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防止西部大开发可能步入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大局”的战略思想,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将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未来和中国现代化的问题。目前,全国上下对西部大开发重要性已认识得相当充分,对于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各抒己见,而本文则是对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防止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可能步入的误区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讯     
《经济改革》2009,(11):6-7
习近平: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已全面到位 11月16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09欧亚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西部大开发积极推动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展现广阔前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通信差距逐步扩大 ,已妨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电信普遍服务政策与理论放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去探究 ,指出了西部开发对电信业的要求及电信普遍服务在西部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作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历史上曾有过丝绸之路、开元盛世的辉煌。然而今天 ,西部已成为中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开发西部一直是中国近代政治家的梦想 ,西部繁荣与振兴的设想由来已久。1999年 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西部地区之后 ,明确提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 ,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 ,在 2 0 0 0年初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指出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条件已基本具备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2 …  相似文献   

6.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开发,实际上是西部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西部的生态非常脆弱,而西部生态堪称整个中国人的生存线。西部大开发会不会变为西部大开荒、西部大开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采取措施保护和建设生态,给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西部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推了上周期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新周期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决策的执行工作,是摆在西部地区各级税务  相似文献   

8.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了实质阶段,开发的目的就是支持和加速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它不仅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略论西部大开发与云南旅游及其名牌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中,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迎来了千载难适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培育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关系到21世纪云南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很多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旅游业。的确,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区域经济腾飞的突破口和支撑点的观念,已成为包括云南省在内的整个西部区域人们的共识。“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如今已成支撑点的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铿镪之音。然而,人们对于旅游如何先行?其意义何在?怎样发展?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本文将对云南如何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舞台上“唱”好旅游戏,作好名牌“文”,作一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基本成型,“西部大开发”的春潮正在涌动。洞悉“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前后的有关情况,有利于系统地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取向。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作为西部重要资源之一,把油气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西部新城,重点是在油气区域内"整县设市"或在靠近油气区且靠近大城范围内建设新城;同时建设新城并非只为解决现有大城市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且可作为服务于限制大城市发展的预防性措施。油气与新城相结合,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一战略实现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段进军 《经济地理》2001,21(6):650-653
西部开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它具有重在原政治和经济意义。西部开发面临着新的体制环境和背景,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新的体制环境和背景下,要确保西部开发取得成功,必须要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即西部开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其中心;要从地缘经济战略的角度考虑,要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优选实施知识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深化改革与西部金融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西部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打破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和消除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应重点发展政策性银行,组建区域性政策融资机构,探索建立区域性、小型民营金融机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建立西部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尽快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与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民营旅游业发展迅速,使西部旅游业呈现一种新的发展格局。独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资本参与旅游企业的经营,极大地加快了西部旅游市场的开发,同时也促进了西部大开发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旅游业的附加值、规模化等问题尚需加快解决,从而使整个旅游市场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依靠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内外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西部重点经济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陕西关中和成—绵—渝两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对推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出应确立依托西部高新带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潘琪 《经济与管理》2006,20(12):73-75
传统的产业发展理论大多关注如何在既定的市场空间“红海”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蓝海战略则巧妙地规避竞争,提出“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西部产业在长期发展中,一直面临着“深陷红海”的困境。对西部产业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蓝海战略的角度探讨西部产业发展途径,即如何开创西部产业的“蓝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城市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在理论上,可持续发展给城市发展理念带来革新意义,使其实现了从经济增长观向社会全面发展观的转变,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生产观、财富观向新生产观、新财富观的转变。在实践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态持续的原则、文化持续的原则和社会持续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嵌入全球价值链(GVC)曾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但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及东西部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在考虑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时,就必须强调国家价值链(NVC)的建立和完善。在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中,吸纳产业转移和发展创新应同时进行,通过构建适合现今情况的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下的NVC,最终实现西部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