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的做法,我们应加强培养子女独立意识和能力;平等的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隋晓明 《理论观察》2002,(4):111-112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家庭的细胞在缩小,现代化的程度在提高,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在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这个现实,给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变了,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因此,如何正视现实,端正教育思想,调整教育方法,走出家庭教育中的种种误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误区之一:重智力开发,轻情感培养 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孩子只有一个,在父母的眼里,要么教育成功,要……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新形势下加强家庭教育不仅对培养孩子优良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在弘扬社会正气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罗瑾 《新西部(上)》2013,(14):169+174
过分保护型、过度严厉型、过分干涉型和放任自流型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应对策略主要是家长要尊重、信任和鼓励孩子,多与孩子积极沟通,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刘晓文 《魅力中国》2011,(15):157-157
随着独生子女与老来得子的孩子越来越多。幼儿的娇纵程度也在增加,幼儿教育应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园共育,相互配合,让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加强不完整家庭孩子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和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加强不完整家庭孩子教育过程中,抓住时机是关键,尊重是原则,恒心是基础,引起社会关注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接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家庭教育。二、针对教育困惑,及早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三、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四、提升家庭教育,拓展孩子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石殿琴 《黑河学刊》2010,(4):112-11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家长和学校要共同承担起教育的义务。做好家庭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沈黎明 《中国西部》2012,(Z2):130-133
美国人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共同认识——要想孩子成才,必须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智商、财商、情商,三者缺一不可,但在这"三商"中,财商的教育培养最重要,一定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不久前去美国,有幸接触了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听了他关于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介绍和观点,在领略了美国家庭教育风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美国家庭教育与我国家庭教育的明显不同。其中,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是对孩子财商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中母素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把对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贾小丽 《发展》2013,(4):128-12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今社会,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引起的诸如"四过"现象,即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久而久之,形成一些孩子自私、霸道、懒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中要重视挫折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 ,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情感教育 ,重身体健康教育、轻心理健康教育 ,忽视个体差异教育的倾向和日常生活中种种不良的教育方法 ,导致孩子心理发展不健全 ,耐挫能力差。家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做法有 :加强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教育孩子合理期望和评介自我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 ,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来探讨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几个层面。分别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特点、须知、影响以及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展开。相信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成长了孩子,也成长了家长。  相似文献   

14.
罗列 《中国西部》2011,(20):60-61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而家庭教育是关系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形成、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家庭教育处于基础地位,起着核心作用。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热门词汇,"神童学"和"自然教育"便是家庭教育领域中讨论频度较高的两个词汇。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最早、最基础的观念和最基本的性格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因此,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德令哈市是一个农牧工业并举的县级市,农牧区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0%以上。根据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口分布,加强农村牧区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就如何开展农牧区的家庭教育谈一点个人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1,(20):22-23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  相似文献   

17.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是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倾心打造的一本力作,结合他近几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思考,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教育的几个大问题,从孩子的未来讲到父母的责任,从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讲到重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文化氛围,从健康的培养方式讲到如何成全孩子,并以简洁的八条戒律的方式明确写出具体的操作条款。该书是为所有父母特别是孩子只有一两岁的年轻父母们奉献的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书籍。父母改变,孩子就改变。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失范行为的成因是复杂而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高职学生的自身原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应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加强学生自身规范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诸多现状。在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时,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在"责任"意识方面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薄。从培养和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角度出发,家庭教育应更多的重视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对"责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谈到育儿的具体环节,现代幼儿家庭教育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孩子"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问题。因为"做正确的事情"与"把事情做对"都重要,但前者更是方向问题。本文尝试以中华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为纲,借鉴中华先哲思想精粹,为现代家庭幼儿教育确定一个价值取向,为家庭的教育确定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方向并围绕"五常"开展具体家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