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何维达 《经济论坛》1995,(16):10-11
政企分开讲了十多年了,可是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呢?我认为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政企分开的概念要明晰;二是产权关系要明晰。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 一、什么是政企分开 政企不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认识问题,即对什么是政企分开的概念认识不清。 有一种代表性的看法,所谓政企分开就是把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把两者的关系理顺了,政企职能就必然分开。这种看法似乎很有道理,简单明了。但是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是笼统地说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容易造成一些误解,因为政府职能中有一部分职能可以和企业职  相似文献   

2.
产权改革是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出现严重困难,究其根源,是由于产权边界模糊,赞成外部性显著和效率低下。要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进行产权改革,重点是按照“有进有退”的方针,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产权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国有股权的非“人格化”问题、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问题、“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问题,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剩余产权的范式下提出人力资本剩余产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机理,认为企业内部产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优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我国企业理清内部产权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非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产权的分配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仕宗 《经济世界》2002,(12):24-26
当前,在深化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随着产权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在关注、支持、参与改革的同时,也对产权的改革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尤其是有的同志对国有中小企业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彻底退出感到疑惑不解,甚至说“这样改下去,能否经得住历史的检验?”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将影响到深化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全面展开,也不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谈谈深化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农村产权界定蒋和平,申曙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体制特别是一些基本制度的变革。只有从一些基本体制的因素着手进行改革,我们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有效益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解决农业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农村产权关...  相似文献   

6.
时下,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一股建造产权式酒店的投资热潮!然而,有关专家指出,靠翻炒海外的地产概念维持运营,早已是产业巨头们心照不宣的事实。产权式酒店能否掩盖中国房地产泡沫?作为一种舶来品,产权式酒店是房市的“又一亮点”?还是又一颗概念流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概念不是一个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描述关系的概念,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正是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对象。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者是在人类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考察所有制关系问题的,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确认,是产权关系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8.
“产权明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敢 《经济纵横》1995,(9):38-39
“产权明晰”辨析果敢一、“产权明晰”的基本含义不仅指所有者产权要明晰,还指企业法人财产权也要明晰所谓“产权明晰”指的是所有者产权和企业法人产权都要明晰。这种“产权明晰”上的双重性,来自于产权主体上的双重性。从产权的定义来看,产权是以法律所允许的对资产...  相似文献   

9.
产权新论     
丁建中 《经济师》1993,(3):14-18
产权问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两权分离”理论,对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期我们发表了丁建中同志的《产权新论》,对“两权分离”说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两权分离”说与经济发展史和现实的经济运行有三大矛盾,因此难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认为应当以“产权分配论”取代“两权分离”论。 为了使广大经济师更好的了解产权理论的现状,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还拟陆续发表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以更好地促进广大经济师解放思想,从多方面思考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比问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斯定理与公有产权明析化问题吴宇晖,宋春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塑造符合市场经济关系的新型公有产权关系问题。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却是个新命题。科斯定理中关于产权的概念,关于产权明晰与经济行为和经济效率关系的论点,对我们解决上...  相似文献   

11.
论产权社会化与产权明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社会化与产权明晰化是现代产权运动的两个方面,当前对产权社会化与产权明晰化关系认识存在误区.实际上,产权社会化与产权明晰化内在统一于现代产权运动:产权社会化是产权明晰化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产权社会化规定了产权明晰化的具体内容;产权明晰化是产权社会化的实现条件.正确认识产权社会化与产权明晰化的内在统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崔庆云 《经济师》2006,(3):170-171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只有触及产权的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在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地产权主体的确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莉 《现代财经》2007,27(1):63-67,F000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产权主体的明晰与否越来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如何明晰农地产权主体,改变农地产权主体不清与缺位的现象,使农地产权主体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完整,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学习邓小平科学著作时首先要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些同志产生困惑:我们已经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怎么连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搞清楚?那社会主义还能不能搞清楚?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怎样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产权、环境权与环境产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姚从容 《经济师》2004,(2):20-21
环境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基本空间 ,保护生存环境 ,就是对人类个体生命的一种最基本的尊重。产权理论的产生源于对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研究 ,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体现 ,因此 ,环境问题与产权问题密切相关。环境权与环境产权是两个貌似神离却又密切相关的概念。具体而言 ,环境权是每个人都享有清洁、舒适、不受污染侵害环境的基本权利 ;而环境产权是一组能够界定一个人 (或组织 )在环境资源的所有、使用及收益等方面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束。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扩张中的产权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德姆塞茨教授认为:“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这就是说,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可以看出,产权经济学的产权定义是从行为权利的角度来阐述的,它使产权概念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关系分析法和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着重强调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公正性问题.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国有资产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产权变动引起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调整,要防止利益过分向少数“内部人”倾斜而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要维护劳动阶层的利益.最后,理出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薛长顺  陈德润 《经济师》1994,(10):21-22
商业企业产权界定及其操作探讨薛长顺,陈德润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基本特征,是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产权界定,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商业企业产权复杂界定难度较大,致使商业企业的公司制难以实施,兼并、拍卖难以推行,...  相似文献   

19.
张颖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265-266
海洋资源有效运转的根本途径是要明晰海洋资源产权。通过对海洋资源产权的相关概念及海洋资源产权的界定内容进行论述,并以漳州市沿海各县为例,说明中国海洋资源产权的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海洋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界定模糊,各种产权权能没有明确划分,各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纠纷不断,这些都影响了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指出,应明确界定海洋资源产权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产权”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劳动产权”概念,笔者提出以下四点不同意见:一、劳动是产权的本质来源,但不能笼统地把劳动当作产权客体,社会财产权和剩余索取权不等于“劳动产权”;二、洛克的财产权思想不是“劳动产权”的理论依据;三、“劳动产权”并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坚持,而恰恰是走向了其反面;四、利润共享的依据是劳动力产权,而不是劳动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