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资料虚龙活虎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①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经济上、政治上的腐败。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决策失误。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企业垮台,影响社会稳定。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单纯追求企业小集团的利益。②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不规范。③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④企业行政化诱使单位领导迫使会计做假帐。⑤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
秦斌学 《经济师》2004,(6):182-182
当前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和会计工作生命力的社会问题。文章认为 ,法制不健全 ,监督不力 ,从业人员素质低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以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根本原因是利益的诱导,会计本身失职,直接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社会监督不利,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只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层的法律意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社会监督,不给做假留任何机会,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服好务。  相似文献   

4.
论《会计法》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产生原因不同,可以把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三类:违法性失真、规范性失真和技术性失真。违法性失真是指有关人员故意或过失违反法规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规范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范本身不够科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不能胜任工作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整个社会造成危害,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制  相似文献   

5.
方玉环 《经济师》2000,(8):197-198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 ,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 ,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中相关政策措施不到位 ,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宏观经济监督控制不健全以及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会计信息失真 ,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本文笔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的对策谈些拙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因会计政策选择或估计不当而导致。这是一种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 (隐性失真 ) ,较难识别。…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影响 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经济业务失真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指领导对单位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活动缺乏监督和控制,会计人员对这些不正常活动不拒绝办理,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显然是由于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太差,未能负起会计监督的责任,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表现。  相似文献   

7.
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殷文珍 《经济师》2000,(8):92-9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日趋规范化 ,社会各个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会计信息失真这个历史性、国际性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们 ,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对单位本身、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会计信息失真大致可分为三类 :违法性失真、规范性失真和技术性失真。1、违法性失真是指有关单位和人员为了局部和个人的利益故意违反有关财经法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会计信息失真类型 ,其根本原因在…  相似文献   

9.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从2002年我们审计的310个项目来分析,不管是故意性或非故意性的会计信息失真都会给经济建设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有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甚至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因此,会计信息失真决非小事,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引起足够的关注。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荣 《经济师》2004,(6):196-196,281
会计信息失真是广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话题。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大 ,会动摇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 ,会计信息失真利益驱动是其主要原因。根除会计信息失真 ,除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发挥社会监管作用外 ,最重要的是加强会计制度建设与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年来我国会计界一直讨论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了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3.
乔能芳 《当代经济》2003,(11):44-44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发展为一种十分泛滥且危害极大的经济和社会现象。笔者拟重点就我国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和制度性基础进行初步探讨。一、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认识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客观事实。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根据西蒙关于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的有关论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应在于程序理性观,即遵循现行有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绍红 《经济论坛》2004,(16):134-135,138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仅指会计作弊,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稳定带来严重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有客观性原因,也有主观性原因,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在于加强惩处的力度,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和监督。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包括依据原始凭证所作的进一步外理)不符。在现实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实客观普遍地存在着,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寻找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甬待解决的问颢。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和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另一类是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本文对这两类会计信息失真的戍因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失真一直是困扰着企业、政府、社会的问题。部分企业由于对这类信息失真的不重视,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本文先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成因为出发点,分析了信息失真的危害,并重点阐述了防范信息失真的措施,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杜绝信息失真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理制的内在缺陷与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蓓 《经济师》2005,(8):207-208
随着以委托代理制为基础的公司制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跨越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问题。委托代理制的内在缺陷包括委托代理双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与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加强激励与监督,完善或弥补现行委托代理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