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群 《天津经济》2014,(3):65-67,74
本文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现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政策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环节的流转税优惠政策、生产与运营环节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方税收政策以及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与辅助性政策的角度,阐述了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出发,借鉴具有系统理论研究成果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构建相对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程中,首先突出的是产业的技术创新含量,其次是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并兼顾产业的社会效益。方案层中R&D投入强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产率上升基准、企业社会贡献度这些指标的权重最大,实证结果为科学和准确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助于区域层面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了更全面的规划和更长远的目标,持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瞄准企业ESG 表现为切入点,以2007 年-2021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 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ESG 表现,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吸引分析师关注来提升企业ESG 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企业中以及在经济政策稳定性高的环境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 表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对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从地域及类别进行分析,然后从企业的融资及投资两个方面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结构状况,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负债融资的能力较低、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5.
依据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对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对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负向作用,而债券融资作为直接金融支持的一种对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正向的支持作用,但股权融资作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方式却起负向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合理利用股权资本、鼓励战略性新兴企业发行债券、加大政府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税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方式,及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文章首先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厘清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框架。随后,分析二者耦合关系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关系分析框架。根据梳理的关系框架,提出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玲  陶锋 《特区经济》2011,(12):32-34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广东省工业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出发,剖析了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和金融创新四个方面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先从产业整体层面对2008-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TFP进行实证测算,得到各年份的TFP及其分解指数,然后分产业对安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得到各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年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而揭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源泉;再通过实证回归分析,探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磊 《科技和产业》2023,23(2):9-13
基于2010—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和30个省区市的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模型检验绿色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绿色消费能够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其高端化发展;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绿色消费可以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鲍莫尔效应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要素配置,从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绿色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因此,加快推动消费绿色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绿色消费的创新引领和资源引导作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先从产业整体层面对2008-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TFP进行实证测算,得到各年份的TFP及其分解指数,然后分产业对安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得到各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年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而揭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源泉;再通过实证回归分析,探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先从产业整体层面对2008-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TFP进行实证测算,得到各年份的TFP及其分解指数,然后分产业对安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得到各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年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而揭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源泉;再通过实证回归分析,探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先从产业整体层面对2008-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TFP进行实证测算,得到各年份的TFP及其分解指数,然后分产业对安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得到各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年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而揭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源泉;再通过实证回归分析,探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先从产业整体层面对2008-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TFP进行实证测算,得到各年份的TFP及其分解指数,然后分产业对安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得到各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年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而揭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源泉;再通过实证回归分析,探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TFP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总结德国、韩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规划、金融扶持、财税政策、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保护、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文章以电子及通讯制造业为例运用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个生命周期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构建两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生命周期的特点给出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系数。计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生命周期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给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生命周期时如何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明确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状况对"新常态"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创新型旗舰企业发展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规模偏小、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统筹规划、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构筑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载体、优化区域技术创新布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市场培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梳理了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技术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制约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技术转化的影响因素,以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技术转化提供实证研究和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规律,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建立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加速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社会资源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及四川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国家及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