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我国《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有经营交易过程都是通过合同来完成,大额、不能及时清结的合同几乎都采用书面形式。在合同书签字上,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签字;在合同书盖章上,有合同专用章、行政公章、财务专用章、各部门章等等。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一位读者来信问 :他与本乡一位朋友合伙做生意 ,当时只以口头形式约定合作方式 ,后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一些纠纷。我提出按当初口头约定办 ,他说口说无凭 ,没有文字依据。请问 ,口头合同到底受不受法律保护 ?答 :我国《合同法》第10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 ,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合同一般与书面合同相对而言。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只以口头的意思表示达成协议 ,而不以文字表述协议内容的合同。采取口头形式订立合…  相似文献   

3.
评析年终奖的发放要遵循“约定优先”的原则。但在既未有约定,又无制度规定的情况下,则要着重考量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往年是否有发年终奖的事实;二是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发放年终奖,即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  相似文献   

4.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合同法》在合同形式的规定方面,承认多种合同形式的合法性,将选择合同形式的权利交给当事人,对当事人自愿选择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的行为予以保护,体现了合同形式自由原则。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而书面合同好处最多。  相似文献   

5.
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价款的行为。允许开发商进行预售,一方面缓解了购房者的压力,他们可以分期付款,另一方面为开发商筹集资金开辟了一条渠道。但是,由于是在对正在建设的楼盘进行预售,楼盘的产权关系并不明晰,所以承购人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应该对此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一、预售商品房合同成立与生效分析商品房预售合同为书面、要式和诺成合同。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签字盖章时成立。《合同法》第四十…  相似文献   

6.
合同条款是合同中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规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具体条文。合同的条款也是合同的内容。因此,合同条款是否齐备、准确、决定了合同能否成立、生效以及能否顺利地履行、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签订一些合同时,有些企业或者个人在合同约定时,虽然按照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了约定,介却没有按照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了约定,但却没有按照合同的规则来详细约定具体内容,这样的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不仅双方当事人难以协商处理,而且诉讼到法院,还要承担败诉的后果。本文刊发的几个因合同内容不周全引发的诉讼败诉安例,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合同这一市场经济交易活动的基本形式愈来愈多地为商贸企业所运用。但由于缺乏合同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的商贸企业签订了一些内容疏漏错误的合同,致使资金被骗,合同无法履行,虽然经过诉讼挽回了一定的损失,但所付出的代价则是巨大的。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合同签订阶段加强管理,防患未然,其投入产出比值将远远大于亡羊补牢。一、选择合法适当的合同形式签订合同的形式不外乎两种,即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与口头形式相比,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虽然手续复杂一些,但却是一种可靠的交易形式。签订书面合同,不仅在对方违约时,可以举出确实充分的证据,有利于主张权利;而且签订书面合同本身也可督促对方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在经济往来中除了价款能即时清结的标的金额较小的现货交易外,应当一律采用签订书面合同形式。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们农场在经营管理责任制中规定,农场与下属的各公司在经济上是合同关系,公司上缴农场的利润指标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与此同时,农场对公司,公司对以往欠款的职工层层签订了还款协议书。请问,这些书面合同和协议书没有经过公证部门公证受不受法律保护?宁夏:海军海军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合同签订后是否有效,应以相应的法律规定为标准。如果法律规定某项合同的成立必须办理公证,那么是否公证就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由于公证具有帮助当事人双方完善合同条款,促进…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一直是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清规戒律”。但是,从今年5月1日开始,上海的“小时工”们可以与老板口头订立劳动合同了。《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所谓“其他形式”,主要就是指口头形式。  相似文献   

10.
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由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之前,按照合同标的额,预先付给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者其他代替物。《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担保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根据《合同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定金具有以下性质和作用:首先是证约作用。定金具有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明力。定金一般是在合同订立时交付的,只要…  相似文献   

11.
一、审计证据的基本属性 1、合法性。审计证据的合法性关系其是否可采用的问题,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或有合法来源的证据才具有证明能力,否则将丧失证据资格。一是形式要合法,审计证据存在的形式与审计证据的形式要相符,法律要求证据必须履行相应法律手续的,审计证据应当满足这些要求。如不动产的权证应足有关部门颁发的产权证书;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就不能采用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会计报表须经单位盖章及法人代表签字并盖章等。二是审计证据的来源要合法,包括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收集方式和手段要符合法定程序。否则,证据则没有证明力。  相似文献   

12.
"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这句话耳熟能详,似乎天经地义.但是,白纸黑宇、签字画押就真的有效吗?HR管理者一定要看看-- 什么是无效合同?它是指当事人双方所订立的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可见,无效合同虽是已经成立的合同,但欠缺生效要件,所以不具法律约束力,也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提醒HR管理者一定要深入研究无效合同的特点和成因,注意防范此类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依法经协商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指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或者劳动合同一方的主体资格消灭,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其产生的劳动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相似文献   

14.
于鸿雁 《活力》2010,(6):149-149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可以特殊约定的内容之一。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时,依照法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特别约定的一个可供当事人双方互相考察的、合同解除条件亦无严格限制的期间。  相似文献   

15.
合同的变更(一)合同变更的含义根据合同法第77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履行完毕之前由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原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合同变更是债变更的主要形式。合同变更包括以下基本含义:1.合同变更的前提是存在已经订立和没有履行的合同。2.合同变更的期间为合同订立之后到合同履行完毕之前。3.合同变更是对原合同部分内容的变动或者修改。4.合同变更一般需要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未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一方当事人不能随意变更合同。否则,造成另一方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且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所以说,如果有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仅以口头承诺替代必需的书面形式,都是公开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行为。但在现实中,有时责  相似文献   

17.
预约合同的产生和成立 在企业的经济行为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的条件尚未成熟,但又不愿意失去交易机会,此时往往会进行预约。为这种预约所签订的合同一般称之为预约合同,也可以称为预约、预备合同和预备性合同等。对预约合同的概念,我国立法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学者们一般将其定义为“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之合同”,其将来应订立的合同称为本约合同。预约合同本质上属于债权合同。预约合同成立的要件,与一般合同的成立要件相同。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方面:1.合同的主体合格。2.合同内容应当确定、可能,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3.意思表示有效成立并且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18.
王仁慧 《民营科技》2013,(4):191-191
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通过约定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确。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以法律保护为后盾,在发生了违约情况后,由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就确定违约责任或者承担违约责任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请求仲裁机构(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或者法院予以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去年8月份,我们公司与某个体户签订了收购枸杞的合同,10多天后,因市场价格变动,公司负责人口头通知对方,将收购价格每公斤降低了5元。此后,供方继续供货6次。后来他们又向法院起诉,要求按原合同订价补偿货款,请问,他们的要求合法吗?宁夏:刘扬刘扬同志: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价格是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你们公司单方变动价格是明显的违约行为。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你们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如果…  相似文献   

20.
合同签订后,当事人应依法按照双方合同中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的,就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只要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免责条款,违约行为人都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和赔偿金在特征上,均具有补偿性.但是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的补救方式,具有损害赔偿金所不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