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奥运与旅游:国家营销的一种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届奥运会的经验表明,在奥运综合效应中,旅游行业受益最直接、最显著.举办奥运会,特别能有力地提升国家形象、吸引国际目光,是发展旅游业的巨大引擎.中国推广"奥运-旅游",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的知名度,受关注程度和被接受度成为了发展体育旅游可以利用和开发的商机。"奥运经济"成为了越来越吸引经济人的专用名词。如何把握奥运效应带来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奥运旅游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健  罗芬  邓金阳 《旅游学刊》2007,22(9):80-87
自公元前776年举办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以来,旅游与奥运会便形影相随.随着现代人类休闲时间的增多与经济承受力的增强,作为大型事件的奥运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观光游览,同时也受到旅游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奥运旅游的起源、奥运旅游的定义与特点出发,从奥运旅游研究历史、吸引物研究、市场特征研究、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多方面对国内外奥运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马聪玲 《旅游学刊》2007,22(8):9-10
由于奥运会具有巨大的品牌传播功能,因此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往往成为奥运会举办国"奥运旅游战略"的重点.对我国而言,在目前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历史时期,举办2008年奥运会必将树立我国大国形象,显著提升我国的全球声誉,这一点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5.
后奥运旅游效应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奥运会诞生之日起,奥运与旅游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奥运会产生经济乃至政治收益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旅游方面,旅游是与奥运会关联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可以说“奥运经济”这块蛋糕最大的受益者是旅游业。从奥运会与现代旅游的关系来看,奥运旅游是一种大型的事件旅游形式。奥运会的承办对举办国或举办城市甚至举办国的周边国家的旅游业在“前奥运”阶段、“中奥运”阶段、“后奥运”阶段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但从总体来讲,对旅游业影响最大、受关注度最高的是奥运会后的影响。一、后奥运旅游效应的表现1·品牌效应。奥运会举办之前与期间…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海,旅游是舟",以奥运会为旅游吸引物的奥运旅游不仅是对竞技体育的观光旅游,更是对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休闲旅游;奥运会既是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盛宴,也是举办国及其城市地域或民族文化的窗口,中国2008奥运亦然.  相似文献   

7.
张月  蒋依依 《旅游学刊》2022,37(1):13-15
奥运会作为超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地区的经济、旅游、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都产生着显著影响,其中,长期积极的影响可以被视为"奥运遗产"。1988年,国际奥委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首次提出奥林匹克旅游遗产概念。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有潜力将一个社区、一个城市或者整个国家打造成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雅典奥运热力未散,许多人已经难抑激情向往2008北京的奥运了。身为精英旅游杂志,我们一直保持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奥运会为中国、为北京的旅游经济带来什么,让我们看看专家及业内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六在河北奥运旅游工程区位优势:作为唯一环绕京津的省份,而且河北省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还是奥运会分赛场。河北省旅游局负责人认为河北省具有很多优势和条件融入北京奥运和奥运旅游的大体系,我省旅游在奥运带来的经济实惠中不仅应该分得一杯羹,而且应该切到一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0.
8年前北京申奥成功,宣告了新一场奥运商机博弈战华丽开场,数以百计的城市参与其中,数以千计的中外企业投身进来。2008年,投身奥运者竞流争勇,热闹非凡。数千家企业全情投入,寄托厚望。奥运商机中国博弈战正在激烈上演。奥运之城,能否再续辉煌?本土省份,能否带来惊喜?旅游企业,怎样错位掘金?全世界那么多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到了一起,这让企业、政府、普通大众都兴奋不已。至于如何抓住奥运盛会的旅游机会,将奥运会、旅游、消费者三点紧密联系起来,需要旅游人找到奥运会的相关切入点,参与奥运经济的运作。  相似文献   

11.
匡林 《旅游学刊》2007,22(8):5-6
历届奥运会的经验表明,在奥运综合效应中,旅游行业受益最直接、最显著。举办奥运会,特别能有力地提升国家形象、吸引国际目光,是发展旅游业的巨大引擎。中国推广“奥运一旅游”,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12.
奥运已经成为了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涉及面也十分宽广。一般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大规模的公众消费、相关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的再发展和再繁荣等问题相联系,这些都会对当地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将奥运作为一个事件来考察,研究其经济影响,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研究会就对洛杉矶奥运会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投入—产出系统模型”研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经济影响。21世纪,奥运旅游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关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旅游效应研究,成果就十分系统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旅游学会(ITSA)第二届双年会在"奥运后、世博前"的背景下集中探讨了大型会展节事活动对旅游业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动态影响,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旅游及会展产业和会展、都市旅游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八年前,奥运选择了悉尼,澳大利亚成功的奥运——旅游推广实践,让这个袋鼠王国的旅游业提前成熟了10年,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宣称,奥运会是澳大利亚入境旅游史上最具意义的事件。四年前,奥运回归了雅典,古老的希  相似文献   

15.
北京居民对2008奥运会影响的态度和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时1165名北京居民的电话调查分析其对2008奥运会影响的态度和看法,本文验证发展出4个方面的(社会心理、社会生活、城市发展、经济发展)20条具体盛事影响的条目.另外,依照对奥运影响的看法,居民被分为两个组群:积极派和中间派.一些影响居民组群归属的固定变量得以确认.调查结果建议在奥运规划准备过程中更多了解当地居民的意见将有助于取得奥运会的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16.
体育旅游挟奥运之风而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典奥运会的余热还未散去,2008年北京奥运的热情已经渐渐加温。奥运会作为全世界三大运动赛事之一,最受民众关 注的综合性运动会,早已不再是体育赛事那么简单。奥运会所倡导的奥运精神业已成为和平、平等、开放、自由精神的象征,成 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公信力的公众准则。对于举办奥运国家的旅游业来说,也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 依据修订后的《北京奥运旅游行动规划》,到2008年,北京入境旅游者将达到440万人次,外省市来京旅游者将达到1亿 人次,北京市民在京游将达到4800万人次。预计北京奥运会期间(2008年7月-8月)的入境旅游者人数为80万人次,其中 因奥运会而增加25万人次。 奥运会作为一种特殊的节事,直接从内容和档次上为主办地增加旅游吸引力,主办城市往往借助奥运会加大城市基础设 施投入,促进城市更新,这种举措直接提升了城市旅游的内部可进入性和外部可进入性。 城市无论是申办还是举办奥运会均会吸引世界的注意力,奥运会主办地往往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以雅典奥运会为例,不仅 奥运会期间各地体育媒体大篇幅报道,各种旅游媒体如电视、杂志、报纸也纷纷提出“去雅典看奥运”,推出希腊专题,大量报 道希腊这一热点。使得希腊成为世界焦点。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文明,百年奥运体育精神的传承,通过奥运会的报道再一 次引发旅游者的兴趣。 而奥运会的成功是对主办地综合能力的最好证明,这一切无疑会对主办地的旅游形象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可能 吸引潜在的旅游者到奥运会主办地旅游。 正如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所言:在当今世界,体育是一种时尚,旅游也是一种时尚,体育与旅游结合更是时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2008年为中国奥运旅游年,通过北京奥运、相约中国这一主题,推广奥运,推广中国,让更多的海外旅游者通过奥运了解北京,了解中国,让更多的海外旅游者到北京来,到中国各地去。而有6大奥运协办城市奥运中抢滩成功,而决定奥运旅游市场份额的是各自的软硬实力以及其在奥运会后的旅游措施。  相似文献   

18.
节事活动所吸引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对于主办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发展都具有显著影响。节事活动产生的诸多经济社会效益之中,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可谓最为直接与深刻。2015年北京获得2022冬季奥运会(简称“冬奥会”)举办权,这是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冬奥会前后,与冬季相关的旅游、休闲、体育产业将迎来较快发展;同时,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主办的形式也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并对相关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与其他重大赛事活动一样,尤其是夏季奥运会这样的世界级赛事,冬奥会具备天然的营销特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后奥运三到五年都是入境游的高峰期。奥运的效益在旅游业体现最为充分,而这块蛋糕应该让全国来分享。——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  相似文献   

20.
文彤  苏晓波 《旅游学刊》2017,(10):39-46
借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文章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壮寨旅游小企业为案例对象,围绕"经济活动嵌入于社会关系"的逻辑思路,揭示了作为非经济因素的"关系-制度"对旅游小企业经营的影响约束.研究发现,地方嵌入中的旅游小企业一方面通过深层次的关系性嵌入将其强关系资本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借助结构性嵌入实现对外经济合作,互惠互利的弱关系促成了更稳定、更具规模的经营业绩.同时,旅游小企业也受到地方社会网络中关系因素的限制,企业主会借助经济利益的分享割让来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并通过积累信任将彼此关系固化为经济制度,这种牺牲经济效率而维护关系平等的行为不但表现出地方嵌入中旅游小企业的社会理性,而且反映出经济制度中关系因素所起到的保障作用,"制度是关系凝固化的结果,关系则是制度追求的目标"成为地方嵌入中旅游小企业"关系-制度"框架的内在逻辑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