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可以说是商品、技术、资本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自由而充分的流动。那么,经济全球化到底从何开始?在我看来,它是从大宗商品开始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开始的历史性事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海上航行的开辟让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在这个背景下,就出现了全球化的贸易,也可以说是大宗商品的全球流动使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大航海时代的贸易都是以商品交换为主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久的国家战略政策,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多重方面的共同作用,而本文通过分析美元是如何通过大宗商品定价权来掌控世界贸易成为世界定价货币,把美国与日本通过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获得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总结归纳,并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取的方面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争取国际定价权来探讨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财经     
《财会通讯》2008,(5):4-5
我国商品贸易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二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情况排名,我国在全球商品贸易出口排名中超越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7年,我国的商品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218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贸易的8.8%,较上一年增长了26%。德国仍居榜首,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1.327万亿美元,同比上涨了20%;而美国的商品出口额则较上一年上升了12%,以1.16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能源生产及进出口贸易大国,大宗商品运输市场需求旺盛。据统计,以煤炭及金属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与矿建材料运输总量占货运总量的50%以上,市场规模较大。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主要特点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供应链条长且各环节关联紧密。从运输作业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供应链从原材料的开采开始,经过粗加工、成品生产、贸易直至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市场之一,每年的商品贸易进口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现在每年由中国制造进入美国的产品已超过1000亿美元,这些产品大多是消费品,是通过许多中间环节进入美国。中国很多工厂的生产与市场是脱节的,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这就要求企业更多地了解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大宗原材料国际贸易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勤勉经营的领域。希望从事大宗原材料贸易的企业通常需要在资金、银行授信、产业链建设、信息搜集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应用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选择商品时,需要深入调研,考虑商品规模、税率、监管条件、仓储要求、商品保质期、市场流通速度、商品相关性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并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优势进行选择和经营。  相似文献   

7.
开展大宗商品贸易的企业作为链接上游原材料企业和下游商品企业的纽带,发挥着推动商品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行业属性、企业规模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中小型贸易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普遍较弱,往往深陷资金周转困境。本文以煤炭贸易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资金流预测的资金管理模式,尝试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下,为中小型贸易企业提供有效的内部管理方法,解决资金问题,助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汉斯教授在1995年曾经这样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商品出口领域的现实状况印证了汉斯教授这一预亩。品牌现在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在国际商品贸易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有仁.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商品翻译是进出口贸易里不能避免的问题。企业商品的合理翻译是整个企业的形象代言,不仅提供了商品信息,加大了国际市场对商品的理解度,同时也具有商业特性,增强顾客的感知力,决定着商品的销售。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制造”的十年,第二个十年将是大宗商品的十年。前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全世界制造产品;第二个十年,中国对各种大宗原材料庞大的需求使中国成为影响全球大宗商品领域的重要一方。因此,大宗商品将是继“中国制造”之后,中国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代苏旭 《价值工程》2014,(6):172-173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商品贸易频繁时代,不断的贸易来往促进社会发展,贸易资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品贸易正以其广泛渗透性、价值价和无法替代的存在性与传统产业结合;商品贸易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重要交流手段;商品贸易为推进企业发展好帮手。  相似文献   

12.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商品贸易频繁时代,不断的贸易来往促进社会发展,贸易资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品贸易正以其广泛渗透性、价值价和无法替代的存在性与传统产业结合;商品贸易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重要交流手段;商品贸易为推进企业发展好帮手。  相似文献   

13.
孙宪华 《数据》2005,(10):47-47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跨国集团化公司的内部贸易贸易障碍的排除,资金运动的自由化和新的联合合作技术上的突破,已经使得国际市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形成。这种被冠以经济全球化称谓的发展态势,强化了世界范围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流动,从而这些国际化的公司内部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商品市场金融化导致的金融危机致使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中国吸取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充分利用了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扩展内需,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了世界商品期货市场的繁荣。本文就以中国为典型代表,重点分析新兴经济体的商品期货指数化投资、实需发展以及对冲基金套利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1]。并在实在需求跟短期投机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短期投资和长期实需相结合的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5.
郑景昕 《英才》2011,(5):100-101
一个合理的推理是,由于国有企业对大宗商品的强烈需求,推高了一般贸易里大宗商品的进口额,进而出现了一般贸易的大幅逆差,以及现在出现的月度、季度逆差。"2月、3月出现贸易逆差,一点也别奇怪。"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对《英才》记者说道,"我们现在通过政策调节,适当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即多进口、少出口,或出口继续增长,进口增长更快。"尽管如此,当中国海关数据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在疫情影响之下不景气,但大宗商品价格在疫情以来一直出现大幅波动。大宗商品是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变化对企业的成本影响很大,会使企业利润出现很大起伏。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大宗商品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间运用套期保值的实际,就疫情等特殊社会经济环境下对大宗商品企业套期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历史会有一些有趣的巧合,或许当事人自己也忽略了其中的微妙含义。2月28日,中粮宣布与总部位于荷兰的全球农业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Nidera)签署协议,收购其51%的股权。外界猜测收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宋清华 《英才》2009,(5):96-97
现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集中在欧美国家手中,短期要改变这个现状有着怎样不可逾越的壁垒?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主流贸易手段,也是商品贸易形成中的新兴商务方式,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及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企业与全球各地消费、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极大的增强,大大地加速了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的上市将按市场需求来进行,其销售将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将彻底改变传统商务方式下的业务流程。本拟对电子商务对成本会计的影响作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壁垒就是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制约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各种手段与措施,也称国际贸易障碍。当前,国际贸易壁垒是阻碍贸易全球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制约我们贸易发展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当前国际贸易壁垒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趋势,以便我国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