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八五七农场位于完达山南麓、兴凯湖北岸,为穆兴沿湖平原区,山水风光旖旎多姿,广袤沃野生机勃勃,犹如一方美玉熠熠生辉。辖区总面积85万亩,其中耕地54万亩、水域15万亩、林地和沼泽地各8万亩,现有人口2.2万人。近年来,八五七农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科学布局、高起点规划了"一城两区三站"的城镇格局,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高寒地区生态园林城镇"。高标准建成了家和、家兴、朝阳花园等12个住宅小区,实现5000余户职工迁入新居,占农场总户数的87%;实施城镇居民安保、文化兴企、城镇亮化以及城镇多样化植绿等工程,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100%;细化城镇管理,加强人文精神素质建设,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8%。2011年末,农场城镇化率达84%,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到44%,生态宜居和谐音符飘荡至北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来,以道路和住房建设为主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迅猛,现代化农垦小城镇已粗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农场经济管理》2010,(7):F0004-F0004
<正>城建乐章奏铿锵,穆棱河畔新城靓。近几年来,位于穆棱河旁的八五七农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花园式农垦城"的发展速度和"近期打造成生态园林城镇,中远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为例,对大米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过程进行了探讨。针对生产内外部环境和质量管理特点进行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在八五七农场实施后取得的初步成果,以期为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一、砥砺奋进六十载,场富民安,人民幸福指数攀升1951年3月15日,在沉睡千年的莽莽荒原上,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建场了。60年来,八五七农场累计粮豆总产约为91.5亿斤,相当于全国2010年粮食总产的1%。这一个百分点却收益了农村公路建设先进  相似文献   

6.
《农场经济管理》2012,(6):60-61
<正>八五七农场以"抓城"为载体,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大通道,打通融合产业大通道、经济大动脉、生态大景观的深水经济航线,带动沿线管理区快速崛起;有机连接北大荒文化产业和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提升农场文化软实力;壮大苗圃花卉基地、奶牛良种繁育和优质奶源基地、粮食仓储加工出口基地,促进生产总值持续攀升;完善幼儿教育园区、公共卫生园区、新型工业园区、大农业观光示范园区,促进产业链条延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以低碳经济为引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建设之路。文章采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以低碳理念引领城镇化发展,在农村人口转移、基础产业发展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但由于区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城乡结构体系偏差大,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极大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鉴于此重庆市应坚持联动、绿色、创新发展路径,以产业集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基础产业的竞争优势;明确城镇生态化发展规律,做好生态区域保护与资源节约工作,构建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格局;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其中,以形成健全的低碳型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有效促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该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12.0软件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点。其中,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东北、西南和中部城市突出、西北和东南城市发展较落后"的特点,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特征相吻合;社会城镇化表现出中部、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点;土地城镇化体现出以莱芜为最高值中心,以青岛、潍坊、淄博、济宁为第二高值的倒"C"型特点;人口城镇化则以济南为最高值,以菏泽、济宁、淄博、潍坊、青岛为第二高值;环境城镇化表现出"沿海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特征。[结论]山东省市域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经济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在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地经济建设是根本。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八大期间,"城镇化"、"城乡发展"等词被多次提及,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密切关注,而作为以能源产业发展为主的能源型乡镇的城镇化更是涉及了城市转型、城镇化、资源生态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采用的例子——长治振兴新区,依托企业优势,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因而分析其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学理优势,也为其他能源型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这种城镇化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受制度、政策、城市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不彻底性。这种转移方式,一方面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并弱化了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不彻底的转移增加了转移成本,且压抑了消费需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核心在于将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11.
《农场经济管理》2011,(8):19-21
一、砥砺奋进六十载,场富民安,人民幸福指数攀升 1951年3月15日,在沉睡千年的莽莽荒原上,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建场了。60年来,八五七农场累计粮豆总产约为91-5亿斤,相当于全国2010年粮食总产的1%。这一个百分点却收益了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农垦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文明单位、全国粮食先进场等诸多国家级(部委)荣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作为一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打破了传统的"农村——农民、城市——市民"的格局,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建设蕴含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推进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对城镇化路径的思考、创新与重新选择。一、农村城镇化基本概念城镇是以人为主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为特点,以获取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在"三型社会"大前提下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三型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将"三型社会"的理念贯穿到山东省的具体城镇化建设中,源于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鉴于以上认识,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城镇化模型的构建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路径,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说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则创造需求。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及试点方案的公布,中国向新型城镇化进军的序幕徐徐拉开。依托国家政策层面的布局与引领,全国各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以燎原之势如火如荼地推进。城镇化,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农村。农发行作为为国家"三农"事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支柱力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  相似文献   

15.
<正>眼下,在八五七农场,火热的消夏广场文艺演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农场土生土长的"文艺人儿"精心编排的一场场节目,让广大职工群众大饱眼福。一直以来,农场十分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充实协会队伍、创新载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群众业佘文化生活,使这座人文艺术城镇处处流动着精彩,更流減着幸福。农场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把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破解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突出问题的现实选择,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政府规划、制度调整、机制完善、金融扶持等各种要素。只有科学合理调整各相关要素,促其发挥综合作用,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完成党的十八大制定的宏伟目标。作为以扶持"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己任的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在前期的金融扶持实践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扶持城镇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结合江苏省扬州市城  相似文献   

18.
<正>盛夏时节,伴着习习微风,漫步在八五七农场的大街小巷,姹紫嫣红的鲜花竞相绽放,高大挺拔的树木郁郁葱葱,优美舒适的城镇环境让人心旷神怡。自2008年晋升为全国文明单位,这张烫金名片,一直让八五七人引以为荣,他们努力把"文明基因"植入发展的血脉,坚持以"人文艺术城镇"为文明创建的核心支撑,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的,蓬勃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全民奉献、全民争星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将文明创建工作推向了新阶段、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绕"城乡统筹谁去统筹、怎么统筹,以城带乡怎么带、以工促农怎么促"主题,河南省新乡市探索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农村新社区的主要做法1.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结合土地整理,助推田园风光项目建设,把保护耕地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做好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融自然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于一体的新路,探索了基本农田复合型保护的"晋江模式"。更新农田保护思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一提法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为晋江市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