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较快的发展,贸易已经成为双方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特别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美国更是对中国产品发起了更加有恃无恐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些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两国之间的特定的贸易结构,而这次的金融危机下的贸易摩擦,是新形势下美国本身经济状况、中国贸易缺陷以及两国的贸易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杨婧媛 《中国外资》2011,(16):18-19
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两国贸易形成了大量的差额。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给两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并日益引起两国的高度重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就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大做文章,意图让中国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代价,并以此不断向中国施压。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产生的原因,指出美国对于失衡原因及汇率原因的不足之处,并分析了国际分工、贸易转移、外商直接投资、储蓄率差异和美国出口管制等实际因素。此外,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两国贸易形成了大量的差额.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给两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并日益引起两国的高度重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就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大做文章,意图让中国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代价,并以此不断向中国施压.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产生的原因,指出美国对于失衡原因及汇率原因的不足之处,并分析了国际分工、贸易转移、外商直接投资、储蓄率差异和美国出口管制等实际因素.此外,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国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地,使得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本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个方面提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愈演越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手段不断增加,其中以"轮胎特保案"最为轰动。本文以"轮胎特保案"为案例,结合后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呈现的新特点,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摩擦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对比出现了明显变化、美国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以及中美知识产权领域纠纷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为了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需要两国采取务实措施,力争实现"双赢",从而不断化解矛盾。建议中国加大对美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措施,不断缩减中美贸易逆差;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需要将紧缩性的政策及时调整为逆周期的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便减缓经济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7.
袁心湄 《中国外资》2012,(16):31-32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加剧。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产品频遭困扰,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本文将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加剧.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产品频道困扰,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本文将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博弈理论对中美汇率政策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美两国经济不断交融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日益严重。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升值近17%,但对美贸易顺差仍旧持续。从博弈理论视角对中美两国的汇率政策研究分析,得出三点结论:单纯运用汇率工具调节两国的贸易,会形成双方谈判力量的"掠夺性"均衡;汇率与贸易政策冲突,贸易政策会将汇率政策变动产生的效应抵消;非经济因素使中美汇率博弈形成暂时均衡,但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吴頔航 《福建金融》2009,(10):27-29
近年来中美贸易失衡不断扩大,并因此产生了众多的贸易摩擦,影响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就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和解决贸易失衡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中美两国存在密切的互补型贸易关系,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通过价格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收入效应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溢出的价格效应显著,而收入效应较小;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贸易的溢出效应主要是显著影响了出口,而对进口的影响较为短暂。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以期减轻金融危机的危害,防止经济衰退。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翘楚,其经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IS-LM-BP模型,对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两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指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美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高增长.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形成的依存关系是美国用美元买我们的商品,再通过其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使我们把得到的美元再借给美国,美国则把借来的美元再投资给我们并且继续购买我们的商品.而这种国际收支长期非均衡发展形成的依存关系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多方面冲击。本文在调查中美关税对抗对广西辖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和GTAP模型实证分析关税对抗对我国和广西经济金融产生的冲击,得出以下结论:2018年以来的中美关税对抗对我国宏观经济及贸易造成了负面冲击,贸易条件恶化进一步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我国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所受冲击较大;行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通过金融市场活动进行传导,金融业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此外,中美关税对抗对广西进出口贸易和贸易融资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后者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中国与最大贸易逆差国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烈。中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与美国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相比,是否意味着,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确实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结构、中美商品贸易和中美服务贸易,从而得出:中国贸易中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仍有很多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增强,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税战已经偃旗息鼓,但是,从2018年开始的关税调整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中美的外经贸发展,对中美两国外经贸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已经对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双边货物贸易、利用外资和直接投资等产生了愈来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对两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衷心希望中美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得到认真的落实,也十分期盼中美贸易尽快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高疆 《金卡工程》2010,14(7):293-293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首次单方面宣布美国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此后至今中美进出口贸易失衡问题屡次被推至学术界的视野中,中美贸易失衡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本文仅对中美贸易出现逆差并持续扩大原因进行简要初步分析,并对此问题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中美贸易摩擦早已超越了双边问题的范畴,而且可能在全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演化成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各国人民福祉的全球性问题。本文从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动因和本质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中美经贸的快速增长对双方经济发展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自从1979年7月<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以来,两国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不仅美国成了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同时中国也成了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贸易统计都表明,过去20多年来,两国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超过了同期对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其中2001年当年就达到805亿美元,为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32.8倍.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历史证明,快速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使得中美双方的经济都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黎艳艳 《云南金融》2012,(7X):301-302
本文主要从重商主义的视角来解释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原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根源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上,致使美国认为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损害了其利益,故多次对中国的产品出口进行不合理的反倾销调查。然而,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美之间的市场是存在互补性的,所以中美之间贸易进行是合理的,而中国并非是因重商主义的思想而对美国实现长期贸易顺差,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问题解决的入手点也应该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双方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