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身边有一位姑娘,清秀端庄,机灵开朗,浑身透出阳光般的畅快与坦荡,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是客户认可的知心人,领导喜欢的好员工,同事钦佩的好老师。她身上既有勤奋好学的钻劲,又有永不服输的韧劲,更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许多人喜欢房子被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喜欢头发被梳理过后神清气爽的心情.工作中,我们知道经常去清空电脑中的回收站,能减少占用空间,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人的头脑也是如此,聪慧的人懂得适时取舍.  相似文献   

3.
站在表彰大会发言台上,我没有着正装,头发也没来得及理。发言结束后我对领导检讨说,对不起,形象有点差。领导拍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知道你半夜才下飞机。那天王旻是临时从风险处置一线——深圳赶回来的。  相似文献   

4.
陈远 《金融博览》2012,(13):24-25
现代人说起知识分子,常常用到一个词就是“清高”。我不知道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不知道其他朝代的情况如何,反正就我比较熟悉的民国史来看,当时的知识分子一点也不清高。  相似文献   

5.
独爱好雨     
杜刚 《金融博览》2013,(17):83-83
我喜欢下雨。 当初儿子没出生之前,我对太太说,不管生儿子生女儿,如果下大雨孩子就叫大雨,如果下小雨就叫小雨,太太同意,她知道我喜欢下雨天。  相似文献   

6.
老帆 《青海金融》2004,(9):66-67
我虽为一书法爱好者,却也喜欢看画展。左炳森先生的版画源于生活,真切动人,常在省市展览亮相,故对其名早就知道了。但与他见面并渐渐熟悉,则是以后的事了。前些年,省建行也办着一份刊物,叫《投资与开发》。因习惯成了自然。见了一些书刊,我就不由自主地要翻看其版面设计效果。每次见到《投资与开发》,总会在我眼前一亮。哦!原来画家左炳森就是该刊物的美术编辑,怪不得它那么引人注目。因为是同行,且又同在金融系统。自然有了一些见面机会。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一直在珍妮理发店理发,每次到理发店,只要我一坐下来,不用提什么"要求",理发师就能把我的头发弄出最佳效果。这个双休日,我去了珍妮理发店三次,每次都赶上我熟悉的理发师"脱岗"。第四次  相似文献   

8.
《科学投资》2008,(5):84-84
怡丰都市有一家装修颇为考究的“美发厅”,有几名顾客坐着闭目养神地在洗头。进去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并不做美发,也没有美发师。这只是家专业的做头发护理的养发馆.只为那些需要防止头发脱落和枯黄分叉、头发变白的顾客做头皮头发养护。  相似文献   

9.
做企业要"思无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鸣 《理财》2008,(10)
有很多曾经熟悉我的人,久未见面碰到我,知道我还在做太阳能,总是问这样的话:“你现在怎么还在做太阳能?”“你怎么老做太阳能?”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常常哭笑不得,我说我就会做太阳能,我这一辈子不会做别的,我就这一件事还没做好呢。  相似文献   

10.
小心染发     
不少都市人喜欢染发,有的为了漂亮,有的为了好玩,不惜将头发染成不同的颜色。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举隐藏着一种危险——引发癌症。美国癌症学会的一项研究得出令人震惊的结论:把头发染成较深的颜色,可能会危及健康,而染色越深且越难脱色,危险性便越高。此项报告一出,立刻引起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染发人士的忧虑。主持研究的专家莎姆女士说,任何人如果把头发染色,都会令自己患上淋巴瘤(一种致命癌症)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我上中学的时候,同学送我一幅铅笔线描作品《翠竹珍品》,画面画的是两只熊猫和几枝翠竹,曾是我学习绘画最早的摹本,我非常喜欢。在工商银行参加工作后,我喜欢绘画的爱好有增无减,经常光顾离住所不远的燕春斋书画装裱社。一日,我带着自己制作的青蛙印钮章到燕春斋来玩,碰到一位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个子不高,脸庞清瘦,眼睛炯炯有神,经过攀谈,方知他是佟岩林先生,康殷先生的学生,北京知名的篆刻家,同时还知道他正是送我《翠竹珍品》的那位同学的姐夫。  相似文献   

12.
继父的心愿     
继父的心愿中原一夫知道她有个女儿后,我很高兴。我有个儿子,没有女儿,所以我十分的喜欢女儿。我对她说,把女儿带过来吧,让她和我们一起生活,别让她离开妈妈。说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些湿了,我动了感情。我在尽量地减轻大人们的离婚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的伤害。特别是她...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DS?”在今天这个寒风拂面的冬日,当我悄然地翻开书桌前2011年最后的一张日历,我知道2012年的春天快要来了!面对过去的2011年,我百感交集。心潮澎湃,我有幸成为总行第二届“感动工行”员工,这是至高的荣誉,这是无尚的褒奖。我是一名基层支行的普通员工,我所在的是平凡的岗位,我所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感谢工商银行二十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荣誉的鲜花属于我们这个集体,闪亮的奖杯属于和我在一起奋战的同行员工。  相似文献   

14.
我与《安徽农村金融》有“缘”,这话要从1991年说起。那时我刚进农行,在城关一个储蓄所上班。有一天.支行存款股送来一本《资金组织通讯》,我爱不释手,看了很多遍,师傅们看到我这样喜欢阅读业务书籍,就向我推荐了《安徽农村金融》,自此,我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究其缘:我1982年高中毕业,因几分之差而高考落榜,回乡务农,由于自小喜欢写字画画.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进步较大,1985年被县电影院聘为专职美工,1991年招工进农行工作。刚进农行时我对金融知识缺乏、对柜面业务不熟悉,但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工作责任心以及对农村金融事业的热爱,促使我急需掌握有关业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此,《安徽农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总喜欢摆出科学家的姿态。我知道这样,因为我自己就是那样。当我给大学生上课时,我有意将经济学领域描述为一门科学。我的物理系同事也许觉得好笑,因为我们将他们看作表兄弟。但我们会很快提醒那些听众:经济学家构造理论,要用缜密的数学、收集个体和总体行为的大量数据、采用最为复杂的统计技术,来得到没有偏见和意识形态影响的经验判断。  相似文献   

16.
刘建位 《理财》2011,(3):43
有个记者采访巴菲特:"请问,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在做什么?"巴菲特说:"我的工作是阅读。"记者又问:"那么您主要阅读什么东西呢?"巴菲特说:"我阅读我所关注的公司年报,同时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这些年报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材料。"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巴菲特投资赚的钱比别人都多得多。巴菲特的解释是:"别人喜欢看《花花公子》杂志,而我喜欢看公司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7.
大悟的秋天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我喜欢以步代车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大街上,享受那落日的余辉,那轻柔拂面的微风,那纯净高远的天空,还有那怡人的气候带给自己的放松,让久坐一天的身体活动起来。虽说这条熟悉的回家路早没有了新鲜的风景,但是自己更在意这份悠闲的心境。  相似文献   

18.
提起名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要数人艺的老艺术家许福印(艺名许达)。也许年轻人对他不熟悉,这位老艺术家曾在80年代出演过《拔哥的故事》等影片,其女许戈辉也是著名主持人。许老与笔者所在的网点——增光路分理处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9.
果树乐     
工作之余有人喜欢养花,有人喜欢养观赏鱼,有人喜欢养鸟,有人喜欢养宠物猫狗,而我则喜欢种果树。我喜欢果树的花儿飘香、喜欢果树的生机勃勃、喜欢果树的果实累累、喜欢果树赐于人类健康的必需品——氧气,但我更敬佩果树在酷暑面前不低头,在严寒冰冻面前不折腰的不屈不挠精神。  相似文献   

20.
彭丽静 《金融博览》2011,(12):28-29
一"嗨!年轻人!"在我们把车开向车库的时候,一个红脸长发的男人敲响了我们的玻璃。看他高高大大一身脏兮兮的牛仔装,我知道他是个流浪汉。在美国,我的老板被人称做年轻人不止一次两次了。虽然他头发已经花白,但身材保持得很好,亚洲人的皮肤上了岁数也不见褶皱,总让老外认为他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老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