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2018年以来,为打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攻坚战,山东省滨州市创新推出金融服务"2211"模式,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依靠"对内对外"两条路径,精准聚焦涉农产业发展,精确服务涉农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贷款、农户贷款和扶贫贷款较快增长,探索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正>贷款难、贷款贵仍然是"三农"在当前融资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同时,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少、服务能力弱是当前"三农"在享受基础金融服务方面面临的主要现状。过去,在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给农民脱贫致富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财政贴息、组建担保机构等方式推动大量政策性惠农贷款发放,银行通过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联合担保贷款等产品发放了大量涉农贷款。2016年陇南市新增涉农贷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凸显了"三农"工作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国情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竭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是金融部门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为此,金融部门应该紧紧瞄准支持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提升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适应性和普惠性,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信贷服务,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升级.笔者通过对吉林省某市有关涉农部门、县域银行业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分层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乡村振兴信贷供给的难点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乡村振兴信贷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客观存在,信贷投入仍难以满足农村各类主体的信贷需求,信贷产品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均有待提高,仍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兰陵县全力实施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逐步形成了"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有效缓解了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总结了兰陵县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5.
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是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涉农保险机制,可以分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提高涉农企业与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改善农村贷款难问题。笔者对辖区县域部分银行及保险机构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情况开展的调查表明,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的开展已成为化解县域涉农企业与农户贷款难的有效途径,但涉农贷款保险费用成本较高,涉农银保合作产品匮乏等因素制约了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3月23日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省农业担保公司签订15亿元的“农担贷”产品合作协议。省农信社计划年内向种养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发放15亿元涉农贷款,重点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蔬菜、草食畜牧业、中药材等六大产业。省农业担保公司对相关贷款进行担保风险缓释,共同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全省县域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省农信社计划年内向种养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发放15亿元涉农贷款,重点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蔬菜、草食畜牧业、中药材等六大产业。省农业担保公司对相关贷款进行担保风险缓释,共同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全省县域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研究,分析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相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措施。拓展服务及宣传渠道,丰富融资平台,降低金融方面风险,围绕改革重点领域推进投资银行等业务,不断深入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潜在动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各界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河池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小微企业减负政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流程,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及发展。但是,受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和经营要求、小微企业融资资信水平和市场风险以及小微企业对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回报率低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难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需要从企业自身和商业银行进行双向攻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要求。广东省梅州作为农业大市,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创新了"再贷款+公司+农户"农业供应链融资新模式,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农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本文基于金融排斥理论,探讨了梅州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户贷款难问题制约"三农"发展,化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金融知识能力和家庭资产规模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内在机理,构建"金融知识能力—家庭资产—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研究路径.基于河南邓州、陕西杨凌、宁夏同心三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知识能力、资产实力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知识能力有助于缓解农户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资产有利于改善供给型信贷约束,且金融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家庭资产来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据此,从开展农户金融知识教育、促进农户家庭财富增加等角度提出改善农民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政凯 《河北金融》2020,(1):53-55,6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金融系统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藁城区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信贷难等问题,为此,金融机构应采取进一步加大涉农信贷投放规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配套机制,推出产权流转市场建设等措施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银行一直积极推动农户贷款业务发展,并在产品创新、模式探索、风险管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新形势下,农业银行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以农业现代化领域为重点,探索有效商业模式,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做大做强做优农户贷款业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家连续发布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发放农业贷款,以支持小型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三农,服务县域.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河北省某县而言,农户贷款难,银行有款难贷是制约农村资金需求的一个重要性因素,关注涉农贷款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于困境中寻找创新发展的机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2015年友谊县人民银行共为友谊农村商业银行提供支农再贷款资金43000万元,为该行发放涉农贷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坚定了其服务“三农”的信心,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充分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支农再贷款主要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用于满足新农村建设、农户及涉农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及储运、农村传统及特色种养殖业等切实改善农民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业务发展,不断增强和提高服务"三农"的功能和水平,在支持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省联社把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全面推行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截至2005年末,全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493.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64.5%;农业贷款余额、增加额等5项指标连续3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全省农户贷款面达36.2%,有719万户农民得到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全省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农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彦萍 《河北金融》2021,(12):22-2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调研发现,县域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政策合力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满足率低、绿色金融发展基础薄弱、农村数字金融发展缓慢等问题。对此,应从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政策合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可得性;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赋能,发展农村数字金融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商业银行》2023,(19):16-21
黑龙江是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农业资源禀赋丰厚,相应产生了旺盛的涉农贷款资金需求,从黑龙江工行的经营发展需要来看,农贷业务作为黑龙江工行惟一有效触达农村市场的普惠产品,进一步扩大投放规模,有利于优化客户结构,有利于做好城乡联动和乡村振兴工作,有利于提升县域支行的网点竞争力。可以说,抓住了农户贷款这个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结合点,就抓住了黑龙江工行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竞争力强行战略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本期我们邀请了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刘向明行长,请他具体谈一谈,自新一届党委成立后,是如何创新农户贷款发展模式,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工行力量的。  相似文献   

18.
乡村兴,民生富,天下安。乡村振兴关乎我国亿万农民福祉,必须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户和涉农企业面临的融资方面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的发展。随着农村网络的覆盖率不断提高,数字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文章在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中出现的服务对象数字素养不高、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普及、加大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主体联动、加快信息基础服务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贷款难,抵押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为履行农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服务“三农”,解决农户生产经营贷款难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行随州市分行通过推广惠农卡暨小额农贷业务、开展“公司+农户”贷款业务、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业务等一系列服务手段,从有效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农户贷款需求,很好的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商业银行扎实服务"三农"绿色发展是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守住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农村的时代担当,也是推进战略转型、夯实业务基础的重要机遇。本文围绕国家"三农"现状和商业银行实践探索,提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绿色发展的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