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5%,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增速回落,汽车、房地产相关商品销售增速放缓。下半年,抑制通胀的政策导向将有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品市场增长。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完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价格,创新鼓励消费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观念也经历着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转变的时期,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一、以物质消费为主导向文化消费为主导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有了相当可观的提高,从消费结构性变化方面可以窥见一斑。据有关统计表明,1994年以前的16年,7大类社会消费品中食品类居高不下,即恩格尔系数在0.5以上变动,这与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3.
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消费品供给状况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取决于政府的消费政策和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国内外学者大多关注消费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社会的消费结构等孤立的现象,而对制约和影响消费的环境,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如 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函数关系是不稳定的。 Duesenbury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在消费上人们相互影响,存在攀比现象。消费不仅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也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消费具有习惯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实施。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富裕型转变,由大量普及型消费转向追求时尚型消费,市场也将在今后5到lO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呈绝对快速增长,而个人消费的年增长率却出现降低的趋势。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却相对积极,这表明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些特殊因素,驱使着消费者进行现时的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5.
田扬群 《技术经济》2000,19(8):37-38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 2 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消费品市场票证制度已退出历史的舞台 ,宣告了“短缺”时代的结束 ,代之而起的是买方市场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框架中 ,扩大消费需求成了“重头戏”。一年多来 ,“启动消费”、“刺激消费”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 ,消费品市场仍不见有明显的启动。一、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据国内贸易局对我国约 60 0种主要商品供求关系的统计 ,供求平衡的约占 74 % ,供大于求的占 2 6% ,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由供给不足转向需求制约 ,其中主要受消费需求的制约。1、…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富裕人群目益增多,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对生活品位的追求日益重视,国内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所谓奢侈品,在国际上的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广义而言,奢侈品泛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位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相伴而来的是:主要消费品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约束日益增强。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内需、启动市场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寄予厚望的农村市场,更是距离人们的期望差之甚远,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备受瞩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4%,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从消费支出比重变化情况和消费结构变动度两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马玉平 《经济师》2001,(2):149-149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合理引导消费。在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形势下,积极发掘市场潜力,充分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努力发掘市场潜力现阶段,我国消费品市场尽管绝大多数产品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居民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基本上已得…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广大消费者不仅对消费品质量变得更加"挑剔"了,而且开始注重消费品的审美情趣,要求消费品必须符合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进人情感消费阶段。一、现代消费的情感意味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购买商品已不单纯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中国景气监测中心秘书长张仲梁说:"传统的一致性消费时代已经终结,一个全新的因收入、年龄。地域不同而呈现出消费趋向不同的阶层消费时代已经来临。一部分收入持续增长的消费者消费趋向新潮、品位,而…  相似文献   

10.
扩大居民绿色消费需求,提高绿色消费经济比重,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文构建与应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同特征和碳排放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同碳排放效应演化路径中存在“减排区制”、“稳定区制”和“增排区制”三种区制;多数消费项目支出具有更高的由“稳定区制”向“减排区制”转移概率,“减排区制”相对“增排区制”具有更强的演化优势;农村居民对绿色消费品的消费偏好逐渐增加,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绿色趋同。需要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塑造良好绿色消费环境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强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绿色趋同,推动经济持续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使得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却不平衡,无论是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还是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都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也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无论是从城乡居民的消费占比、消费支出、消费水平,还是从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等方面,都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所存在的长期扩大的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既不利于扩大总需求,也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采取措施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势头,使农村居民收入获得更快的增长,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城乡市场上升乏力的原因研究城市市场、农村市场,不应仅依据从地域划分的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资料,而应联系城乡居民的实际支出能力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对全省消费品市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制定启动消费、开拓市场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从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资料看,至1998年上半年,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达到4141亿元,市场最缺少的不是购买力。问题是购买力始终不能有效地释放出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我们认为,市场不旺的原因是影响消费的因素较多,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尤其是城市居民的预期收入不明,而预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一季度,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增幅回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42922亿元,名义增长16.3%,汽车、石油及其制品等热点消费品增速大幅回落。二季度,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受通胀预期、搂市调控和城市治堵等政策影响,预计增速将有所回落。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完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质量和价格,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消费理性与非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秋  陈碧霞 《经济论坛》1999,(12):20-21
经济行为在本质上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可以从消费者理性预期、收入约束、消费环境状况和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各异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以现实经济生...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国内消费品市场的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但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2011年,扩大消费仍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在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预计全年杠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8%以上。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经济的逐步升级,市场一词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在市场中,消费者对各样的商品早已眼花缭乱,在商品、品牌之间徘徊,这也使得卖方有了一定的压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研究消费心理.以消费心理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发展研究》2000,(1):23-25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当前,在国内消费品市场开始呈现买方市场特征的经济背景下,怎样才能启动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全面回升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笔者拟就消费疲软的原因及启动消费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当前消费疲软的原因 (一)城乡居民收入预期与支出预期的变化是制约当前消费的核心所在。 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趋缓;1995—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均处在5%以下的低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消费品市场有了很大发展 ,并逐步走向成熟。从供求关系来看 ,中国消费品市场经过近 2 0年来的高速增长和量变积累 ,消费品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大部分消费品已经达到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一些体制性障碍等因素的限制 ,新的较高水平的购买力尚未形成 ,因而对某些较高档次的发展型和潜在型需求尚不能形成有效需求 ,使绝大多数商品不同程度地出现供过于求或相对过剩的局面。这种现象表明 ,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买方市场格局已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主要是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最终消费率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因为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等造成的。这必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初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在借鉴西方消费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回归、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 ,分析了我国 1992 - 2 0 0 2年期间构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 ,我国居民家庭正处于消费能力升级转型前的储蓄准备时期 ,消费结构处于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逐渐转变的早期过程中 ,并从供求关系和再分配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