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宁 《东北之窗》2010,(23):57-59
自2010年11月8日起.部分进口沃尔沃XC60及国产沃尔沃S80L轿车被召回。此前的10月,丰田发布了全球召回令,一次性召回汽车共150万辆左右.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公司也于10月28日发出公告,在以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中国等市场为主的全球范围内召回大约214万辆日产汽车。一周之内,丰田、本田、日产相继宣布召回汽车,与年初日系车的召回风波相比,此番召回涉及中国市场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而在国内。仅在10月,就有超过11起、接近40万柄的召回。  相似文献   

2.
从“脚垫门”到“踏板门”,再到“刹车门”,持续几个月的汽车召回风波,使丰田公司成为汽车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风波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丰田遭遇的危机也给其他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日本企业对于质量有着近乎偏执的重视:注重听取工人的意见,要求装配线上的灵活性,强调问题一经发现即刻解决,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只是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后,丰田“因曾经的荣誉而止步不前”,  相似文献   

3.
李拉 《产权导刊》2010,(5):22-24
深陷“召回门”的丰田一味追逐利益最大化而轻视了汽车最基本的安全性能。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1日,丰田已先后召回1000万辆汽车,以其2009年在中国的销量计算,相当于丰田在中国15年的产量。如此海量的召回,令丰田汽车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也给意欲借此时机扩张市场的中国车企启示:如何汲取丰田“召回门”教训,避免日后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10,(6):36-37
最近,“召回事件”几乎将丰田彻底拖入深渊,一时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就在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四处道歉、丰田汽车公司备受煎熬的时候,中国的两家汽车企业却如龙出海,其大手笔的并购引发了全球惊叹——2009年12月,北汽控股以2亿美元价格收购了萨博;2010年3月,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之代价将沃尔沃纳入麾下。  相似文献   

5.
因在北京市消协比较试验中被查出达不到节能效果,“雷士照明”要召回82.4万只问题节能灯,这是国内首例节能灯的召回事件。北京消费者可凭购买票据找经销商进行退换货。  相似文献   

6.
一周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1,(44):13-13
强生“致癌”“与中国无关” 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11月1日宣布,部分强生婴儿洗发水含有可致癌的二恶烷及释放出甲醛的季铵盐15。据统计。自2009年9月以来,强生产品召回的次数已高达22次。但这22次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  相似文献   

7.
一周公司     
强生“致癌”“与中国无关” 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11月1日宣布,部分强生婴儿洗发水含有可致癌的二恶烷及释放出甲醛的季铵盐15。据统计。自2009年9月以来,强生产品召回的次数已高达22次。但这22次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  相似文献   

8.
马松 《东北之窗》2010,(9):40-41
一边是跨国品牌频频撞上“诚信门”.另一边却是中国消费者“好了伤疤忘了疼”。最早始于2004年的特氟龙不锈锅致癌事件,接着2005年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2006年的SK—II金属含量超标事件,2007年“惠普质量门”事件.2009年强生婴儿乳霜问题以及今年的丰田召回和雪碧汞中毒事件……纵观这些品牌诚信危机.被忽悠的总是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最受伤。  相似文献   

9.
事件     
《沪港经济》2010,(4):8-8
日本铃木及日产等三家车企宣布汽车召回 日本交通部2月25日表示,日产汽车、铃木汽车和大发汽车公司均宣布汽车召回。日本交通部表示,三家公司的此次召回并非不寻常事件,因为交通部每年接到的汽车通报通常有300起。但这三家公司选择的召回时机并不寻常。目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国产车:召回少,不等于问题少 丰田“召回”的故事还在继续。5月11日,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发起了一项针对丰田的调查,目标是2005年丰田是否及时召回了有隐患的皮卡。2004年丰田在日本召回了有问题的皮卡。但直到2005年才召回美国市场的同种车型。  相似文献   

11.
国产车:召回少,不等于问题少 丰田“召回”的故事还在继续。5月11日,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发起了一项针对丰田的调查,目标是2005年丰田是否及时召回了有隐患的皮卡。2004年丰田在日本召回了有问题的皮卡。但直到2005年才召回美国市场的同种车型。  相似文献   

12.
五月中旬,“2005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该论坛的第九次年会,也是继1999年在上海、2001年在香港之后,第三次在中国举行,充分显示世界对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引擎”作用的肯定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3,(18):13-13
5月7日,宝马公司(BMW)因安全气囊存在问题,宣布将在全球召回22万辆轿车。此次召回也涉及国内市场的进口3系车。上月,丰田等也因同样的问题,宣布将召回超300万辆汽车。  相似文献   

14.
陈恩进 《环球财经》2011,(10):78-79
近来因美债违约的危机风波以及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再加上欧债危机频发,令全球投资者的信心跌到了谷底,由此引发了8月初全球股市大雪崩.“黑色星期一”恐怖重现。这次股市大跌从表面看似乎是标普的“功劳”,实际上是股市回归于基本面。因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根本就没有好转过,特别这次股市大跌和以往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数九寒霜冻     
《环球财经》2011,(1):18-19
2010年底,北半球多个国家迎来了罕见的低温暴雪天气,民间盛传全球将进入“千年极寒”。欧洲气象专家表示.这个冬天的特殊之处在于降雪的强度和范围较大。但现在断言“极寒”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6.
企业快讯     
9月8日,长安铃木在北京宣布,因“油管夹脱落可能导致油管磨损”召回15.7万辆长安奥拓,这是国内在召回制度实施前最大规模的一次召回。据介绍,1999年9月4日,长安铃木对从日本铃木汽车引进的奥拓自行进行技术升级过程中存在一些设计缺陷,造成公司生产的一批奥拓电喷轿车在  相似文献   

17.
白明 《西部论丛》2010,(4):64-66
丰田何以被请下神坛近 一段时间,有关丰田召回事件被广泛关注。有报道指出,发生在丰田身上的召回事件源于油门踏板踩放不顺问题。自2010年1月28日起,丰田已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召回总量逾800万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汽车产品缺陷召回事件。  相似文献   

18.
覃怡敏 《新财经》2010,(4):102-104
速度与规模的双重诱惑,膨胀了丰田的扩张野心,使得丰田汽车很快触及到“大制造”的天花板。各大汽车厂对问题车的大规模召回,会不会演变为一场全球汽车产业的“三聚氰胺”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万同法 《新财经》2008,(4):82-83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打破了传统私法的范围,甚至也超越了现代法上单纯“扶弱抑强”的立法思维,而是站在公共利益的高度,对经济社会进行整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政策与法规     
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十一”实施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按照规定,汽车消费者(车主)有权向主管部门、有关制造商、销售商、租赁商或进口商投诉或反映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并可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展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