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吉林振兴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业化发育不足仍是吉林省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要突出工业化的核心地位,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要从省情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出发,走出一条符合吉林实际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农业大省,要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高产稳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三化",重在统筹,要努力推进产城融合,产业互动,体制创新,实现"三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静敏 《经济师》2013,(3):227-228,234
郑州要实现2020年的战略目标,只有选择"三化"协调发展。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了"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三化"协调发展的实现与制度体制密切相关。在一般市场领域,市场机制引导要素资源合理流动的过程,恰是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依靠市场机制能够自觉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但在市场失灵领域,政府采取相关手段、发挥适当作用,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正>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完全符合吉林省实际,是实现吉林省振兴的重要选择。"三化"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着互促共进的关系——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平台、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因此,推进"三化"关键在于统筹,从统筹的角度发挥核心、平台和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三化”如何有效发展出发,分析科技创新与“三化”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采用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对目前“三化”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3个视角分别对科技创新的价值与其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得出科学有效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弥补之前关于此问题的单一定性分析的不足,从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角度提出科技创新与“三化”协同发展的机制,构建具体的发展模型,以有效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背景下,如何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空间耦合,已成为我国学术界迫切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化"演化过程,分析了"三化"空间耦合机制,并结合江苏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分析,提出江苏"三化"的空间耦合策略,为江苏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化”并进的核心: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并进时期,这一时期工作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使农民市民化。若农民能不断地转变为市民,农业中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就能得以缓解,农业经营就能逐步从分散经营走向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就能得以实现。农民市民化还能使我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得以持续向前推进。同时,农民市民化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并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也将具有重要作用。这需要政府积极推动制度变革以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改革开放尤其21世纪以来,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文章梳理了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分析阐述了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总结了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协调效度、发展效度和综合效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已经迈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代,但中原农区长期运行的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三化"协调发展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①这既再次体现出政府支农惠农强农富农的决心,也昭示了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念由来已久,并见诸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支持等众多理论,且已用于指导实践。据此,在当前"三化"协调发展浪潮中,如何避免"运动式"行为,如何不落入"口号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三股主要力量。通过建立"三化"联动下的生态效率效应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0年河南省的生态效率,并实证检验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河南省的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先下滑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在2000~2004年,生态效率处于下滑阶段,城镇化是制约生态效率下滑的主要力量,而工业化是推动生态效率下滑的核心力量;在2005~2010年,生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城镇化是生态效率上升的核心推力,而工业化是生态效率上升的主要阻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是河南省生态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但其阻碍作用逐步减弱。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本文确定了新型城镇化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资源公平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各地区不断深入三化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尝试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三化"同步发展的制度前提,阐明对激励机制和三者相互关系的充分理解是这个制度建立的前提。三者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相互关系是本文着力阐释的问题。最后,论述了"三化"同步发展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城乡发展不协调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上,主要有工业化主导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和城乡融合理念两种模式.结合我国现实特点,需要从城乡融合角度,探寻城乡一体化路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城乡一体化动力,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新社区“三区共建”是城乡一体化空间载体,并且需要相互支撑.“三化同步、三区共建”构建了城乡融合耗散结构,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探索“三化同步、三区共建”路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互动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富裕的重大问题,也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本文基于土地视角分析了中西部“三化”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西部“三化”互动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模型.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模型将土地城镇化转变人口城镇化,使农民既不失地又不失业;然后以城镇化为引领,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化"互动、城乡统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化"互动,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坚持城乡统筹,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最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是:最大的负担是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最大的痛苦是情感的空虚与寂寞;最大的心愿是合家团圆。留守妇女问题的根源是"留守","留守"的根源在于农村经济落后。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主要不是靠理论,而是依赖于社会实践。结合河南省情,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出路在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即: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为农村劳动力寻找就业出路;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引导农民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袁赛 《当代经济》2017,(36):34-3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绿色化”的概念提出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探索逐渐从“三化”协调、“四化”同步拓展到“五化”协同.本文对我国当前“五化”协同发展的政策演变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