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补偿与激励,林权制度改革进程决定了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林权和森林碳汇交易的各个环节入手,明确林权流转和交易相关规定,确定森林碳汇生产标准、计量标准、认证标准和交易规则.理顺管理思路及相关交易的操作流程,尽量简化操作程序及审批时间,并建立严格的交易监管体系.在林权流转和交易以及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运行的同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交易模式,推动林权改革与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森林碳汇市场状况及自愿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应成立自愿碳汇基金,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碳补偿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以促进我国自愿碳汇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帮助社区发展,实现森林生态保护的多重效益.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文章就云南省自愿碳汇基金的设计,从基金机构的组成、来源、运行和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构想.这为拓宽我国森林生态保护资金来源,以及我国今后的生态保护资金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森林碳汇市场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森林碳汇市场供需关系、市场发育程度、认证标准建设和认证登记程度四个方面,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加快与国际交流,进入国际碳汇市场交易体系,增加碳汇市场话语权;扩大我国森林碳汇需求,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森林碳汇市场;规范森林碳汇市场供给,完成森林碳汇标准生产和认证一体化进程;建立交易平台,完善森林碳汇登记注册制度。从而实现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有序、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经历了自愿行动、试验交易、经验总结和强化认识以及规范、发展等四个阶段.自从它形成之后,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计量体系不完善、相关市场制度和规则不完善、法制不完善、市场信息的难以获得以及较高的交易成本等因素阻碍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文章建议通过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制性政策、建立统一的森林碳汇计量体系和标准、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加强对森林碳汇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来促进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森林碳汇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气层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平衡.该文从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和森林区划等区域特征,进行监测区和样地布设,进行了森林碳库分类.明确了森林碳汇监测区样地调查内容和森林碳汇计量方法,并构建了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监测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网络化管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应用,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体系基本框架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森林碳汇市场机制各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9.
许文强 《经济师》2008,(9):288-289
森林碳汇的含义可界定为森林所具有的吸收二氧化碳、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和功能。本文回顾了资产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定义,并论证了森林碳汇具有资产的属性。继而,文章对森林碳汇资产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并得出结论,森林碳汇资产分别具有生态资产、资源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结合福利效应理论,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探析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整体现状及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以造林为主、森林经营为辅,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项目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项目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且份额占比不高、项目实施成效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率、项目非碳效应评估监测机制不完善、项目设计层面人地差异性体现不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入发展森林碳汇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森林碳汇政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森林碳汇对于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碳汇产业化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从事造林、再造林和改善森林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经营,从而形成政府、非盈利组织、企业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已经初步形成,虽然还存在一些阻碍森林碳汇交易进一步扩大的因素,但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3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319份,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认知水平,但不够深入和成熟。公众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但缺乏有效引导。主观因素、外界条件与购买渠道三方面都使公众在支付行动上面临障碍。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和"年龄"等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公民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和支付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中国的森林资源和碳储量时空分布状况。对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供求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中国森林碳汇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清洁发展项目管理的实践,总结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中存在的政策、金融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产权界定,从财政金融工具和非政府组织角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发展森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以及市场化是森林碳汇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视角出发,分析森林碳汇制度与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关系,提出森林碳汇制度的建立将对云南省桥头堡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丽荣  朱振锋 《经济师》2014,(12):189-190
文章选取了黑龙江森工总局4个林管局下属40个林业局2003年—2012年的微观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黑龙江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定量分析了林业政策、林区经济、自然因素三个潜变量及其观察变量对森林碳汇量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和自然状况这三类外因潜变量对森林碳汇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状况对森林碳汇影响最大,其次是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对森林碳汇影响成效较小。最后结合各观察变量对其潜变量的影响数据,提出三个提高森林碳汇量的建议:合理扩大区域内有林地面积,并提高森林蓄积量;进一步实施积极的林业保护、建设政策;逐年摆脱林区对林业的依赖,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态势分析法剖析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所面对的外部机遇与威胁,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和森工国有林区林情,提出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森林碳汇的研究及管理工作;优化树种结构;强化林地管理;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态危机,森林碳汇作用重大。森林资源培育企业生产林木资产的同时产出的森林碳汇,具有生态价值,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但无法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其价值。文章参照CAS39会计准则对森林碳汇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计量所使用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进行了探讨与比较。在对市场法的研究中,尝试建立应用市场价格模型法、CAPM模型。应用收益法时,对森林碳汇公允价值计量使用股利增长模型、二叉树模型,使公允价值计量更合理。而成本法不适合进行森林碳汇的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8.
曹恒  王弟  赵鹏 《经济问题》2023,(7):120-128
以山西省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碳税法对山西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评价山西省森林碳汇交易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个清查期内,山西省的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林型中杨树、栎类和油松对碳汇经济价值的贡献最大,不同林分中天然林贡献大于人工林,不同林龄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从层次分析结果可知,区域政策最为重要,其次是法律法规,排名第三的是专业人才,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权重值相差不大,排名第六的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分析可知,今后山西省在碳汇交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注重森林碳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建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善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碳汇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对其都有不同的研究和探讨。就此,主要研究城市居民对于森林碳汇的看法,做出城市居民是否有对森林碳汇的支付意愿的统计分析,并给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积极推进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阐述了北京市建立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研究公众对碳汇市场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提出了构建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