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资与贸易,“走出去”与“请进来”是对外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战略。第七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商务板块中的重头戏——联合国采购洽谈推介会”、“中外商务参赞金桥峰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定于9月23日——24日在北京星河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它奉献给中外商界的将是一份投资与贸易并举,“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的商务大餐。  相似文献   

2.
张自然 《投资北京》2011,(12):31-34
市委市政府确定发挥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总的思路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打造文化航母战略,造就文化名家战略,大力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实现体制、政策和管理转型的突破;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融资、营销服务平台;统筹处理国有与民营的关系、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关系、中央资源与北京资源的关系、北京资源与各省市资源的关系、利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融合发展的关系,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谭姝 《国际融资》2010,(12):11-16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开展“走出去”业务的瓶颈。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鼎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对外投融资合作中实现了中国与合作国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近几年来厦门企业积极“走出去”,昂首阔步挺进国际市场,颇为引人关注。截至2007年12月,厦门辖区累计核准对外投资项目153个,投资金额24,881.8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4,135.6万美元。厦门“走出去”企业所进行的对外投资项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贸易网点是厦门辖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90%的对外投资是通过设立贸易网点;对外投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国家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已有4年,取得了可喜成果,一些企业基本具备了开拓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多元化“走出去”格局。截止2003年底,经商务部批准的我国非金融类海外企业累计达到7470家,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334亿美元,对外投资范围已扩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井华 《国际融资》2009,(12):18-21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走出去”一下子成为热点。一年来围绕中国企业“走出去”,发生了诸如力拓案件等事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等。因此,热点中还有热点。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期间,本刊记者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追踪。  相似文献   

7.
在学界对资本项目开放的持续讨论中,中国已经悄然跻身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实践着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去年6月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2年创下了840亿美元历史纪录,成为排名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16,(12):14-15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途径,而产能合作作为这个战略的重要抓手,进展如何?有哪些成就?面临哪些挑战?哪些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具有发展空间?前不久,首届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外洽会)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从国家领导人到产业专家对此发表演讲,请看本栏目文章:《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预计未来五年对外投资总额将超过7200亿美元》、《俄罗斯副总理:中国投资者是俄罗斯远东投资最大来源》、《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农业合作的重要途径是战略对接》、《中国核电“走出去”需一步一步推进》、《“走出去”不能错失良机》。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促进了国内开放经济的形成,对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实施“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北京市私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一般谈到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强调国有企业“走出去”:有助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扩大出口,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管理》2012,(21):26-29
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对带动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技术服务以及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为做好对对外承包工程的支持工作,今年外汇局组织开展了对承包工程企业的调研活动,了解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为下一步完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在岸”驶向“离岸”——探索我国离岸金融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走出去” 呼唤银行“走出去” 在以生产国际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许非  秦鹏 《中国金融》2022,(9):18-20
<正>上海继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海一直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作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首发城市,上海先后推出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多项先行先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构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提供一个“电子围网式”的金融监管环境,有力推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近年来,首个自贸试验区、首个特殊经济功能区先后在上海设立,为开展更高程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中央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对外投资以来,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满洲里口岸,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发展迅速,投资行业逐步扩大,投资主体对外出资呈现以货币出资为主、境内非货币和境外出资为辅的多元化方式。本文通过对满洲里口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的调查,综合评估对外投资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我国政府正式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此次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5至2006年,我国直接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年增幅分别为122.9%和31.6%。2007年和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分别达到429亿美元和660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1839.7亿美元,投资范围遍布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日臻成熟。合理完善的对外投资政策是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保障,政府应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辽宁省始终坚持经济合作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积极开展对俄经贸合作;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始终把俄罗斯市场作为首选地区之一。2003年中央政府提出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给辽宁带来了难  相似文献   

17.
一、国家政策引导,企业迎来“走出去”的春天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于£进一步强调了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等要求。  相似文献   

18.
娄遂祺 《中国外资》2023,(19):48-50
<正>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日益加大,中国政府应持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加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之一。对外直接投资也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思潮的到来,走出去战略已逐渐成为广西地区发展的主要潮流。相应地,在服务贸易中,文化贸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贸易方式。同时,在新时代下,广西与东盟之间以文化贸易为纽带相互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对广西-东盟文化贸易发展分析这个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思潮的到来,走出去战略已逐渐成为广西地区发展的主要潮流.相应地,在服务贸易中,文化贸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贸易方式.同时,在新时代下,广西与东盟之间以文化贸易为纽带相互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对广西-东盟文化贸易发展分析这个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