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平等权体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权利的平等的实现、保障和救济.作为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意,无论是城市户口的工人还是农民工,在就业、生活各方面应该享有平等的待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从宪法平等权的角度研究“民工荒”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工荒”的连年出现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11年,“民工荒”现象不仅愈发严重,提前到来,而且扩散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少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从法学的角度研究“民工荒”现象,剖析农民工的“权利荒”,对于系统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化解“民工荒”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民工将长期、大量地存在,但这不应当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理由,相反正是由于我国相关制度改革滞后,造成农民的非农化与市民化的非同步,使得大量农民工长期存在。上海选择合适的方式优先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的要求,也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且有助于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从上海农民工现状调查看,大部分农民工正不断失去返乡成为农民的机会,同时市场经济决定了他们也不具备在上海长期像市民一样生活的条件,因此本文提出农民“海归模式”市民化是上海农民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对象受限、供给内容不当和供给标准不明等问题。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但固化的二元户籍制度仅仅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表象,而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及不完善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才是导致制度困局的关键。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不在只停留在农民工市民化现象的本身,而是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着眼,深入剖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制度层面的原因,这对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是现令农民工的主体。本文从近年来“民工荒”背景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及其“民工荒”的特点和实质,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是要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承担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本文在正确估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农民工市民化所需资金的途径,对农民工市民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  赵俊怀 《农村经济》2007,(2):112-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农民工为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农民工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享受不到应有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不能融合,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生活,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问题依然是农民问题,从长远的和宏观的视野分析,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实现城市农民工市民化,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从总体上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胡平 《农村经济》2005,(5):80-82
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同时还包含着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农民进城务工虽然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民工市民化受阻却影响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制度性障碍和农民工自身障碍,并提出从制度变革、社会认同、农民工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上海决定在郊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坚持基本保险的前提下,加快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上海农民待遇有可能超过“城保”水平。 “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这是上海在加快社会保  相似文献   

11.
简析城市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平 《农村经济》2005,(5):80-82
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同时还包含着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农民进城务工虽然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民工市民化受阻却影响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制度性障碍和农民工自身障碍,并提出从制度变革、社会认同、农民工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动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核心是推进人的市民化。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顶层设计、具体规划、户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都有具体落实或正处于试点阶段,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利益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维护,但一些核心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本文依据帕累托最优原则,站在农耕文化及精神需求层面的视角,认为消除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各种担忧的办法是在不影响其农民身份和利益的同时,给予其市民待遇,即给予进城农民工双重身份待遇。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推动广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全省农民工呈现出来源区域构成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稳定性有待加强等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真正解决农民工“留得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周期性“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促进农民工就业从量变到质变,确保农民工就业的良性有序运行,文章提出建立农民工就业培训开发长效机制,推动建设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服务机制,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创新农民工就业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保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意在于通过对民工荒问题的关注,引向对城乡二元分隔体制下,城市本位主义政策影响的关注,分析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增长过慢、进城务工成本不断提高、流向上的多元化趋势、农业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劳动力配置市场不成熟、工业不断扩张等造成民工荒的表象原因之后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些表象原因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主张政府要积极应对,并主张通过产业升级、产业梯次转移,实现产业调整与劳动力资源供给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强对农民工等国情问题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2012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相当于城镇总人13的23.O%。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4亿~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农民市民化尤其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将是中国实现向城市型社会转型面临的关键问题。按照人均成本10万元估算,4亿-5亿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民工潮”,今朝“民工荒”。本文认为劳资关系紧张,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是出现“民工短缺”的根源,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效应是出现“民工短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吸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等也是形成当前缺工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根本是调节劳资关系,一视同仁地改善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关键是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政策引导,适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民工已成为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由于诸多原因,这一阶层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其权益维护,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不仅造成城市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证,也阻碍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构建针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本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及其成因出发,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重新梳理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求均衡分析框架。运用江西460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o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运用Oaxaca分解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为60.07%,新生代、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分别为66.37%、52.31%;农民工的年龄、代际差异、专业技能、家庭抚养比、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市民化需求;工资水平、购买社保种类、职业阶层、承包地处置方式、户籍管制显著影响市民化供给;福利水平、户籍管制的回报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重要因素。健全劳动合同和医保福利、改善工作待遇有助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未来5~10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关键时期,重中之重是创造条件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使农民工及其家属融入城市。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市民化到了临界点,全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关键在于下定决心,在国家层面统筹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与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雅莉 《农村经济》2005,(7):109-111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民市民化则是一条有效途径。然而,我国目前仍存在着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因素,作为经济拉长动态过程中的内在变量,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则是促进农民市民化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