力的一般要求,而非特殊要求,而如何用权于民,则需要就权力的公共来源作出程序安排。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重申和强调权力的正义原则,而是要找到权力成为正确权力的那种方式。关于权力的运用,不能无视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权力只对授于权力的人负责。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同市场失灵一样,政府也会失灵,而且政府失灵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研究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助于改变政府失灵现象。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的三个方法论和相关理论对政府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引起政府失灵的三大原因:权力寻租、政府权力膨胀和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观念必须先行.当务之急,务必率先提升公务员的公共意识.强化公务员的“六种意识“,无疑是确保政府管理创新主体树立公共精神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国家股占绝对比重且不能流通,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1、国家股股东主体缺位,难以确立有效的权力机制。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民,而全民是整体性概念,这种公共所有权难以真正人格化到哪一个自然人身上,出资人的权力只能通过“全民一国有企业一政府官员”多级委托代理实现。而政府官员与一般企业的实际自然人出资主体的根本区别是不具有对企业资产剩余的索取权力,只能得到工资及福利,难以形成有效的权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变味的培训     
马卫 《国际市场》2010,(1):44-44
实际上,法治社会本质上是反对“一刀切”式的行为的,因为法律特别强调“情形、情节、情势”。昆明“一刀切”式的拆除所有户外广告,实质还是人治的心血来湖,是权力的“撒野”。权力必须被关进笼子,否则我们的权利就会沦陷。权力是否被关进了笼子,政府信用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虽然昆明拆除所有户外广告,损害的可能不是我们的直接利益,但政府信用却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如果我们不反对的话,今天倒霉的是广告企业,  相似文献   

19.
很早就听说香港廉政公署的“廉政风暴”行动在惩肃公务员队伍贪污贿赂的罪行中,取得丰硕成果,为香港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营造了良好氛围。笔者赴香港实地考察了廉政公署的工作,感到廉政公署的一些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在当前的反腐败工作中加以借鉴。一、政府肃贪倡廉决心大,充分授权,加强对政府和公共机构行政权力的制衡,打造廉洁政府新形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贪污贿赂横行,充斥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造成极差的国际影响。在政府公务员和公共机构中,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屡见不鲜,尤其在警察…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升入,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呈现出的是一种“科技”+“法治”的新结构,更注重的是从以往的权力管控到权利保障的变化,当前数字法治政府在建设中面临数字化立法欠缺及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不足的问题。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数字法治政府的建设首先需要树立数字化和法治化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数字化立法和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