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正环境民主是环境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环境法民主化和民主理念规范化的必然产物。作为环境法基本原理和准则之一的环境民主原则,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都有平等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和决策的权利。当前仍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民主原则等同于"公众参与原则"或者"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不可否认,依靠群众和公众参与都体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众参与原则是我国环境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环境法律的各项制度中,该原则有利于提高环境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来保障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但由于我国环境法律的制定还不成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3.
将公众参与作为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手段渗透到环境法绩效评估过程中,可真实、客观地获得环境法律实施方面的评估信息与结果。文章从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入手,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公众参与的制度与实践,结合我国的基本现状和具体国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完善我国环境法绩效评估制度中公众参与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有效的让公众参与环评实践,实现公众贯彻环境民主原则的要求,环保部虽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目前中国的公众参的有效性较差.针对于此,分析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公众参与有效进行,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节能减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应对国内日趋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的战略举措——节能减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自觉践行。"公众参与"是与民主政治相伴生的一项理念和制度,它充分彰显了公民的主权者地位,有利于提升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与可执行性,因此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于节能减排的有效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节能减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虽已初具框架,但仍存在着相关规范过于原则、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等弊端,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亟须从理念、发展模式、具体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公平性、经济性等原则,应该从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完善法律、建立参与组织、理顺程序、监督落实等方面着手,建立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框架。同时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公共治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流行的趋势,我国公共治理中的社会参与呈蓬勃发展态势。然而,参与实践中普遍存在参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参与主体的参与热情与参与能力不足;参与代表性差;参与途径的可及性、畅通性、适用性差;参与程序不完善;参与环境不健全等制约了有效参与和治理水平提高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需要在教育与培训公众,完善参与途径、参与程序、参与环境以及强化政府作为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竺效 《环境经济》2013,(5):42-4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由一国的最主要环境立法予以确认,也已成为环境立法技术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自1973年便"自主"产生了可与当代西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概念相媲美的"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的政策口号。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现已失效)第4条在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上述思想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该试行法第8条还曾进一步规定:"公民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检举和控告。被检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民主     
文章认为市场民主是作为一种社会管理体制的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贯彻,是市场领域中的一种公众参与机制。文章从参与主体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市场民主的评价尺度问题;并分析了实现市场民主的三项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0.
旧城住区生态改造中公众有效参与制度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背景下,旧城住区生态改造工程建设是必然面临的问题。要实现旧城住区生态改造工程的最佳效益,就必须建立基于工程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要促进旧城住区生态改造公众的有效参与还需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建立一套有效的保障体系是旧城改造生态目标达成以及公众参与有效性持续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参与权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是集于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和环境公益诉讼于一身的集合性权利。具体是指。公众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中,或者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公民享有的通过一定的途径或程序参与环境立法,参与环境决策的听证与制定,并对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公众参与权是公民所享有基本环境权之一,是环境民主的重要体现。环境参与权主要包括参与环境立法权,参与环境决策权,环境行政听证权和环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2.
在环境法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污染受害者沟通和交流,发现许多问题都是根源于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环境立法中的单向的立法理念,只注重至上而下的国家力量,这会导致法律与最初目的的偏离,从保护环境利益走向保护部门利益。因此,要寻求新的出路——发展双向融合的立法理念,即注重至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与至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有机结合,通过公众有效参与环境立法,发现环境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立法领域。从而在有效的互动中完善环境法治。  相似文献   

13.
梁文莉 《经济师》2005,(10):78-79
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文章分析了该原则的内涵与法律基础,总结各国及国际法律文件对其的规定情况,指出公众参与原则的确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国基于国情而建立了不同的机制,在对各国公众参与机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国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应当明确公众范围,确定公众参与的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方式,并设计合理的公众参与程序.明确公众参与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基本途径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政府采取法律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公众的主导参与,其中不少经验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一个集中爆发期。环境问题爆发本质上是政府环境规制失灵,包括立法的失灵和法律执行层面的失灵。面对环境规制失灵的困局,传统的命令—控制型和基于市场型规制工具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新型的高效的规制工具及其组合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具有预防沟通、公众参与、规范填补、经济高效等强大功能的自愿性环境协议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7.
虽说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在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目前公众参与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找到有郊实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途径,完善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本文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需要法律调整的社会问题相比,环境问题与经济学的关系更为复杂、更为特殊.环境问题源起于人类生活活动、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当利用.环境法是新兴的法律形态和法律部门,它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发展所需"经济利益"与人类生存所需"环境利益"的平衡与协调.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的初步研习,阐述经济学对建构环境法律制度的重大意义,对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启示、理论支撑和途径探索,并将着重论述经济学视野下环境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应然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和执法、环境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诉讼的基础。而环境权的概念和属性问题又是环境权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环境权的实现问题。要在环境法中明确环境权的保护,就应当在环境权的概念和属性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阐释,方能解决环境权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保护优先原则所承载的功能,只能是遇到环境(生态)风险科学性不确定的情形,应以保护环境(生态)为优先的原则,学理表述应为风险防范原则。新环保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立法技术而言,环境基本法中立法目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三个条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新环保法的基本原则条款不能孤立解读,必须与第一条有关立法目的条款、第四条有关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条款的新修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