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避免一些误导,才是最应该被关注的据路透社引述美国财政部官员称,如果近期人民币贬值暗示中国将背离向市场汇率机制转变的政策方向,就会引起"严重关注"。该官员指出,在人民币回落后,中国政府就宣布放宽人民币浮动区间,适与有关中国当局大规模干预汇市的报道相一致。这正是美国政府希望中国政府放弃的行为。该官员又暗示,美国并不完全相信中国政府会减少对汇市的干预。言下之意只有单边升值才是顺应市场汇率机制改革的方向,这是非常缺乏基本经济常识的言论。2005年以来,除了2009年到2010年之间大约一年的时间因为危机人民币保持稳定的汇率之外,人民币大约单边升值超过7个年头,最高升值幅度超过30%。  相似文献   

2.
路程 《沪港经济》2005,(8):55-55
人民币升值迟早是要发生的,而在7月21日星期四终于发生了。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放弃了保持了11年人民币盯住美元8.28的固定汇率,并开始和一篮子货币相关联。此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提高到8.11,升值2.1%,尽管这和美国及其它国家的人民币升值需求相比依旧微不足道,但人民币终于是升值了。到目前为止,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运转依旧很不清晰。中国政府把它称作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管理”比“浮动”更为重要。汇率改革最终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影响,则要看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还将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3.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宣告了中美"汇率战"将暂时熄火,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汇率之争已经结束.美国不断地给人民币施加压力,是出于对自身有利的目的,但是从经济学上分析即使人民币升值,并无益于美国缓解其国内问题,且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百害而无一利.中国政府应该顶住压力,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真正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以及中国日益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中国政府控制资本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不一致,在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之下资本事实上的流动已明显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中国政府在经济决策方面  相似文献   

5.
孟骞 《改革与开放》2011,(16):109-110
近三年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争论。最近,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在不断升级,媒体上的讨论也很多。在全球经济正在从欧债危机的余波中恢复和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体现了全球大国在经济与政治问题上的斗争。在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也因此变得更加不确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如何处理本币持续升值,出口遭受严重冲击等问题,是考验大国智慧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谢力 《珠江经济》2004,(4):50-51
目前,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有关人民币汇率上的立场似乎有所松动。在未来,人民币将迎来更多和范围更大的波动。温家宝总理2月10日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完善汇率机制,不过他也重申中国没有重估人民币汇率计划。  相似文献   

7.
关于汇率制度的争论由来已久,而现在则是热门话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停息。而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文献,其讨论则集中在:人民币应该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先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成为中美两国关系的争论热点,这对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提出了较大挑战。究其原因,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中美两国巨大的利益博弈。本文从汇率理论与现实出发,在研究现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框架,推测美国频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在政治、经济、战略地位等方面的原因,以及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产业、宏观经济、外汇储备、居民消费方面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9.
有关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说明作为一个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大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确定与调整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超越了纯经济的范畴,同时成了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们的分析认为,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低估,但是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看,人民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非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和整个宏观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状态.应该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同时,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增加浮动的幅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与货币、财政政策协调一致,与其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其变动趋势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八国集团将在6月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继续敦促中国加速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减缓全球贸易不平衡状况。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发出同样的呼吁,要求北京允许市场在决定汇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将继续按照中国自己的经济利益来决定汇率改革的步伐,预计人民币稳定缓慢升值的前景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周亚拿  罗漫 《老区建设》2012,(12):18-23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停地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完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选择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善也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人民币自2005年起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也一直表现出上升态势。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和升值的大趋势使得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以及中国日益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中国政府控制资本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不一致,在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之下资本事实上的流动已明显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中国政府在经济决策方面必须就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何者优先的问题做出选择.对货币当局而言,人民币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何者优先也同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海彦 《北方经济》2010,(17):25-26
近年来,尤其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化了.美国一些人认为,由于中国官方操控,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造成了中国出口产业对美国相关产业的巨大竞争优势,从而使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要求中国政府调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价值标准的取向上,人民币不应该完全受美元支配,我们要巧妙地利用美元坚持自己的国家价值标准,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有关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说明作为一个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大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确定与调整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超越了纯经济的范畴,同时成了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们的分析认为,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低估,但是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看,人民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非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和整个宏观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状态。应该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同时,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增加浮动的幅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与货币、财政政策协调一致,与其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其变动趋势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邢勃  扈欣华 《河南经济》2003,(11):44-45
一年多来,国际社会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民币汇率机制,二是人民币汇率水平。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前者更为重要,它决定了后者;但后者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更多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个国家必须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根据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和本国经济发展实际决定是否改变和何时改变本国的汇率水平和汇率体制,否则,必将影响本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彭博新闻社5月21日】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与亨利·保尔森无关。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货币供应的飞速增长、通货膨胀、失控的股市以及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促使中国政府考虑提升人民币汇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际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渐见上升.美国财长斯诺曾指出,中国需要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进而日本、欧洲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些人也敦促中国进行汇率水平的调整.在当前美国经济复苏不确定中,美国制造业的复苏直接受到美元强势的冲击,而面对我国人民币的稳定,他们却认为,人为的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压至极底水准,令美国出口受损.中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变,引起美国制造业的抱怨,导致美国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指责扩大,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与预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额不断攀升导致双边贸易争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的经贸关系和政治互信。美方将贸易失衡归咎为人民币汇率,而中方则指出两国贸易失衡的症结并非人民币汇率,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冲突和利益博弈行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作者以1990-2011年的美中贸易、汇率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和政治因素出发,将人民币汇率、国际投资、全球分工、统计误差和消费储蓄等因素纳入分析,从多维视角对美中贸易逆差成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中贸易逆差的成因缘自美国、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双方的统计误差以及人民币汇率三组因素,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在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贸易净额统计方法下,作者对美中贸易的历年贸易净额进行了重新估算。美方数据结果显示,在美国报道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其数据统计被夸大;而中方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直到2006年才从对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该问题之所以争论不断,主要是源于美方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金铮  周红 《北方经济》2009,(9):87-88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一直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论仍旧持续不休,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虽然汇改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1%,但是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和刁难并未就此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以来,美元开始贬值,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逆风飞扬,出口势头异常迅猛,外资源源不断流入,外汇储备一再创出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国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于应否调整人民币汇率相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也趋于激化。目前,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基本分成两类:一类主张升值,一类主张保持稳定。那么,人民币汇率确实被低估已不是争论的焦点,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国从长远和全球的发展考虑,为什么在升值压力面前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