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王冉  马群英 《活力》2012,(2):101-101,103
语言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被使用,它总是为一定的交际目的服务的,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就被称为语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语域理论。近年来,语域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翻译研究当中,并且用于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中西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语言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又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个人主义价值观、风俗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文化中语言的不同.然后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着手,讨论了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者,同时思维方式又是语言和文化的指导者,文化是众多心理者不同特征的集体表现,而思维为语言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语言,文化,思维三者密切联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本文从语言和思维两个角度来讨论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应分三个层次:一是方法论,它是会计理论方法的最高层次,二是基本研究方法,它是认识会计时所运用的一般方法,三是具体研究方法,它贯穿会计理论研究的整个过程。三个层次间不是独立地作用于我们的思维,它们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吴松林 《活力》2006,(5):237-237
人类思维内涵的共性产生两种语言内涵的可译性,人类思维方式的个性亦即语言的个性导致两种语言的抗译性。中英语言里有种种无法衔接的地方,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离骚》的英译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但是,从译介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再创作的断面来进行分析和体会《离骚》译法。  相似文献   

5.
许泽芳 《价值工程》2011,30(5):278-279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充满了隐喻,因而它被称为"隐喻性语言"。一个隐喻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图标层面解释,从最抽象的认知方面到最具体的感官认知,将时空的维度组织成"认知域"。本文从认知的新视点出发,用概念合成理论来解读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诗歌的诗性隐喻,以期更好地欣赏其诗歌。  相似文献   

6.
语言观是关于语言的认识,语言观决定着语言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目的,语言习得和语言测试是语言观的直接反映与具体体现。反过来,语言测试也能为研究语言的本质提供实证。通过介绍语言学发展史上主要语言观的演变,及其在不同语言观背景影响下的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希望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测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董巍 《活力》2014,(20):67-67
浅谈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一﹑约翰?兰肖?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和塞尔,大约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语言学理论。总体而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涉及了语言单位和其带来的意动功能,从这方面来看,语句分为施为句和表述句;第二方面涉及了说话单元的主客体视角所导致的行为,从这方面来看,言语行为理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相似文献   

8.
王佳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1):176-177
语境可以分成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其功能可以从语用学和语义学两个角度探讨,不同的功能对语义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语言产生不同的意叉.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言学研究深受经典还原论影响,割裂了语言内在和外部的联系,简化了语言研究,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混沌学理论作为研究复杂系统行为的理论,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混沌学理论的框架下,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依存于人类信息交互系统中,是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互相联系的一个统一体,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与语育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立了各自的文化体系。因此.为顺利开展外贸活动.我们应当在外贸企业中进行文化教育。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注意到各民族、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理解、尊重别国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因而.文化理解和文化比较应该成为企业英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以及如何针对差异进行文化导入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爱棉 《活力》2005,(5):160-160,162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可尝试以下方法:一、语言智能教学法的实践在思想政治中发展语言智能教学方法可能最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般的授课方法只对那些倾向书本和听讲的学生起作用。而下面的几种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容易接受,因为他们强调无限制的语言活动,能使每个学生的语言智能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汉常用近距知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常用近距知觉动词的词义演变中反映出来的概念隐喻。英语和汉语在近距离知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这两种语言民族在以近距离知觉体验为基础的对世界的概念化方式上既有比较多的共性,也有各自的语言文化特点。英语和汉语常用近距知觉动词的词义演变主要是从知觉域(属身域)向心域和外部物质世界域隐喻投射;向社会关系域的隐喻投射甚少,与远距离知觉域形成一个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3.
金梅 《活力》2006,(2):173-173
语言模糊性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模糊性源自人类的认知心理。把模糊语言放到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去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某些机制,同时也可以揭示模糊语言的认知特点。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类属划分的产物,它使得语义范畴具有“家族相似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们党在公有制理论认识上的思想大解放,是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对于推进公有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似乎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15.
标记理论是诞生于音位学研究中的理论,其与语言迁移这一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阐述了标记理论对语言迁移现象的解释力,分析其在英语词汇、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该理论给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5):243-247
普标语是云南濒危少数民族语言之一。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使用语言代际传承、语言使用者的绝对人数、语言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语言使用域的走向、对新语域和媒体的反应、语言教育材料与读写材料、政府与机构的语言态度和政策、族群成员对母语的态度、语言记录材料的数量与质量等指标来分析普标语的语言生态,并分析其外部和内部生态环境成因。  相似文献   

17.
张莉 《民营科技》2011,(2):77-77
海姆斯(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是一种在语言、人与社会三方的运转中,探求人所获得的全面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理论,其关注语言的视野更加广阔,并成为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始理论基础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海姆斯"语言与社会生活"(交际能力)理论为导向,注重各项能力训练间的衔接和互补,把教学单元内容合理地串连起来。  相似文献   

18.
王明贝 《活力》2010,(12):162-162
西方现代语言学不是关于人脑语言器官的现实描写,它是形式化的模型理论,它受语法自身理论目标的限制,同时严格区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并且侧重于解释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冬蕾 《活力》2011,(5):226-226
访谈节目在中国内地的兴起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自其兴起之日起,节目数量迅速增多,手段日渐丰富,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一说起访谈节目,我们能够数的出来的知名栏目有很多,比如《鲁豫有约》、《超级访问》、《杨澜访谈录》、《面对面》、《艺术人生》等。在这些栏目中,采访对象和内容各有侧重.节目样式虽有不同.但对于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却有着共性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探讨访谈类节目对于主持人在语言素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其社会学理论体系重要部分,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分析社会结构分析了新的视角,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的概念,文化资本包括三种形式,而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本之间的转换又体现了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在不同场域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