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杲  张熙 《产权导刊》2015,(8):59-60
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温室气体排放逐年递增,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引起全人类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视.在全球气候谈判的政治压力下,以欧盟为代表的一批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履行发达国家先期减排的国际承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排放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在北京、上海、湖北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以交易促减排的序幕,中国碳市场随之形成并稳步发展.台湾地区近年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工作,与大陆在多个层面开展碳市场、节能降碳合作,最终促成了海峡两岸首笔自愿碳交易.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环境等各方面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形成并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之中.国际气候谈判已不只是单纯的环境事务,而是涉及到未来各国争取发展空间和选择发展道路的问题,关乎各国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为落实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在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通过碳排放交易制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碳排放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国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研究“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候排放的统称。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是加剧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根源。因此,处理好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需要界定和规范三个层次的统计核算方法和规则。  相似文献   

5.
国际规范国内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国内结构的不同,不在于国内文化与规范的匹配程度是否较高,也不在于国际组织的教育作用,而在于国家是否在与国际机制的互动中其某种需要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或是激发了一种积极的国家利益认知。在中国对国际气候合作规范的内化中,现有的国际气候机制激发了中国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掌握主动权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国家利益认知。这种国际规范国内化的表现就是中国决定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考察可以发现这种内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王冉 《港口经济》2010,(2):44-46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因此,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各国不断从法律视角探讨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特别要求“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港口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的制定工作将提上日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应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政策和立场也越来越关注。文章通过对1990年以来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立场的历史考察,认为16年来中国的立场稳中有变,不变的是中国坚持不承诺量化减排温室气体,变化的是以比过去更灵活、更合作的态度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文章以减缓成本、生态脆弱性和公平原则三个变量解释了中国立场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9.
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严重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产业园区通常集中了一个区域主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也代表着特定产业在该区域的发展水平,理应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单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控制点。开展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评价研究,可以找出控制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指导低碳园区建设和产业园区低碳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同时为制定低碳园区准入制度和排放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涉及五个排放层次的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同时,结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识别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各层次各过程涉及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要素,适度定量化处理,分析了构建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体系将分别从园区低碳经济水平、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低碳技术水平以及温室气体清除水平四个角度对产业园区进行全面评价。最后,针对存在问题给出园区低碳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贸易与气候变化体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影响一国排放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GTAP8最新数据库,本文计算了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和2007年贸易内涵碳流向。结果显示,发达国家主要是贸易内涵碳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主要为贸易内涵碳净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内涵碳输出地,贸易成为中国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力。电力行业与运输服务业是排放贡献最大的行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运输服务业等行业是内涵碳排放最高的行业。随着发达国家出口贸易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比重上升,贸易发展和排放转移会由于发展中国家排放系数更高导致全球排放净增长。因此,在新的国际气候体制设计中要协调好贸易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国内要采取行动减少排放,并积极制定应对气候政策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的重大议题,而降低碳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走低碳发展之路渐成全球共识。我国碳排放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碳减排工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要求各级政府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的  相似文献   

12.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政府、环保组织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希望可以在抑制温室气体排量增长的同时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低碳经  相似文献   

13.
冯涛 《发展》2012,(10):59-60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从相关证据中证明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越来越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可,早在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下,发达国家就提出不同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高三低”(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城市化的低碳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烨迪 《发展》2010,(10):20-22
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会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来说,要想把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这个经济成本并不是太高。要尽早采取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趋势,减少对自然和经济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前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由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CO_2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现有预测表明,未  相似文献   

16.
宗希宽 《科学决策》2007,(11):21-22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大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政治、外交热点问题。已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延缓气候变化为目的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生态失衡,产生技术、经济、社会等问题,是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被认为与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有关。青藏高原面积整体有308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我国的部分是25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领土面积的1/3~1/4。因此,深刻了解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理论,运用CiteSpace等软件对1900~2023年青藏高原GHG(Greenhouse Gas)排放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排放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是青藏高原GHG排放的关键内容。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大致分为5个时期:1999~2002年期间主要在青藏高原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2003~2005年间关注青藏高原各种植被类型有机碳库与GHG排放源,同时更加关注甲烷的排放模型估算研究。2006~2009年间,气候变化成为本区域GHG排放研究的重要因素,碳的概念有所扩展,先后出现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气溶胶和黑炭等。2010~2016年间,从微观层面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气候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氧化亚氮)...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引领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它主要是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因此,温室气体的减排是解决全球升温问题的主要途径,低碳经济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全球制造业重心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余年间全球制造业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假设1995~2009年制造业重心未从发达国家转移至中国,在满足同等量最终需求的前提下,全球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幅将显著下降。其中,CO2排放量增幅将从67亿吨降至41亿吨;CH4排放量增幅将从3.4亿吨降至2.7亿吨;N2O排放量增幅将从1557万吨降至1156万吨。通过模拟测算制造业从中国进一步转移至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可知,该转移将使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年度增排CO2约8.8亿吨,CH4约450万吨,N2O约21万吨。这是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普遍有较低的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率。而在现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生产者责任制度下,这部分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均需由发展中国家承担。鉴于制造业重心的转移多由跨国公司主导,且相关经济利益均由发达国家获取,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更多承担这部分额外排放的减排责任,通过技术转移、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投资等手段,使得从事制造业生产特别是低端制造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应用更高能效、更低碳的生产技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控制气候变暖效应,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过去十余年间全球制造业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假设1995~2009年制造业重心未从发达国家转移至中国,在满足同等量最终需求的前提下,全球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幅将显著下降。其中,CO2排放量增幅将从67亿吨降至41亿吨;CH4排放量增幅将从3.4亿吨降至2.7亿吨;N2O排放量增幅将从1557万吨降至1156万吨。通过模拟测算制造业从中国进一步转移至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可知,该转移将使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年度增排CO2约8.8亿吨,CH4约450万吨,N2O约21万吨。这是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普遍有较低的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率。而在现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生产者责任制度下,这部分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均需由发展中国家承担。鉴于制造业重心的转移多由跨国公司主导,且相关经济利益均由发达国家获取,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更多承担这部分额外排放的减排责任,通过技术转移、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投资等手段,使得从事制造业生产特别是低端制造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应用更高能效、更低碳的生产技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控制气候变暖效应,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