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超 《社会科学动态》2013,(11):229-229
本文是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一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所致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新生适应不良而感到焦虑,产生了退缩与回避行为。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了不合理的信念,形成新的合理信念。  相似文献   

2.
金成玉  罗珍  路海东 《价值工程》2010,29(3):110-111
本文通过对一例女性人际交往障碍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因适应不良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进行咨询,成功帮助求助者纠正了诸多不合理认知,有效调整了其心态、思想行为模式,促进其形成了良好的学校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大学毕业后求职不顺产生了焦虑、烦躁、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并出现失眠、早醒等症状,持续一个月左右,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的诊断结果为焦虑症。对此,心理医师采用中心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其焦虑情绪,并使其逐步确立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有效增强了其协调能力、自信心以及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肖盈 《中国就业》2010,(6):16-1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择业焦虑的情绪。择业焦虑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规划生涯。却也能使学生们萎靡不振,影响职业的选择,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于高校来说,由于毕业生人数众多,同质性和易感性强,择业焦虑还可能蔓延,导致群体性的择业恐慌,并影响到低年级的学生及家长,进而对整个社会造成种种不良后果。为此,高校辅导员若能了解大学生择业焦虑、识别其表现形式、知晓其中原因,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调整择业心态,克服焦虑心理,顺利择业就业,从而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维护校园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情商(Emotion Quotient,简称:EQ)也叫情绪智力,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习惯等方面的品质,可后天培养。"社交焦虑"是对陌生人或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可缓解或解除。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情绪智力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目的:帮助大学生们理性且客观地看待社交焦虑,正视社交焦虑,进而帮助大学生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缓解大学生的紧张焦虑心情,提高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本研究是对社交焦虑量表(SASS)和中文版情绪智力问卷(SSEIS)进行修订,结合SPSS22.0,运用了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广东培正学院学生情绪智力对杜交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是由市场竞争和就业观念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是一种机动灵活、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也是传统就业模式的重要补充。本文主要就用人单位如何合理运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研究生就业焦虑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就业焦虑对研究生就业产生影响,本文从心理角度对就业焦虑进行定义,对研究生产生就业焦虑的原因深入剖析,并提出调适研究生就业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探讨,分析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紧张、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运动员的个性、气质、比赛经验、比赛的期望值平时训练,围绕环境的影响。同时根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地调节方法,来调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对指导健美操的训练竞赛以及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后疫情时代,对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就业焦虑。本文对四川护理职业学院4个专业381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当前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致学生就业焦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从而帮助学生缓解就业焦虑,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1.
李心骞 《活力》2004,(6):44-44,54
我国劳动就业目标恰当的选择应该是合理就业。所谓合理就业,是在允许存在公开失业的条件下.对失业进行严格控制的一种就业对策和目标。合理就业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允许一部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但这一失业队伍的数量应受到严格控制;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前  相似文献   

12.
邝乐 《企业导报》2010,(10):257-258
求助者是一名专科大一女生,以焦虑、苦恼症状前来咨询,心理师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筛选等步骤,再进行评估与诊断。结合其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咨询,较为成功地帮助其改善焦虑症状,使其达到自我改变和提高,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认同和承诺疗法(ACT)是一个创新型的以接受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已被广泛的运用并成功的治疗了一系列的临床问题,包括焦虑障碍.在治疗过程中,ACT用承诺和行为改变的程序平衡接受和正念过程.当应用到焦虑障碍,ACT疗法试图避免与焦虑和回避型经验的对立,避免抑制和控制不舒服的想法、意向和身体感觉等.它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与焦虑有关的灵活的和正念的方式,使得个体能追求对他们而言很重要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再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的持续与不断爆发更是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复杂性。疫情下大学生出国升学困难,正常就业面试时常受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预期偏向悲观,这些就业问题极易加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过度的就业焦虑会造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引导和干预。本文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引发其就业心理焦虑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及高校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3,(8):241-242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在读大二、大三学生259名,发放大学生就业状态焦虑和社会支持维度问卷,得出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焦虑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焦虑本科生高于专科生,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农村生源学生就业状态焦虑差异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社会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生收入水平较低;社会支持不足等;学生需要的排解焦虑途径是社会支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学校、家长能积极帮助联系较多的就业信息和岗位;社会定位、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也是在读大学生愿意接受的。  相似文献   

16.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的通知》。有关负责人就一些具体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问:哪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可以获得再就业援助?答:协议期满即将出中心,或已出中心但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可以得到再就业援助。问:这些就业困难群体人员能得到哪些帮助?答:可从政府有关部门得到上门咨询和政策援助、职业指导援助、就业信息和岗位援助、技能培训援助、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援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援助、生活保障援助,以及特困群体的特殊援助8个方面的帮助。问:即将出中心的下岗职工可以得到哪些政策咨询和服务?答:每位下岗职工出中心前至少可以参加一次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咨询活动;可以得到一本专门服务手册,通过这本手册,可以了解从政府哪些部门获得何种帮助,以及如何得到帮助;可以得到再就业  相似文献   

17.
牛玉婷 《价值工程》2021,40(9):20-2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交流日益密切,在建筑市场当中,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不可避免.合理运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有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合理建设和高效施工,进而实现与国际接轨.此外,为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不同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如此不仅会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项目前期工程咨询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杜晓霞 《价值工程》2011,30(14):212-213
高职毕业生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是很困难的,因而他们的就业心态种种:自暴自弃型;自强不息型;怀才不遇型;投机取巧型。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探索,进而提出四个引导措施:在对比中给自己合理定位;端正心态,面向基层;做好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积极创业。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的春天,冀中能源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虽然企业上下在工作和思想上都做好了准备,但超乎想象的"利润下滑、经济下行"的凛冽,在职工们心头依旧刻下了无以言表的疼痛。无奈、焦虑、紧张、担忧的情绪一点点地在生成和蔓延。人,是需要信念和理想的,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和引导职工抱团取暖、与企业一起迎难而上、共度危机。就是这时,中宣部下属的《时事报告》杂志社打来  相似文献   

20.
探究中小企业家焦虑的状况、焦虑的来源,并提出自我克服焦虑的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焦虑分量表和自编影响因素问卷对402位中小民营企业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企业家的焦虑水平超过金融危机前,达到最高峰;企业家的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学历、年龄、企业经营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企业家焦虑的来源,企业家必须从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两方面来化解自己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