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经济学科学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独特性决定了经济学是一门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科学。经济学的科学性,更有赖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张为杰 《山东经济》2011,27(3):41-45
对于“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这个元经济学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与哲学家。这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在梳理穆勒等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本质观点的基础上,以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特别是数学工具的运用对于经济学向自然科学方向迈进所做的贡献做出论述。经济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受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影响上。经济学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质,但是经济学的科学性似乎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微观层面的基本概念中存在明显的相融性。抽象劳动概念与效用概念存在着共同的逻辑前提与产生路径。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概念与不变成本、可变成本等概念在外延上交叉重叠。文章在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兼顾经济科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避免以偏概全或顾此失彼。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主体,实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技术和具体方法层面的融合发展,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联系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产生引起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反思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作为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演进、理论体系的伪科学性及其与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关系,对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照搬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主张全面私有化的思维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5.
张志敏  刘雨 《改革与战略》2015,(3):14-18,4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在信用制度的推动下,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并最终演变为世界市场危机。西方经济学也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包括否认全面经济危机说、消费不足说、投资过度说、有效需求不足说等在内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对经济危机研究目的、危机根源、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异。应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性的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的,有人因此攻击经济学理论是与现实脱节的“空中楼阁”,研究经济学的人是躲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而我认为假设前提的存在正是经济学理论科学性及其价值的体现。经济学是用来解释世界的,而客观世界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只能在一定假设前提下以简单的理论使人们辨清世界的本质,用复杂的理论来解释原本复杂的世界只会使其显得更加混沌不堪。因此我们要拿出相当的篇幅来详细阐明本文理论分析的假设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运动对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趋势不啻当头棒喝,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许多严重的缺陷和“科学性”的多少长期得不到讨论,其霸权地位也已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场国际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放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措的改革办法,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所承认的经济事实出发,揭露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马克思阐述的七个矛盾分别从劳动观、分配观和需要观三个方面批判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论证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伪科学性,也为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而建立的经济学在各方面都受到挑战,其中主要的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不相关性和经济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两大问题。面对这种挑战,作为经济学新发展的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都对理性进行了新的诠释。博弈论通过扩张理性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力图使经济理论更好地从可能走向现实;行为经济学力图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理性使经济学在面对经济现实时能有更大的作为。前者是使理性极度扩张,后者是削弱理性的刚性。作为经济学假设的理性是有一定韧性的,理性的扩张和削弱目的都是使经济学理论能直面经济现实。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的殊途同归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济学是有科学性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福利经济学被视为一门规范科学,并以之与实证经济学相区别,然而,这种划分使其失去了经济科学应有的科学性,而更多的被赋予了价值判断功能及意识形态的色彩,这一分野往往使客观的效率标准不能正确判断社会福利状态,因而导致福利分析基础之一的效率标准的失效。所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brand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at I apply to history is called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eyond economic history it is being widely accepted and adopted by not only economists, but political scientists, soci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and scholars from business schools and law schools as well. The reasons are not hard to see. This new approach confronts the very real problems of our society, integrates research from all the social sciences, draws from and integrates the results with micro-economic theory, and delves into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urces of decision making.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it is enjoying ever increasing popularity as reflect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NIE) and spectacularly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meetings first in St. Louis in 1997 with Ronald Cease as president and the second this past September in Paris where I was president. The first meeting had participants from 24 countries and at the most recent international meeting we could not accommodate all those who wanted to participate.  相似文献   

12.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is Chines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featuring navigation, which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regarding maritime affairs. Among the 17 teaching units in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s 1 doctorate program on th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 master programs on corporatio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模型综述——基于国内学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古鹏  姜学民  任龙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24-128
文章主要对2000年以后国内学者建立和发展的人力资本模型,对国内学者在人力资本经济学定量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概括.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我国早期人力资本研究的情况;第二、三部分分别对宏观和微观人力资本模型进行了综述;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人力资本经济学研究现状的评述及前景展望.作为一篇综述性的论文,期望它为国内学者将来的人力资本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这些主要体现在集聚经济、区域增长和差异、区域政策理论、空间模拟平台几个方向上。除了专题研究外,中国区域科学也对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进行探索,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具有代表性,本文对郝寿义教授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国史与国际角度考察中国发展方向,着眼经济增长与政策转型核心问题,并探讨有关社会科学研究及其中国特色。1978年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转变,彻底实现了“经济国家”使命并借助改革开放取得经济成就。但目前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包括社会公平、政府结构及其经济职能蜕变等)亟需深入研究。国家总体公共政策正面临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更高阶段的新的转折。经济仍然是不能取代的重要基础,但各项政策规划需要尽快向社会经济平衡发展模式转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有关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可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因商品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而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并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经济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许崇正教授的《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是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益探索。全书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文章认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应该是人的需要,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逻辑关系,仍是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继续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major subjects of the Spatial Economics are stud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vestigating those factors and mechanism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styl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reintroducing the spatial factor neglected by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for a long period into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patial Economy, as well as its' foundations, the catalog and artifice of those theoretical models, and main insights of the Spatial Economy, evaluates the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of the Spatial Economy in brief.  相似文献   

19.
叶航 《南方经济》2014,(6):75-80
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一些非主流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个新的、超越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对新兴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方面的创新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前瞻性地把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创新思潮,从而缩短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