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外贸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浙江外贸经济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论述了浙江外贸型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提出浙江外贸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期促进浙江外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潘旭辉 《浙江经济》2014,(17):14-15
说起外贸,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三驾马车的作用。其实,对浙江而言,发展外贸的意义远不止在此。首先,浙江发展外贸是由其沿海的区位所决定的,境内以宁波港为主的众多港口为外贸进出口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条件,同时外贸的发展又反过来促使了浙江海洋经济的迅速崛起;其次,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外贸的发展带动了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同时由此形成的巨大产能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释放;第三,国际的供需状况及时给浙江经济提供了精准的市场信息,同时也不断地引领浙江经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第四,国际贸易的规则使浙江的企业经营者不但明白了标准、质嗣、品牌等含义,更领会了作为企业家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外贸增长目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合理地确定增长目标能够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指导企业发展.笔者分析了2000年以来浙江外贸出口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之间的关系,回顾对比了外贸增长目标与实际增速之间的差距.结合当前外贸发展形势,对2013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外贸增长目标设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外贸增速迅猛,长期存在贸易顺差,其发展轨迹具有地域性和集群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浙江外贸在制度安排、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浙江外贸现象”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郭建社 《浙江经济》2012,(10):40-41
浙江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如今随着内外环境的变迁,浙江经济发展也对加快外贸结构转型也提出了新要求201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0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进口930亿美元、增长27.3%,出口2164亿美元、增长19.9%,出口总额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位由2010年的第4位提升到第3位。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推动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浙  相似文献   

6.
基于HHI的浙江外贸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并进入衰退期,外向度较高的浙江外贸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峻挑战,外贸市场结构的优化是转变危机的途径之一。文章选取了2004--2008年的相关数据,从洲际和国家(地区)的角度,采用HHI指数和市场分散度的方法对浙江外贸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外贸市场结构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分散经济危机的能力较弱,文章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细分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以优化外贸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外贸上演绝地反击 2010年,浙江实现外贸进出口253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1804.8亿美元,增长35.7%,进口729.9亿美元,增长33.4%。不仅一举逆转2009年金融危机中的外贸颓势,更是快速复苏,全面超越金融危机前的高点2008年,三项指标分别比2008年增长20%、17%和28.4%。  相似文献   

8.
程斌 《特区经济》2007,226(11):45-47
在全球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浙江省对外经贸持续、快速地发展,但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等问题的矛盾,与循环经济理念相悖并制约了浙江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以循环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的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结合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了浙江省外贸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如何制定浙江省外贸发展战略的相应对策,以实现浙江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浙江已成为我国的外贸大省。但是,由于长期维持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浙江外贸发展正面临比较优势升级迟缓、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频发和资源环境约束紧张等严峻形势。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实现浙江外贸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出口货源调拔省发展成为全国外贸出口大省。从不同的角度,对30年浙江外贸发展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如从外贸规模来划分,浙江外贸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全面自营出口到1995年进出口突破百亿美元.为初始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从1995年进出口百亿美元到2005年进出口跃上千亿美元平台,为规模扩张阶段;从2006年起,进入了千亿美元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11,(23):24-31
扩大境外投资,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已经成为近年来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为了摸清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现状,了解"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发挥境外投资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2011年上半年我委成立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历时4个月相继走访了杭州、温州、台州及义乌、桐乡、诸暨等企业境外投资较为典型的市县,认真听取了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与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国家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座谈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双溪 《浙江经济》2002,(11):8-9
国有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历来被看作外贸经营领域内的“三驾马车”。而随着国内首家私营外贸企业——浙江绍兴县炎中贸易有限公司的出现,“三驾马车”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炎中”何以让“幸运之神”率先光顾?“炎中”在浙江乃至中国外贸体制变革、再创浙江外贸机制新优势中有何启示?本刊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炎中”。  相似文献   

13.
重构浙江外贸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构浙江外贸发展方式,主线是优化结构,动力是自主创新,重点是发展服务贸易,方向是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与国际知名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外贸加工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同质竞争、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面临重重困境,营销模式本身的诸多缺陷更是阻碍了外贸加工企业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浙江外贸加工企业营销模式优劣势基础上,提出通过外销与内销并重、加强B2C利用、组建网络会展平台和实施多品牌混合经营战略等来转变现有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内忧外患导致浙江出口产品受到两面夹击,竞争优势削弱,这是一种"成长的烦恼"一季度浙江外贸低开稳走,是短期因素使然,还是反应长期趋势?笔者认为,浙江外贸正在艰难爬坡,当前外贸出口面临的问题,既有外患,更有内忧,是典型的转型期阵痛,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05,(6):1-1
入世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继上年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后,又突破800亿美元,达到了8523亿美元,居全国第四位,比上年增长38.8%。进入2005年,浙江外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杭州海关统计,1-2月全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4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8%。  相似文献   

17.
<正>要继续加大减税降费落实力度、助力企业境外参展抢抓新订单、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企业FTA利用率,扎实推进稳外贸、拓市场工作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面临复杂形势,浙江外贸出口挑战与机遇并存。出口产品和行业分化明显,机电、服装外贸等传统行业出口保增长压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利润增长动力较足。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并考虑到2022年上半年出口基数高、下半年增速回落,预计2023年上半年浙江外贸出口增长走弱,下半年有所回升,全年出口总额(预期目标)力争保持2022年在全国的份额。  相似文献   

18.
正确评估浙江外贸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中 《浙江经济》2006,(16):30-33
客观地说,浙江的外贸增长方式,并非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但也面临着加速转型的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创造了许多辉煌,如果把外贸看作是经济中的一个“板块”,那么这个“板块”无疑是近年来最耀眼的亮点之一。自1999年起,浙江外贸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出口增幅从1999年高出全国12.4个百分点,2000年高出23.3个百分点,到2001年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又高出11.4个百分点,已连续3年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今年以来浙江外贸出口势头依然强劲,前4个月实现出口8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其中,4月份出口达24.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一枝独秀的浙江外贸,成了省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人们在纷纷探究浙江外贸出口快速发展的动力究竟来自何方。为何能连年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显然,除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政策的有力拉动等以外,肯定还有一些特有因素在起作用。从政策层面上看,最大的经验就在于浙江在全国  相似文献   

20.
绿色壁垒自产生以来,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我国尤为严重。而作为我国出口大省的浙江,外贸行业近年来更是损失巨大,研究相应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浙江外贸行业的整体特征入手,探寻了其遭受绿色壁垒的内、外因素,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