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服务     
森林服务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20世纪70年代,Costanza等人开始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始研究,将生态系统功能划分为气候调节、气体调节,对自然干挠调节、水调节、供水、土壤形成、土壤维护、营养循环、废弃物吸收、花粉传送、生物控制、避难处、食品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库、消遣和文化等17种,同时对全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对主产区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净化环境、生物栖息地、有机物质生产等。客观衡量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粮食主产区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及其科学制定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森林资源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改善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为视角,以劳动力和资金投入为供给投入指标,森林旅游产值、林分总面积和造林总面积为供给产出指标,依据1998—2013年的数据,运用灰色GM(0,3)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森林旅游、造林面积和林分面积的弹性影响效果,并整体上比较研究黑龙江国有重点林区5个林业区域的森林生态产品的产出效率。结果表明:资金投入对森林生态产品供给产出效率影响最大;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5个林业区域中,合江林管局的森林生态产品政府供给效率最高,带岭实验局的最低。因此,应拓宽森林生态产品资金供给的渠道、优化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资金的结构、完善森林生态供给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便提升森林生态产品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应整体理解森林的价值,科学量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生态系统管理对森林价值进行公平分配。美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涵盖了生态整体性、监测、适应性管理、跨部门合作、组织变革以及人的价值观等内容。美国西北林业计划大胆背离传统土地管理方法,在科学监测基础上实现一体化的适应性管理。美国森林遗产项目鼓励和支持各州从私有林主手中获得生态保护地役权,将公共利益最大化。中国应当借鉴美国经验,通过立法明确生态系统管理为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承认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财产属性,设立生态保护地役权制度,平衡个人财产权利与公共生态利益之间的法律关系,明晰地区之间的生态法律关系,以实现生态公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了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政府供给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森林生态供给投入、森林生态政策、社会经济环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关键因素。森林培育技术虽然有利于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但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特别是将其价值额度量化从而获得其货币价值量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社会群体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文章系统梳理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界定、价值论和方法学以及服务功能总价值计量评价,提出采用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来计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通过实物量和价值量方法进行评估,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绿色GDP核算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湘西地区24个民族县域为例,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测算体系,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湘西地区1999-2018年湘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显著的耦合协调特征,协调度稳定趋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受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后,为森林旅游经济发展提出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居民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刘奔 《中国林业经济》2009,(4):12-14,26
从生态效用构成角度分析居民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行为动因,将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居民划分为关心社区绿化、受利益驱动和随波逐流等三种类型,居民对环境状况的心理偏好、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户外活动习惯以及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空气质量情况、周边环境绿化状况、周围人的态度等因素决定和影响居民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行为,同时给出研究结论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碳汇是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减排方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有主导功能。为了探究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分析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传导机制,重点讨论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的"单峰"模式关系、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碳汇的正相关性、以及森林碳汇对生物多样性的正向反馈作用;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加森林碳汇的途径: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科学管培森林结构,精准提高森林质量;强化基层环保观念,提高森林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有利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基于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替代工程法和防护支出法等,对浙江省遂昌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遂昌县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为192.839亿元;可计量的供给价值为4.495亿元,两项合计197.334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7.86亿元的4.12倍。文化服务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如果进行绿色GDP核算,将明显提升遂昌县地位。  相似文献   

11.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需求环境与供给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生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意识等3方面分析了居民产生城市森林生态服务需求的环境条件。在政府供给无法满足居民生态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政府供给为基础、以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为补充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并论证了政府供给、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的内涵、作用范围和运行机理以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西江经济带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得出2015年西江经济带森林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7. 8万元/hm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5 103. 7亿元,对该区域的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并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工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现状,阐释了退耕还林可持续性问题与破解思路,归纳了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农户生计变化与福祉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实现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路径。未来的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需要,关注退耕农户福祉改善的迫切需求,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退耕农户福祉变化的内在联系,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的退耕还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标准形成机制与对象的空间选择机制,推动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能力有效地转变为现实而长期改善人类福祉的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危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吸储CO2等温室气体、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森林游憩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加剧,森林碳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从森林康养借助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开发入手,探索森林康养与关联业态的有机融合问题,提出森林康养是发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一种活动、是相关行业的桥梁与纽带的观点。从环境关系、相关词义、活动与要素等角度对森林康养进行重新剖析,认为森林经营单位应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森林康养+"的模式,构建成熟、多元商业化、关联业态融合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6.
以最新发布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为依据,根据2009年峡江县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对峡江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净化水质)、保育土壤(固土、保肥)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核算,核算结果,峡江县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为30.55亿元/a,保育土壤价值为872.64万元/a。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环发大会以来,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保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但是,近10年过去了,全球森林面积还是以每年上千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在我国每年因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以上。由此可见,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种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将理念转化为现实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分析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及其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并分析了多种经济因素对森林生态供给的影响,以期寻找相应对策,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东北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认证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将森林认证的效果分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类。通过重要性——绩效图,对森林认证的期望与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森林认证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对森林认证的期望很高,但并没有完全达到满意。3个主因子对满意度均有影响,其中生态和经济因素对森林认证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总体上利益相关者对森林认证相对满意。基于研究提出增强企业能力建设;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增强供应链下游企业购买力,加强森林认证产品的营销力度;鼓励国内大型零售商加强管理,保证木材产品的来源可靠;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近年来林业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为研究对象,应用费用支出法进行具体的核算与评估,测算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文化年价值总量为2485万元,价值巨大。把无形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还原为有形的价值形式,警示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美学及其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森林风景美学局限性及综合有关森林生态美学的研究和论述,提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内涵特征,认为森林生态美在起源、审美对象、表现形式、关注尺度、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与风景美学都存在差异。根据生态系统范围大小的不同,将森林生态美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美和人—森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美2大层次,并指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在森林景观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森林旅游者引导等方面对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