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光彩》2014,(3):5-5
麦当劳已于近期在上海、深圳市场开展传统式特许经营业务。麦当劳方面表示,发展特许经营业务是麦当劳在全球许多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将成为麦当劳未来在中国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快餐店,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03年,麦当劳开始在中国进行特许经营的试点,孙蒙蒙女士成为了麦当劳“中国1号”加盟者。  相似文献   

3.
张迪 《华商》2014,(6):64-65
麦当劳正在筹划借特许经营模式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抢位。 2月20日,笔者从中国区麦当劳相关负责人处证实,继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后,麦当劳中国将于近期宣布开放上海及深圳的传统式特许经营业务,个人拥有200万元资产即可申请。  相似文献   

4.
从2月4日起,麦当劳将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餐厅推出16.5元的“趣值套餐”,该系列套餐的价格优惠高达32.6%,此次促销的套餐售价甚至低于十年前的水平。而且,与麦当劳中国以往的促销多为短期活动不同,此次的促销将贯穿2009年全年。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施乐生表示,这是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让利。  相似文献   

5.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5-I0005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的火拼由来已久,鸡肉汉堡便是竞争冲突的主要原因。麦当劳的原料以牛肉为主,汉堡是其招牌。肯德基以鸡肉烹饪为主要特色。麦当劳最初嘲笑肯德基的鸡肉汉堡“东施效颦”,但是因为中国快餐市场鸡肉的受欢迎程度和消费巨大,麦当劳随后跟进推出鸡肉食品。到目前,麦当劳在中国销售的快餐中一半以上是鸡肉类产品,牛肉类产品仅占35%。  相似文献   

6.
赵艳丽 《大经贸》2009,(4):50-50
2月4日,广州国际金融大厦旁的麦当劳店里异常热闹,来自深圳和广州的记者们正在参加麦当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与此同时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总部及北京也举行同样的新闻发布会,即日起,麦当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以十年前的价格回馈消费者”的大型优惠活动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7.
冯利芳 《成功营销》2011,(10):23-23
近日,麦当劳与昆明诺仕达集团签署发展式特许经营合作协议,中国成为麦当劳全球首个拥有直营餐厅、传统特许经营和发展式特许经营三种业务模式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骆福霞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6-I0006
麦当劳与肯德基同样来自美国但是形象和风格却迥然不同。进入中国后,肯德基充分利用了平易近人的形象以及善于捕捉中国各地消费者偏好的本领,不断推出本土化产品并丰富各种连锁经营模式,使其迅速建立了市场优势。与此同时麦当劳在中国却依然坚持标准化,其间虽然也推出过一些本土化产品,但在形式和程度上无法和肯德基的产品相提并论,麦当劳虽然发展迅速却跟不上肯德基的步伐。照此下去,水土不服的麦当劳在未来必将完败于肯德基。  相似文献   

9.
《连锁与特许》2005,(3):29-29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很多搞餐饮的人都在研究肯德基和麦当劳,也有不少人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肯德基、麦当劳的模式去模仿,他们把自己的店面装饰得与麦当劳和肯德基很相似,包括统一装修风格、统一着装、统一餐具、统一的食品供应等等,甚至连麦当劳的“儿童乐园”也被照搬了过去,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很相像,如“麦香那”、“麦肯姆”等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当麦当劳全球争霸,在“标准化”的大旗下继续拓展市场的时候,肯德基用“感恩”的姿态品味着在中国市场决胜麦当劳的滋味:从1987年进人中国以来,肯德基仅用了20年时间便在中国开了2000家餐厅,而肯德基最大的竞争对手麦当劳尽管在全球业务上有着压倒性优势,但其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却只及得上肯德基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成功营销》2010,(2):86-86
2010年是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0年,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麦当劳推出了全新的品牌理念——“为快乐腾—点空间”。 麦当劳全球品牌宣言“我就喜欢(I’m lovin’it!)”,倡导真我个性,鼓励人们积极自信地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2.
《成功营销》2010,(11):122-123
鉴于人人网在麦当劳品牌目标年轻群体中的优势地位,麦当劳市场部、TBWA互动部、人人网麦当劳专题项目组聚集到一起,掀开了麦当劳在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传奇新篇章,合力打造中国广告“梦之队”。  相似文献   

13.
松林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7-I0007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西式快餐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和地位,完全不同于这两大品牌在全球的格局。在中国,肯德基遥遥领先于麦当劳这位全球西式快餐业的霸主。究其原因,就是肯德基十几年来,更加了解中国的消费者,整个策略也更加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国际市场上麦当劳是无可争议的老大,但在中国,麦当劳似乎没有太多的优势,总是跟在肯德基后面,无论是开店数量还是推出的产品。麦当劳最初在中国市场上主要经营牛肉汉堡,巨无霸、麦香鸡、麦香鱼、吉士汉堡都是麦当劳多年不变的菜谱。而以鸡肉为主要产品原料的肯德基似乎更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于是从1998年开始,麦当劳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麦辣鸡腿汉堡、麦辣鸡翅等产品,直接与肯德基对抗。但麦当劳的鸡类产品却不如肯德基有竞争力,并且几乎都是跟在肯德基后面开发竞争性产品,这是麦当劳落后于青德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刘婧 《销售与管理》2005,(12):13-15
在中国的快餐行业,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一对“欢喜冤家”,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就展开竞争。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产品结构日趋同质,行销手段日益雷同,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价格战、广告战和促销战在很多城市蔓延开来,甚至在有些地方打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6.
蒋仞 《饭店世界》2005,(5):27-27
麦当劳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餐饮业服务企业,长期以来,以年轻、活泼作为市场诉求,希望为顾客提供一个轻快的用餐环境。因此,麦当劳在中国容易被青少年和年轻人接受和喜欢,却很难赢得较多的成年顾客与老年顾客的青睐。如今,麦当劳超越自身既定的经营服务范围,以社会意识作为餐饮业服务价值的卖点,融入社区服务、为居民提供便利,这种营销新策略,为麦当劳塑造起“责任+服务”的公众新形象,于无声无息中起到了较佳的促销效果。  相似文献   

17.
琳子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8-I0008
2006年9月初,麦当劳在中国推出“足尊牛堡”时作出决定,不再在中国推广亚洲风格的以牛肉、鸡肉和珍米饭作馅料的三角形“珍宝三角”。不难看出,麦当劳在华经营战略开始将产品推广重点转向传统美国牛肉汉堡.  相似文献   

18.
零售盘点     
北京麦当劳加盟尚未重启五一节刚过,细心的人就发现,麦当劳(中国)官网上挂出了一个特许经营项目,并且特许加盟的费用也从5年前的250万元-300万元,降低到200万元。目前,麦当劳特许经营仅在江苏一地试点,北京地区尚无开放计划。据悉,目前麦当劳在中国的特许经营餐厅仅6家,分布在江苏、浙江及沈阳。麦当劳此次重启加盟,主要是想改变在与对手竞争中的数量对比格局。目前麦当劳在中国门店数量为1200家左右,而其劲敌肯德基却拥有2900多家门店。麦当劳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雷心仪 《国际广告》2010,(11):122-123
当肯德基爷爷正忙着在厨房里不断捌饬新款米饭等系列食品,以讨好中国消费者的胃口时,它的老对手麦当劳叔叔表示对此毫不在意。打从一开始,“麦当劳帝国”的缔造者克劳克就只有一句话:“我认真对待汉堡生意,它重于一切。”5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食品工业霸主麦当劳仍然很好地在实践着这句话所传达的信息:麦当劳做的只是几片面包夹着牛肉饼的小生意。  相似文献   

20.
王小明 《华商》2014,(10):66-67
近日洋快餐品牌麦当劳2014年一季度的业绩出炉,受低迷的美国市场影响,其一季度盈利同比下滑5%。而在其全球排名第二三的中国市场,麦当劳与竞争对手的落差或许更加明显,目前,麦当劳在全国26个省市的餐厅总数刚刚突破2000家,而其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截至2013年底在华餐厅总数已超过4500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