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借款人对银行的借款已经到期得不到偿还时,银行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相应款项用于归还贷款本息,这是银行信贷管理实践的惯常做法。俗称“扣款收贷”,其实质是银行对借款客户行使抵销权。本文拟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对银行行使抵销权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并对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参照国外立法和实践经验。提出初步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贷前管理是开展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关口。认真开展贷前管理工作,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银行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有效控制信贷资产风险,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信贷关系。本文立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实践,从信贷业务责任认定"回头看"角度,剖析当前贷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贷前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对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检查中,发现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以贷收贷、以贷还贷的现象。借款人在甲行办理借款,实际用途是归还借款人在乙行到期的贷款,本文所说的银行贷款“空转”就是指这种不经过借款人正常的资金周转,而直接将借款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极其重要的环节,贷后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源于国家法律法规对借款人的约束和借贷双方在契约中的约定。基于银行在贷前对借款人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契约管理就成为保证这种分析判断和预测的重要手段。任何问题贷款的产生都有大量的信息表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是贷后行动的重要内容。此外,贷后管理还不能局限于信贷和单笔债项,重要的还应该是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和实现全面经营客户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涉法性很强,其所涉及的法律包括《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信贷业务作为银行的主要经营活动,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等,因此,不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后管理,商业银行都应当时刻关注信贷业务的法律风险,通过法律手段予以防范和控制,本文试图通过信贷业务的特点与各类法律相结合,探讨贷前如何加强对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业务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关联企业制度与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保福 《金融论坛》2004,9(10):41-45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在银行信贷活动中,银行提供一定数量的货币给借款人使用,借款人承担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义务.为使银行能够按期收回贷款本息,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借款人往往根据银行的要求,在借款时向银行提供特定的财产或第三人的信用作为担保,这被称为银行信贷担保.  相似文献   

9.
住房信贷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风险成因 (一)资信风险。目前我国个人资信系统尚未建立,相应的社会化评估和担保机构尚不健全,使银行信贷人员在贷前调查时无法准确判断借款人资信情况,只能依靠借款人单位出具的工资证明来了解借款人的收入情况,而对于借款人的信誉情况、守信程度、是否有劣迹等则无从考察。因此,银行为避免贷款风险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一方面加大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给借款人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0.
本案为虚假贷款纠纷中名义借款人已经获得法院判决其未向银行借款,而银行未能及时删除其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交的有关该虚假贷款的信息,以致名义借款人无法从银行再借款而引发的纠纷。本案的根源在于虚假按揭贷款,因此涉及两个诉讼,一是关于名义借款人与贷款银行之间是否有借款法律关系,另一诉讼则是在前诉结束后,银行未能及时删除有关不良信用记录而对名义借款人是否造成名誉侵  相似文献   

11.
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铁本公司之所以能够通过提供虚假财务报表骗取银行信用,关键因素还在于相关银行分支机构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环节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代春 《云南金融》2010,(2):53-53
自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开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以来,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贷前调查时,通过此系统查询企业信用状况已成为必备的程序;同时,以往银、企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贷款风险也逐渐减弱,银行对企业多头借款形成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在提高,不良企业多头骗贷的行为更是难于得逞。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 (一)信贷资金使用支配权转移后,银行相对处于跟踪管理的被动局面。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其主动权在银行手中,即贷与不贷由银行决定。而银行一旦发放贷款给企业,信贷资金的使用支配权就随着贷款的发放转移到企业手中。企业有了资金支配权,可以按借款用途使用信贷资金,也有些企业不按原定借款用途或计划使用贷款,甚至把部分贷款转移到其他项目。这些问题的出现,只有银行进行贷后检查才能发现,但为时已晚。对被挪用作他用的资金即使能够追回,也大多数是企业压缩其他生产项目的资金,必将给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和生产结构带来影响,导致信贷资金运转失调。因此,如何克服由于信贷资金使用支配权的转移而产生的被动局面,搞好贷后跟踪管理,已成为银行信贷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体制确立以前,我国银行对借款人具有强监督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结构、企业经营机制以及银行自身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主导的强监督方式的银企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监督作用大大弱化。监督弱化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威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银行对借款人监督,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提高银行信贷风险掌控能力,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良贷款已成为束缚银行信贷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沉重包袱。在借款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有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下,银行与其被动等待贷款到期,不如及时拿起法律武器,行使不安抗辩权,主动要求借款人提供适当担保,甚至解除借款合同。  相似文献   

16.
银行信贷,是资金使用权转移的活动。贷前,资金使用权掌握在银行手中,银行居于主动地位;贷后,资金使用权掌握在借款人手中,银行居于被动地位。居于被动地位的银行,唯有做好贷后管理工作,通过预见性、前瞻性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监管以及切实可行的退出措施,才能防范信贷风险,保证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抵押贷款是目前银行较为普遍使用的贷款方式。按银行的话说,控制了借款人一定的抵押资产,贷款的偿还就有了保障,也即控制了贷款风险。因此,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前,会对抵押物进行认真的贷前调查。这是贷款决策的依据和把握贷款风险的关键。但银行在贷前调查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抵押的法定优先权问题。从而导致抵押贷款风险的发生。如抵押的法定优先权存在,若贷款前没有约定,就足以使贷款抵押权不能顺利执行。因为贷欺抵押权是基于银行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的担保物权,它的成立并非源于法律直接规定,其受偿顺序只能在法定优先权之后。因此,为了规避抵押的法定优先权风险,有必要对法定优先权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信贷风险是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风险是主要因素之一。信用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信息的真实性和完全性。在银行信贷领域中,贷款的决策、贷后的管理等均依赖于多方面的信息。借款人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及银行利用的有效性,对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信贷行为必然要通过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而获得法律的保护。无效借款合同的存在将给银行造成极大的信贷风险。本文拟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结合信贷与司法实践,对无效借款合同的类型进行整理,分析无效借款合同对银行等贷款人的危害,并就防范无效借款合同的发生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借款人向银行借款,到期除归还本金外,还要偿付利息,如果借款人违约,还需要支付罚息和实现债权有关费用。偿还性是银行信贷的本质特征,因此银行一般都要通过借款合同明确借款人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