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沿革回顾与今后发展的思考朱文连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建立与国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认真总结建国40多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经验教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今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扼要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发展变化历程中,引发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流通体制的建议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流通林祥竹我国的粮食流通将通过改革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流通体制。本文拟就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市场经济体制对粮食流通的要求林祥竹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流通(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奠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也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束缚,才能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经济体制。而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束缚,就必须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深入分析和认识形成粮食产品分配体制的思想根源。本文拟就粮食是特殊商品的理论进行如下的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更深入地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5.
粮食企业减员增效的现实思考苟于洋多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机构重叠、冗员过多、粮食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亏损挂帐数额日益增大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与阻碍企业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企业确实已经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  相似文献   

6.
粮改沉思录     
一、在粮食流通体制完全市场化的门槛边上,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一下过去,冷静地思考一下未来”1998年以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是“四分开一完善”,再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又有“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其势如大海拍岸的惊涛,一浪又一浪猛烈地扑打着以国家定购为核心的粮食流通体制。检视一番我们长期拼杀在粮改第一线的队伍,检视一番我们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说是“人困马乏,精疲力竭”,似乎丝毫也不过份。如果说以前因为我们对轰轰烈烈又相继出台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应接不暇,而无法静下心来对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7.
回顾过去分析现状策划未来──关于建立和完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初步思考郭盛华建国以来,特另是近10多年来,我们在粮食流通方面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如何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紧密联系当前粮食流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寻求更好的目标模式,建立和...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正在加快,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将很快建立起来。为此,笔就粮食流通市场化问题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具体模式的探讨武振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究应采取什么模式?围绕这个问题,大家都在进行探索。本文试图在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从总体上看,建国以来,粮食体制基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经济的特点弱化了市场机制在优化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培育粮食市场机制,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九五”期末,我国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各种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粮食流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大势所趋。逐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成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目标。但粮食作为…  相似文献   

11.
粮食流通是指粮食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音。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各自的利益,选择。建立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很值得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如何协调粮食流通主体的利益?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化过程,对粮食流通体制的选样,在政策性上仍然存在看不确定性,在具体工作中难于操作。从探讨问题的角度看,对粮食统购统销时期流通中的弊端应该抛弃这方面,人们已达成共识,但对1985年以来的粮食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原因尚难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分析,进行可…  相似文献   

12.
对粮食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张金林,朱曙光一、实行粮食市场经济不等于“三放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也要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行粮食市场经济是否等同于“放开市场、放开价格、放开经营...  相似文献   

13.
理顺粮食流通体制的关键肖俊彦目前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较多,其基本问题是生产者价格相对偏低,消费者价格偏高,政府所耗费的人财物力日益增高不下,而市场波动频率加快。这一问题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要彻底解决,不仅粮食流通体制内部矛盾的理顺需要创造条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证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抓好粮食生产,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其他食品;二是要抓好粮食流通,把粮食和其他食品顺畅地从产区供应到销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和流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近年来,我国又出现了粮食丰收而流通不畅的情况,说明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亟待改革和完善。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和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化改革,推行“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成了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粮食问题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近年来粮食流通出现起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往往比粮食生产起伏所带来的影响更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需要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粮食流通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均感不足。这应作为今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一、近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与思考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粮食实行高度统一的流通管理体制。粮权集中在中央,对农民留粮后余粮…  相似文献   

16.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矛盾和问题分析杜书云张丽青张广宇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流通体制又是目前我国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总结粮食流通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现行体制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既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涉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分配,涉及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的利益调整,还涉及财政、金融、价格、内贸和外贸等众多部门的体制改革。鉴于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形势,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焦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缺陷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虽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推动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宏观经济改革和整个农村经济改革相比,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粮食流…  相似文献   

18.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改革的难题,各方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日前,记者(张诗雨、杨良敏)就此问题采访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思义研究员时,他着重就我国现阶段粮食经营管理思路调整谈了看法。邱思义说,就粮食问题来说,需要明确我国粮食背景和思考粮食问题的角度,这是决策粮食流通体制的前提。首先,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应是粮食决策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但随着现阶段粮食供给能力的提高和储备能力的增强,有关粮食的决策思路需作相应调整。其次,要弄清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丁一  经田  王峰  妍鹏  福香  云凤 《齐鲁粮食》2006,(7):24-26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食经营主体迅速增加,山东地区的粮食流通形成了散、乱、弱的局面,现代粮食物流业之间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种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商品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产销衔接不畅,运输成本增加,无法保证重点企业粮食的运输,给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价格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适应经济一体化和粮食流通市场化的大趋势,加快山东地区粮食物流的发展、建设,就成为我们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评价及其启示(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流通体制,是指对粮食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制度安排。通过介绍与分析美国、日本、欧共体等粮食主要生产、消费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以达到对国外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从而为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