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松河煤业120901改造回风巷,分析矿井地质构造的特点,研究破碎顶板巷道易出现顶板冒落、围岩变形、片帮等问题,分析了巷道围岩的破碎状况,优化了巷道的支护方式,采用锚网索支护方案,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平煤八矿己15煤层瓦斯大、倾角大,且是复合顶板,V类围岩,该煤层大断面沿空掘巷不仅具有一般巷道围岩松软支护困难的特点,而且由于巷道断面大,一帮为毗邻采空区的护巷窄煤柱,在采动压力影响下围岩破碎,变形很大。为解决支护难题和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安全生产,经反复研究和实践,围绕煤层结构应力、瓦斯应力和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巷道围岩支护质量,以霍尔辛赫煤矿3503工作面进风措施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锚杆无损检测手段对巷道掘进迎头后方锚杆进行受力检测,基于锚杆无损检测结果,综合考虑工作面的地质条件、支护参数和管理水平,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锚杆支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进风措施巷的支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巷道锚杆支护质量良好;现场对巷道变形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巷道围岩变形在20d左右趋于稳定,顶板最大变形量为40mm,帮部最大变形量为52mm,围岩变形量较小,巷道支护效果良好,验证了综合模糊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安徽恒源煤矿二水平北翼总回风巷风桥斜巷处于一大型断层影响带内,巷道压力大,围岩破碎,巷道支护困难。提出采用U型棚与锚索、注浆联合支护,并设置反底拱的支护方案,形成全封闭支护形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确定了修复前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为合理确定锚索支护深度提供了依据,结合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松软破碎围岩环境下高应力区巷道的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多工作面采动对主要巷道的影响,三角煤区域工作面往往采取二次开切眼、内外面间续开采的方式回采,二开切眼需留巷做回风通道。针对某矿厚硬顶板条件下二开切眼纵向顶板载荷大、空区悬顶尾檐大、动压中留巷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在分析切顶沿空留巷巷旁作用机制及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次停采过程中撤架沿空留巷综合支护方案,即停采通道动态护顶、连通顺槽超前补强、撤架过程支护工艺连续性优化等手段。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后,空区悬顶压力得到释放,停采通道及连通顺槽支护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达到了三角区域沿空留巷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6138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生产情况,采用FLAC3D软件对沿空留巷锚杆支护、锚索支护不同的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巷道围岩破坏情况、巷道变形情况、应力分布特征等,优化了6138机巷沿空留巷的支护参数,设计了该巷道的支护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湾煤矿121102轨巷围岩较为松软,遇水及空气等容易风化,巷道受邻近采空区、上覆采空区煤柱等影响,围岩裂隙发育、局部位置应力集中,给轨巷围岩控制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确保121102轨巷的安全使用,巷道顶板采用全锚索支护,巷帮采用树脂锚杆支护,全断面挂钢筋网,及时封闭巷道表面围岩、提高支护效果,改进喷浆管路,在喷浆机出料口处安装斜角三通进行二次增压,实现长距离喷浆目的,提高喷浆效率。现场应用后,121102轨巷围岩变形量大、喷浆效率低等问题得以解决,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8.
端氏煤矿回风大巷、胶带大巷、轨道大巷三条大巷分别为矿井通风、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等系统服务。三条大巷受采动影响,导致大巷围岩破碎,严重变形,碹体被挤压破碎、掉渣,巷道变形比较严重,拱形顶板下沉量比较大,顶板管理困难。本文对此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新元煤业东辅运大巷2#联络巷与回风大巷的交叉点是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贯通后形成的交叉点,新掘巷道的扰动影响打破原有巷道围岩应力平衡状态,导致巷道交叉点处围岩的松动圈变大,巷道变形,为此,提出全锚索(7.3m锚索)+密集点柱进行支护,加打9根12m锚索进行补强的新型支护方案,通过对施工完成后的交叉点表面位移及顶板离层进行观测,可知:该支护技术满足交叉点支护强度的需要,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保证了矿井通风、行人等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0.
某矿回风巷道在留有2.0m煤顶下经受两相邻工作面重复采动,且该工作面为大采高超长工作面,为维护巷道的稳定与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其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设计了合理的监测方案,从顶底板移近量、顶板离层发育、锚杆承受载荷,围岩收敛率等4个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巷道稳定性良好,支护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1.
在松散软弱围岩条件下,锚杆的实际承载力往往低于锚杆强度,导致顶板冒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为掌握松散软弱围岩巷道锚杆支护失效机理,本文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发现锚杆预应力的滞后衰减现象。其次,根据锚杆承载过程中锚固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初始锚固力低的原因、围岩变形对锚杆锚固力的影响,以及锚固力循环滞后衰减和结构稳定性对锚杆支护承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弱破碎的煤岩层容易引起锚杆变形,因此高强度和高预应力锚杆是实现高性能锚杆支护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禹州煤田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为研究背景,分析巷道失稳破坏影响因素,得到巷道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巷道围岩软弱、巷道围岩应力较大以及支护方式不合理。探究煤巷顶板软弱厚夹层情况,并对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支护方案及断面进行优化设计,顶板采用梯次锚网索+W钢带支护,帮部采用锚索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方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变形速度明显较低,围岩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保障巷道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矿井开采年限的增加,采空区应力叠加、应力集中区域不断扩展,造成煤层节理紊乱、煤柱受集中应力破碎。巷道两帮位移量大,顶板下沉区域增多,给回采期间的顶板管理、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系统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经过对工作面地质情况和相邻巷道支护效果分析,掘进期间采用综掘落煤,巷道切割梯形断面、两肩圆弧过渡以减少对围岩稳定的破坏,支护采用等强锚杆+大直径锚索+E型钢带+36U钢板联合支护,帮、顶喷浆施工,形成巷道刚性与柔性支护的复合支护。现场观测巷道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在同类型巷道施工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7203运输巷顶底板均为软岩,巷道在采用锚网索+钢架棚方式支护时,存在围岩变形量大、支护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结合南翼二采区7203运输巷现场实际情况和围岩岩性等,本研究提出了采用锚注方式支护围岩。具体而言,巷道的巷帮及拱顶采用锚杆+中空注浆锚索+钢筋网+喷浆方式支护,而底板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喷浆方式支护。本文详细介绍巷道支护技术方案,该方案可增强围岩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使围岩与支护体系形成整体,共同抵抗围岩变形。实践表明,7203运输巷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可满足巷道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沿空留巷围岩的变形机理,分析了留巷围岩顶板下沉的力学模型,得出了顶板下沉量的解析解,并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进行了顶板厚度、巷道宽度、支护阻力等影响因素的分析,顶板厚度越大下沉量越小,巷道宽度越大下沉量越大,支护阻力越大下沉量越小,从而为沿空留巷围岩的变形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矿松软特厚煤层底部9.5m大断面开切眼,支护存在一定难度。分析了顶板岩性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根据减跨理论提出了采锚杆、索、梁结合单体的复合支护设计方案,并根据巷道变形监测得出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受采动影响的巷道日益增多,特别是处于高支承压力区的巷道,在受到采动影响时,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采动影响下巷道的支护问题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研究采动影响下巷道受力状态与围岩变形特征,对于巷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大巷煤柱4#面风巷地质构造情况,针对构造破碎带内顶板松软破碎,稳定性差,影响正常施工问题,通过采用长探梁超前临时支护,棚梁支架下0.2m处,打管缝锚杆加固,缩小支架棚距到500mm,最大控顶距离缩小到0.58m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对巷道围岩的超前预防性支护。实践证明能有效解决施工中过构造破碎带顶板漏顶冒落、两帮垮落旷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红柳林煤矿15203工作面胶带运输顺槽的地质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原有高预应力锚杆支护理念,提出了15203胶带巷优化支护设计。设计主要通过优化支护材料,增大锚杆间距和排距,提高锚杆和锚索的预紧力,来真正实现主动支护。井下实践表明,高强锚杆支护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提高了掘进速度,降低了支护成本,实现了矿井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深部巷道的围岩对应力扰动的敏感度较高,在强采动期间易发生强矿压和大变形现象,影响巷道正常使用和顶板安全性能。由于围岩已发生大范围破坏,此类巷道的修复技术难度高于常规巷道。本文以呼吉尔特矿区深埋矿井的采动型大煤柱巷道修复工程案例为背景,分析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揭示强矿压发生机理,并明确失稳巷道治理原则,提出修复关键技术,设计巷道修复及加固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强矿压大变形巷道支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