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多数决原则作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已为各国公司法普遍采纳,在台湾公司法中又体现了多数决原则的相对性。本文对台湾公司法的多数决原则作了分析,同时认为大陆公司法重视公司业务的目的性和效率;要全面理解和体现出多数决原则的相对性,不妨借鉴台湾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及其成功的经验,达到公司业务的目的性与公共关系的安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德吉央宗 《商》2014,(47):225-225
为维护公司股东利益,当代大多数国家公司法中都规定了一股一权原则和资本多数决原则.但也因此导致公司大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可能会基于私利损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排除某些特别利害关系的股东表决权,来体现法律上追求的实质公平,真正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陶一鸣 《商场现代化》2007,(30):276-277
有限责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资本多数决原则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构成公司法的基本原理。有限责任原则是指股东以投资(出资额或者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通过公司这个中间物对外承担责任。分权制衡原则是公司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与实现,是以对公司各种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为出发点而进行配置的结果。根据资本多数决原则,股东具有的表决力与其所持有的股份呈正比,股东持股越多,表决力越大;同时,股东大会中多数股东的意思被视为公司的意思,并对少数股东产生拘束力。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累积投票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累积投票制度体现了法的公平的价值目标和公司法特有的价值目标,且并不否定公司的“资本多数决”原则,从经济学意义上而言具有经济性和博奕性的特点。我国的累积投票制度应该采用强制主义的立法模式,适用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合并选举,应该设置前置程序并且完善累积投票制度的相关措施———网络投票制度。  相似文献   

5.
宋智慧 《商业研究》2011,(4):143-147
在公司发展史上,适应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法理基础,股东大会表决机制经历了从"一致同意"到"多数决",从"人头多数决"到"资本多数决",从"绝对资本多数决"到"相对资本多数决"的更迭过程。从股东大会表决机制的嬗变可以看出现代公司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趋势是向更大的平等性迈进,在坚持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基础上日益注重平衡多数股东和少数股东间的利益,强调对少数股东的公平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多数决机制下 ,小股东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其利益时常会受到侵害。因此 ,公司法应针对小股东的利益保护给予法律的特别规定 ,建立起完整的保护机制 ,防止股东或董事会滥用资本多数决造成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使公司制度在中国得以顺利发展。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股东和董事会遵循诚信原则 ,实行积累投票制 ,股东行使代位诉讼权等。  相似文献   

7.
股东大会决议采“多数决原则”是团体行为逻辑演绎的结果。多数决的正当性依赖于变动的多数派,才能期望股东大会的决议符合公司利益。但多数决的滥用造成不公正决议的现象不可避免,各国立法和判例上形成了禁止多数决滥用的法理,以克服多数决原则的弊端。滥用多数决的股东大会决议,其效力应认定为无效。  相似文献   

8.
周雯 《商场现代化》2013,(18):184-185
在有限责任公司特殊的环境下以及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影响下,极易导致公司僵局的发生。虽然我国《公司法》在183条之中作出规定来解决此种困境,然而少数股东却很难利用这一规则来实现自身权利,且在公司章程和《公司法》中也难觅其它救济方式。在公司僵局愈演愈烈的情形下,如何真正实现少数股东权的保护,只得依靠事前救济以及事后的弥补来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资本多数决原则及其缺陷 公司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典型的社团法人,股东投资数额及各自承担的风险各不相同。相应地,公司议事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建筑于投资回报率与风险承担系统相一致基础上的资本多数决原则。这一原则若运用得当,则能够有力地保障公司经营决策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控股股东侵犯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资本多数决原则导致的必然结果。基于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此方面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参考各国公司法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公司法》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讨论并建议《公司法》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应当建立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实生活中有限公司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司法修改后建立的有关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针对如何加强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提出有关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表决回避制度、限制资本多数决原则并完善股东代表权诉讼制度、公司解散制度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以便向大家讨教。  相似文献   

12.
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对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防止控制股东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预防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不公平关联交易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行立法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主体和救济措施等规定尚不完善。从加强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应针对以上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立足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借鉴外国的立法例规定了累积投票制度条款。累积投票制是基于资本多数决原则下直接人事选举缺陷而产生的一种股东表决制度。我国公司法引入这一制度对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在我国立法中存在着制约其发挥作用的障碍,需要相关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王前烽 《商场现代化》2006,(3Z):220-221
公司实质是股东之间设立公司、分享权利、承担义务和责任所缔结的契约.新公司法从进入机制,到退出机制全面贯彻了契约自由原则,在公司设立、公司治理、公司交易等各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充分体现了契约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17.
王前烽 《商场现代化》2006,(1Z):213-214
新公司法较好地体现了公司法的自由主义,包括公司人格自由、公司设立;自由、公司资本自由、公司治理自由和公司交易自由。  相似文献   

18.
张如海 《商场现代化》2005,(36):267-268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4)
现行公司法对股东分红权的保护以事后救济为主,实际效果不甚理想。私人安排对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分红权的保护更为直接有效。对分红权的股东私人安排主要可通过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明确公司分红政策、分红程序和分红争议处置等事项;也可通过限制"资本多数决"适用、增强中小股东在董事会权重和发挥监事会作用等方面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另外中小股东也应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0.
新公司法较好地体现了公司法的自由主义,包括公司人格自由、公司设立自由、公司资本自由、公司治理自由和公司交易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