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份来自杭州万向集团公司的小报——《万向报》。其中,有一篇文章,吸引并感动了我。因为在考虑如何“入世”,如何取得走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的时刻,万向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企业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积极参与世界的竞争,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在世界市场上争它个一席之地:一条,被市场淘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家园”是我幼小心灵的依靠,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暖怀送抱,是我们坚实的避风港。长大后,我们懂得感恩社会,捍卫家园,守护家人。家是我们无尽的牵挂,永远的温暖。就有这样一群人,在我们身边,默默奉献,保家护航,任劳任怨,做我们家园的守护卫土,他们一一是一群可爱的物业服务人,正是因为他们,才让我们对这种物业情怀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3.
不是因为他们是先行者,不是因为市场占有率,不是因为现金流好,而是因为理念,他们成为了榜样。榜样拉开了距离,他们走在天街上,别人还不到南天门,看不见他们的背影。姜汝祥的系列新书就是要棒喝这些胡涂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4.
王友林  李靖 《中外管理》2015,(2):112-113
中国制造如何摆脱成本依赖,建立新的国际定价模式,形成新实体经济,是2015年摆在面前的一次艰难的重大转型。从2014年4季度开始,我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从货币到投资,从股票市场到不动产市场,整个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普遍有泡沫化迹象。尽管可能是带有泡沫性的复苏,但2015年,中国经济肯定会比2014年好。2015,中国制造要着眼于摆脱成本依赖对中国制造等实体经济而言,虽然在国际上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减弱,但成长的机会仍然存在——我们须依靠新的技术形成定价权;依靠创新品牌产生新的附加值;依靠服务提高制造业和实  相似文献   

5.
《厂长经理之友》2012,(4):82-84
徐应龙:我觉得学校应该让大学生们多跟企业接触,因为这样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就会让他们受到感染,同时也让大学生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土壤环境,这是很好的。 上官清:这俏艮难说,应该说几率很低,毕竟比尔·盖茨也是从学校走出去的,但是很少这样的人,因为成功的机会很低。  相似文献   

6.
《英才》2009,(12):41-41
纵观中交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交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紧密相连。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才带动了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也正是在承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过程中,中交、中建等一批中国的建筑企业才得以高速成长。  相似文献   

7.
症结剖析:战略缺失下的阶段性成功无法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全面竞争。解决方案:战略转型,打造企业核心力。在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市场上,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出一大批“乱世出英雄”的机会主义者。企业成功没有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什么系统战略思维。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处于没有游戏规则的卖方市场,竞争水平低,利润空间大,消费者没有货比三家的机会,一些企业“依靠单一产品”, “依靠单一资源”,“依靠企业家个人”, “依靠不付规则成本”四个投机手段,在当时的中国机会主义市场中依靠企业家的个人眼光、胆识与魄力,抓住机遇,快速决策取得了企业初期的资本积累,赢来  相似文献   

8.
林海峰 《英才》2004,(1):85-85
西方国家的企业,比如 GE,主要是靠重组来支撑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而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的目的却复杂得多,其中一条毫无疑问与国退民进的趋势有关。也正是因为目的复杂,不全是着眼于围绕企业核心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增长,很多重组明显显露出跑马圈地的意图。原来热火朝天大搞兼并的企业,重组后却严重的消化不良。一个原本很小的企业,最初快速增长的秘诀最典型的是依靠市场巨大空间提供的机会,也就是说只要选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始终在高速发展,必然出现"瓶颈"。旧的"瓶颈"克服掉,新的"瓶颈"又会出现。当前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有人指出:落后的制造业就是一个"瓶颈"。落后,可能会使制造业企业家感到巨大的压力,但是,改变落后面貌的过程中,也给制造业提供了机会。机会来自于一穷二白就可以做最新最美的图画;也来自于国家支持。但有一条必须记住,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是买不到的,必须依靠科技,依靠创新。否则,我们永远不会站在战略制高点上俯瞰全球。  相似文献   

10.
读书会     
<正>《榜样》 作者:姜汝祥 中国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 五大差距是什么?世界级企业 的五大标准和七大系统是什 么?中国企业向世界级迈进必 须跨越的三大障碍是什么?谁 来回答中国企业:我们在哪里, 我们要到哪儿去? 这些就是本书中要探讨的 问题:我们需要榜样,因为我们 需要进取。  相似文献   

11.
市场治理机制的不成熟和规则的大量真空为各种不良动机驱使下的资本运作创造了很多机会,许多"系"的出现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的"系"甚至在形成阶段就充满了原罪.而"系"在形成之后,在运作模式上给公司或实际控制人带来很大的盈利空间,这种盈利可能是依靠协同效应、规模经济,也可能来自对上市公司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侵占.在此,本文试图从权力链条、知识链条与利益链条的关系上挖掘出一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鱼禾  李英 《企业导报》2003,(11):12-14
<正> Dell电脑公司的崛起是IT业的一个异类。因为它不是依靠领先的技术,而是依靠一种观念、一种商业模式,而且还是一个并不被看好的模式。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越过中间商,进行直接销售的模式,戴尔用1000美元和一间宿舍创造了奇迹,精彩演绎了业界的经典故事。事实上,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对质量的改进。我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研讨质量的科学和文化。成功的关键是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出席今天的会议就是我们实现这一成功愿望的一次好机会。“质量价值链”在当今起来越讲究质量的世界上,制造业、服务业及其他各行各业必须依靠在市场上的领先,也就必须创造全面质量的领先。当代全球经济的日益强大的发展,促使TQC也正在演变和发展。因为现在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肤色的人们都不希望被别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成绩是第二、第三位的。与此同时,对顾客购买方式的调查表明,每十人中有九人把质量作为首…  相似文献   

14.
严睿  朱玥 《英才》2013,(1):100-101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宏观大势之下,再优秀的企业恐怕也很难说自己能够独善其身,所以现在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乃至融合,而非竞争。对于富有远见的企业来说,危机正是驱动其不断创新,展开新商业图景的好机会。而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调动更多的资源,如何更富创造力的发展新技术、开创新模式,正是本场论坛讨论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纵使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失速,我们仍有必要保有持续推进改革的坚定信心,因为:正是改革,给予我们克难勇进的力量,10月,全国PMI重新攀升至50的荣枯线上方,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全省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增速也呈小幅回升,经济逐步温和复苏;正是改革,江西审计高举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全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为使命,进一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正是改革,在有效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同时,江西审计实现了自身  相似文献   

16.
机会主义     
十余年前,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在我国经济理论界甚为流行,但是,十余年后的今天,人们对短缺经济理论已经逐步淡忘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国已经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据统计,目前我国有93%的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甚至预测,中国商品市场在今后15年将呈现相对过剩的态势。人们常说,把握机会才能把握未来,可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把握机会的难度越来越大了。难怪近年来国人普遍有这样一种感受,这就是市场越来越拥挤了,钱越来越难挣了,“机会”越来越值钱了。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加快,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乡镇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乡镇企业依靠总量扩张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金融、税收体制改革,使乡镇企业依靠政策求发展的机会大为减...  相似文献   

18.
为干渴的城市供水在下一世纪,本星球大多数居民将居住于城市地区。城市化已成为一种现实,我们必须面对这种现实并将之转化成我们的优势,因为城市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然而,城市化亦对世界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构成了极大的压力。水资源的枯竭、浪费和污染已威...  相似文献   

19.
商业视窗     
谁赶走了大公司的CEO?全球范围来讲,大型公司董事会解雇CEO的频率,自1995年来,增加了4倍。有人便说,正是因为董事会对短期投资者反应过度敏感,才导致CEO长期领导能力的缺失,很多人在还没有表现机会的时候便被赶下了台。  相似文献   

20.
《楼市》2005,(19)
第十二届房博会已正式落幕。大凡有过逛房博会经验的购房者或准购房者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本届房博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可售房源多了、折扣多了、促销手段多了,令人舒服的是各楼盘销售小姐的“脸”也好看了……这些缘于国家前段时间的宏观调控,也缘于当真实需求浮出水面后,供需力量的重新转换。当住宅市场的风险凸显的时候,对于商业市场,也许更多的是机会。因为商业的获利途径主要是依靠租金收益以及自身的增值(不同于投机主要依靠增值)。对此,我们在此次房博会上,对有意购买商业项目的终端消费者作了一番连续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