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睿 《魅力中国》2013,(19):110-111
鲁迅的小说中的个体孤独是绝对的.这些孤独者在他的小说中以一种决绝的生命个体存在,他们不被理解也找不到任何同类,有些是被孤独的,有些则是主动选择孤独的,这些孤独选择的背后隐藏着鲁迅“反现代”的思想内核。本文通过对这些孤独者个体生命的析出来观察孤独作为一种“反现代”精神的存在实质。  相似文献   

2.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强调所有文学都是自我表达,面对自然生命,体悟各种生命的真切,都需要自然无声的表达.文章将从自然生态角度,解读劳伦斯的诗歌、随笔与小说中自然人形象、自然生态思想以及劳伦斯创作的乡恋情结,勾勒出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突出劳伦斯的生态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3.
《灿烂千阳》 是一部女性体裁的小说,娜娜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一,是主人公玛丽雅姆的母亲.虽然她在小说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她所遭受的际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阿富汗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的生存现状,故文章将以娜娜这一女性形象为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以加强对作品主旨及内涵的挖掘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张贤亮的生平遭遇谈起,然后简单归纳了他创作的总体艺术风格和特点。他各个时期的写作侧重有所不同,描绘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及多样的情结,如"恋母"情结,还有很多关于性爱和饥饿的描写,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伤痕记忆。本文主要研究他早期的端篇小说《灵与肉》来探视他文中的"孤独"情结,以及他自身的孤独情感。  相似文献   

5.
J.D.塞林格的成名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著名的文学形象,人们对他的性格特点各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在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观照下,霍尔顿的真实内心得以展现,他是一个典型的具备自卑情结的人物,他缺乏对他人的兴趣,躲避现实世界,追求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导致霍尔顿产生"自卑情结"的原因在于他威权式的父亲,软弱不可依赖的母亲以及父母对另外两个孩子的偏爱。  相似文献   

6.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艾米利亚、李蒙、马文在怪诞的气氛中体现的是异化的人性和孤独的爱、哥特式的变态与怪诞、孤独与绝望,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异化、孤独与爱的无能。  相似文献   

7.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具有天赋和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红色的勇敢勋章》是对战争现实的"忠实客观的反应"、对战争中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深刻探讨,因此被看作是"美国作家第一部伟大的‘现代’战争小说"。为了使小说人物塑造更加形象生动,小说中大量存在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徐子杰 《魅力中国》2013,(10):67-67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从寻求中国革命力量、探索知识分子的作用与出路的角度出发,注意描写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小说描写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各种知识分子形象的性格和他们的悲剧命运,鞭挞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对知识分子的戕害,分析了当时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和自身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的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与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安 《魅力中国》2010,(16):83-84
作为中国现代派开创者的刘呐鸥,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的意义,其开创性之一便是男性形象的塑造,小说中的男性大多成为一种模糊的存在,这不仅是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挑战,也对现代派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展现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危机与生存困境。大江健三郎一生作品无数,《人羊》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虽说是很短的一篇小说,却可以称得上大江健三郎前期创作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1.
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人画像》是他早期“国际题材”小说中的经其作品,是一部经得起用任何方法阅读的作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五个主要人物及其关系,论证其“国际题材”小说所体现的欧美两种文化的互渗与碰撞.  相似文献   

12.
小说《烧马棚》是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福克纳塑造了父子两代人的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批判了旧南方罪恶的社会本质,表达了自己鲜明的人道主义创作思想,为那些在日益堕落的社会中茫然无措的现代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他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这篇小说也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展开了20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的万花筒一般的时代画面,因此被称为爱尔兰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史诗和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创作中,女红书写是一种持续而独特的存在。当代作家徐畅小说《鱼处于陆》中的女红书写在塑造人物、展演情节时既有对传统女红勤劳、本分、顺从等"妇德"内涵的延续呈现,也有对现代女性与女红之间微妙纠缠关系的深入探寻。同时,小说还从劳动层面探索了女红在当代社会的内涵变迁及其对女性生存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以写性小说而见长,但并不像批评他的人说的那样低级卑劣。他的性观念是对生活在西方现代社会,受到工业化污染,患上了“文明病”的人的一种理想化的治疗方法。《太阳》这篇短篇小说艺术地反映了这种“文明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体现了劳伦斯一贯的创作风格,也揭示了他企图用性来拯救人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青春三步其中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在进入社会这所"大学"之后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以及这些人与事带给他的感悟。小说中最为出色的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以下,本文将对《我的大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类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约翰.契弗在其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弟弟》中塑造了一个性格阴暗的中产阶级形象。他执拗偏狭、敏感多疑、孤独困惑、忧伤怯懦。通过这个形象,解读了二战后中产阶级的普遍精神生活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鲁迅以幽默和讽刺做为他的独特坚韧的战斗手段,首开了我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先河。他以深刻的现代意识和独特的叙述话语,创立了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在表面的平静和滑稽之下,掩饰着深刻严肃的主题。讽刺是他惯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较突出地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还有一种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便是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具有的讽刺意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约翰.契弗在其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弟弟》中塑造了一个性格阴暗的中产阶级形象。他执拗偏狭、敏感多疑、孤独困惑、忧伤怯懦。通过这个形象,解读了二战后中产阶级的普遍精神生活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史上妓女一直以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形象成为作品中的特殊形象.青楼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中特殊的一笔."三言""二拍"是明代最负盛名的五部拟话本小说集,作品中刻画的一批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妓女形象鲜明动人.妓女虽然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却终日遭受鸿母的打骂和欺骗以及缥客的折磨,甚至充当他人利用的工具.他们心中充满美好的从良愿望,向往过上一种真实而正常的生活,表现了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取和对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但是妓女的最终归宿却是不尽如人意的."三言""二拍"中的妓女形象具有独特魅力,她们独特的恋爱观与婚姻观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三言"二拍"真实的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妓女的真实的处境和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