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2009年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五大税种,但比重较低,占税收收入比重为6.6%,同时在征收模式和调节作用方面还错在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一号] 《陕西省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条例》已于2005年7月30日经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7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范围和费用第三章价格鉴证机构及鉴证人员第四章价格鉴定的程序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工作,保障司法、行政执法和仲裁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3.
<正> 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条例,规定欧盟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等第三国家及地区实施的2003年及2004年纺织品进口配额,该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欧盟此次公布的第2344/2003号条例,附属于第3030/93号条例(即对第三国家若干纺织品进口实施的共同规定),  相似文献   

4.
<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与进出境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专利权。 第三条 侵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以下简称货物),禁止进出口。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条例>将于 2003年 9月 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全国性立法. 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扶助,是由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用,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其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而且代表了一个地区法治文化发展和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连锁与特许》2007,(5):88-89
2007年2月6日国务院第485号令公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于2007年5月1日施行。《条例》不仅为规范在中国特许经营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由于《条例》本身对特许商从事商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条件较2004年12月商务部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更明确、更开放,因此得到了外国特许商的极大追捧,将有大批国际知名品牌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这无疑给国内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此同时,国内有约8000万持币待投的潜在加盟商。  相似文献   

7.
海外传媒     
《中国报业》2018,(11):112-112
欧盟数据保护条例生效 5月25日,欧盟制定的首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式生效。该条例不仅适用于所有欧盟国家,而且针对在欧盟运营的第三国企业拥有域外法权。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强调,欧盟要通过这部法律"宣示其数字主权并为数字化时代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草原法》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第82号主席令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退耕还林条例》经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朱镕基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67号令公布,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这两项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保护、建设和合理使用草原,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6日,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刚施行的第六天,苏州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现场检验时发现某企业申报进口的一台价值42982美元的成型模严重锈蚀,电线老化,污迹斑斑,确认为旧设备。由于该企业未依法办理旧机电备案手续,遂予以立案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该企业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同时,调查人员发现,该企业在2005年进口未经过备案的旧机电产品被立案查处已是第三起,一个月前还刚被该局处罚过。最终,苏州检验检疫局依据《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对该公司予以责令退货并处以8万元的行政罚款。此案也是《条例》施行后,苏州检验检疫局适用《条例》规定处理的第一案。正因为是第一案,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就本案的法律适用和处罚金额的确定问题,办案人员都费了一番思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涉及中国WTO争端解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近案例。该案涉及《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法律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援引、司法经济原则、透明度等法律问题。本文在概述基本案情和主要裁定结论的基础上,就专家组对中国是否可就《中国加入议定书》条款援引GATT第20条例外,以及如何适用该例外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总体上援引GATT第20条例外的成功率非常低,但中国应该在上诉中争取澄清《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援引GATT第20条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已经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朱基2002年2月4日  相似文献   

12.
海关走私违规行政处罚简介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走私行为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海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基本原则主要有五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公开原则;法定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曾俊 《商》2012,(22):105-105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有着许多空白和缺陷。《著作权法》第六条对于民间文艺保护的空白,知识产权体系内的法律也无有效的保护模式,知识产权体系外更是缺乏对于民间文艺的保护条款,本文通过对这些法律缺陷详解旨在说明出台《民间文艺保护条例》单行法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光彩》2017,(7)
案例1: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J为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的外籍教师,于2016年8月来到该机构任教,在中国工作期间,J多次向中国某杂志社投稿,发表其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当J得知其工资、奖金以及稿费均被扣除个税后表示异议.J认为,首先他并非中国公民,不应在中国缴纳个税,其次,奖金和稿费并非其固定工资收入,不应扣除个税.为此,J向该培训机构提出异议,并寻求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日及2002年9月15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进一步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次法律的修订,在授予商标注册人商标权以及保护其权益方面,较之未修订前的商标法律有一定差异。为使各地工商机关能够结合执法实践,准确理解修订后的商标法律立法宗旨,有效执行《商标法》及其《条例》,本刊编辑部特约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案件处的同志就执行新修订的现行商标法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以期对更好地规范商标使用行为,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有所助益。主持人杨爱军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8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了815/2003号条例,该条例在2002年2501/2001号条例基础上,对欧盟普惠制毕业问题重新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9年为贯彻该《条例》,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对试行名录进行了补充和修改,正式颁布实施。同一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布《关于加强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后,行政机关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越来越多.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依申请信息公开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国务院第345号令形式颁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至2003年4月1日,《条例》实施整一周年。2003年3月31日,北京市奥组委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纪念《条例》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工商总局、司法部、海关总署、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工商局以及部分新闻单位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奥组委王伟秘书长主持会议。有关部门的代表作了发言。首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徐玉麟副主任就强化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24日,黑龙江省卫生厅修改后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开始施行。该《条例》的公布施行意味着黑龙江省成为自2003年10月1日实行自愿婚检以来,我国第一个恢复强制婚检制度的省份。该条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甚至有五位公民就该条例的合法性问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提请立法审查,从而将对该问题的讨论推向深入。该事件过去已一年有余,但国家有关部门至今仍未给出一个权威的结论,更使得这场关于立法合理性的争论愈加持久而富有悬念。笔者希望从法学视角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探寻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剖析我国现行立法程序上的弊端,并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浅陋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