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隐性文化的内涵;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揭示了经济贫困、人际交往的欠缺、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隐性文化对农村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素薇 《中国市场》2011,(48):187-187,196
本文以隐性知识视角来审视河北省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并从隐性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入手,来分析隐性知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基于隐性知识提出河北省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拣取了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分析、隐性逃课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隐性逃课这一现象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为辅,以求能更真实地反映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同学们更好学习、教师更好授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的生存路径出了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发生嬗变,而构建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大学生社会保障和社会资助政策没有对大学生的生存路径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大学生一般是成年人,父母没有抚养的责任;大学生要学习,没有自我生存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的户籍已经迁离原籍,无法纳入原来的城市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生命权保障和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有必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安排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资助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的生存路径出了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发生嬗变,而构建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大学生社会保障和社会资助政策没有对大学生的生存路径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大学生一般是成年人,父母没有抚养的责任;大学生要学习,没有自我生存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的户籍已经迁离原籍,无法纳入原来的城市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生命权保障和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有必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安排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资助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苏琴 《商》2013,(14):323-323
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中存在大量的隐性辍学现象。隐性辍学群体虽然保留学籍,但处于静待毕业的状态,其形成原因有来自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自我心理环境等因素。本文将结合农村隐性辍学生群体的成因、现状及危害进行分析,对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模式的介入农村隐性辍学生群体教育问题提出了基本的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时下,各级政府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激发了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许多大学生村官异常活跃,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作调研、搞创作,探索农村文化发展新途径,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文化村官。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研究当前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00名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抽取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问卷137份,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父母教育理念、文化程度、职业五个方面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贺龙军  李宁 《北方经贸》2013,(2):121+124
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丰富的文化行为积淀下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行为文化建设越来越被学者和专家重视。要明确载体,提升学校显性教育能力,充分发掘、激发学校隐性教育潜力。  相似文献   

10.
"隐性逃课"是指上课时学生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事情的心理旷课行为。大学生隐性逃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进而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调查,探寻此现象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6):66-67
社会工作在处理社会问题上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体现在专业性上,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服务,有着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二是体现在服务理念上,社会工作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因此,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我国当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在中国目前,农村中学生隐性辍学现象易被人忽视却大量存在着,对学生个体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亟待解决。本文从农村隐性辍学中学生隐性辍学现象的表现、原因和社会工作的优势出发,探索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中学生隐性辍学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刘振洋 《北方经贸》2012,(3):153-15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静态和动态的作用,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求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亲和力,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而且还会对大学生施加一种心理刺激,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使受教育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陶冶中逐渐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入大学的校门,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新疆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文化、地域、家庭、就业形势等的制约,在就业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就业时困难重重。本文针对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强政府引导、学校教育、职业指导和规划,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等。  相似文献   

14.
论隐性教育与大学生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显性教育效果似乎很显著,但事实上,显性教育却存在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缺乏互动,教育内容缺乏真实的感受性,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符合其心理特征;而隐性教育以其间接、侧面的教育方式弥补了显性教育中的不足,与显性教育形成互补。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成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显性教育效果似乎很显著,但事实上,显性教育却存在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缺乏互动,教育内容缺乏真实的感受性,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符合其心理特征;而隐性教育以其间接、侧面的教育方式弥补了显性教育中的不足,与显性教育形成互补,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成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基于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企业网络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企业文化是影响隐性知识从个体向企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回顾了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的相关研究后,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文化和价值因素,最后指出企业应建设以以人为本、相互信任、知识共享等价值观为基本构架的企业网络文化,因为这种新的企业文化最有利于促进企业内个人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  相似文献   

17.
宿学敏 《中国市场》2010,(22):159-161
针对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现象,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其原因,然后试探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直接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大学学费不断上涨;二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三是经费不足,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太少,根本原因是城乡差距加大,对大学教育的购买力农村低于城市。对此,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一是解决因学费、教育经费引起的此问题的对策;二是解决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的此问题的对策;三是解决因城乡差距引起的此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是大学生自由学习的主要手段,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浙江杭州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对文化强国战略的认知程度及态度研究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基于武汉市1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文化强国战略的认知程度及态度,主要结论:大学生对文化强国战略有一定了解,其中被采访者的政治面貌、所在学校和年级对其了解文化强国战略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大学生对文化强国战略基本持支持的态度;校园文化建设有待于加强;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宣传与监督,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官政策是大学生和农村的双赢平台 (一)广大农村需要大学生村官的奉献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干部的作用极为重要。当前,就农村干部而言,普遍现象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保守,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