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有利方面 1.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邮储健康发展。据了解,邮政储蓄每年从央行那里得到的利息收入占邮政年收入的30%以上,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就意味着结束了邮政储蓄长期“只收不贷、坐吃利息”的历史,从而为国家减轻了巨大的贴息负担。成立邮政储蓄银行也能使邮储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两年来,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部分,人民银行给予邮政储蓄转存利率已经低于邮政储蓄吸储的成本,所以邮政储蓄存款资金必须自己寻找新的出路并赢利,否则将面临亏本。因而通过成立专门银行开展多元化业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是邮政储蓄走出自身投资、发展困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金融电子化》2003,(7):88-88
在国有及各大商业银行加快金融电子化及信息化建设的今天,与百姓有着渊源联系的邮政储蓄,也同样在加快着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步伐。5月份,国际知名金融自助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利多富公司为河南邮储提供了100多台德利多富 ATM 机,价值近200万欧元。河南邮储的这一采购案,显示了其正在利用科技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局面。  相似文献   

3.
8400亿元邮政储蓄挑战自身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奇 《中国金融家》2004,(10):57-59
8400亿元存量转存款开始找“婆家”,邮政储蓄(以下简称邮储)改革大幕已经徐徐拉开。自2004年8月1日起,邮储在中央银行的8400亿元存量转存款将分5年逐步转出,第一年为10%、以后逐年递增5%,这意味着邮储将离开央行襁褓,独自寻找发展道路。作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型金融机构,邮储目前也正在改变以往那种“只存不贷吃利差”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为国家积聚信贷资金,实施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邮政储蓄、汇兑混业经营,邮政储蓄存在套息现象。其主要方式表现为:一是汇兑转存储蓄,套取人行利息;二是虚增存款,套取利息,邮储部门与个别金融部门达成默契,利用考核期的时间差(邮储考核期为每月25日,金融部门为月末),相互转存资金:  相似文献   

5.
一、尽快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实现邮政与邮储独立核算。体制是邮政储蓄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准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邮政储蓄的健康发展,影响其正常运转。应尽快使邮政储蓄从邮政企业分离出来,实现邮政、邮储分业经营,以其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邮政储蓄银行,实行现代法人制度,明确公司治理结构和相应的法律地位,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使其自成体系,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起进入金融市场竞争,接受银监会的业务监督。这样,既将其纳入金融平等竞争规范中,又为其寻找到一条适应国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邮政储蓄恢复开办20周年,也是国家邮政储汇局改制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后关键性的一年。依托全国最大规模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的邮政金融业务,自然备受金融界和用户的关注。据了解,2006年邮政储蓄余额总量已经达到1.52万亿元人民币,尤其是邮政储蓄绿卡,发卡量已超过l亿张,稳步跨进全国第四大发卡机构。以“植根百姓,服务大众”为发展定位的绿卡,到底有何特色和优势,使之能在国内众多银行卡中脱颖而出?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邮政储汇局(以下简称“北京邮储”)副局长刘志军。  相似文献   

7.
作为江西省第一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吉安市邮政局,2007年3月1日起,在吉州区等4个县(区)邮储网点进行试点。截至2007年5月底,吉安市累计发放小额存单质押722万元,贷款余额449万元。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输入了资金“血液”,改变了邮政储蓄单一的经营模式。据调查,邮储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8.
县域邮政储蓄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议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储机构立足农村开展信贷业务,参于支农队伍,无疑是邮政储蓄发挥自身特长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遍布桂林市商业区的自助银行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为了解辖区自助银行的发展状况,近期,我分局对辖内工、农、中、建、交、邮政储蓄6家金融机构的自助银行及自动柜员机进行了调查,同时就自助银行的安全问题与市公安局技防部门进行了座谈,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央行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断分户管理后.邮储存款增长势头锐减,央行利息支出增幅下降.邮储资金流向发生变化,但亦存在新老存款划而未断.干扰货币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邮政储蓄转存款欠为邮储资金运用的唯一出路,人民银行一直支付高额利息,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助长了邮储规模及网点的迅猛扩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收缩通货及违规吸储等问题的产生。本文在分析邮储资金市场化运用可行性基础上,测算了邮储资金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进而在我国当前及未来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中,设计出了邮储资金市场化运用的资金业务、资产业务及存款代理三种细分方案,并提出了可行的近期及方向性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邮政储蓄恢复开办17年来,邮政机构利用其网点优势吸收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在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邮政储蓄自身也得到稳步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邮政储蓄存在的体制缺陷,在经营中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人民银行利率倒挂,财务负担日趋沉重;2、邮储机构违规揽储,加剧了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3.
邮政储蓄违规问题不容忽视孟宪干自1986年邮政储蓄业务恢复开办以来,邮电部门利用其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吸收居民储蓄,集聚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壮大人民银行信誉资金力量,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目前我们在对辖区某邮局邮储机...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邮政储蓄超常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推动邮储改革,2003年9月,人民银行出台政策,对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转存款实行新老划段,2003年7月31日以前的转存款,仍然按年利率4.131%计付利息,2003年8月1日以后新增转存款,按年利率1.89%计付利息;同时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存款新增的部分,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为了解政策执行一年以来邮政储蓄业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宝应县邮政储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孙宁 《现代金融》2005,(10):11-12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农村邮储作为农村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不仅关系到邮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针对黑龙江邮储面向三农开办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产品存在的现实障碍,并提出了基于差异化竞争的黑龙江邮储信贷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7.
邮储小额质押贷款是邮政储蓄机构资金运作的新尝试,纵观国内13个省特别是首批三个省的邮储小额质押贷款试点实践,江西省(以下简称我省)开展该业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结合我省邮储的实际情况,初步构想了我省邮储小额质押贷款的方案和策略,并提出了使运行方案更具有操作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江西省第一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吉安市邮政局,2007年3月1日起,在吉州区等4个县(区)邮储网点进行试点。截至2007年5月底,吉安市累计发放小额存单质押722万元,贷款余额449万元。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输入了资金血液,改变了邮政储蓄单一的经营模式。据调查,邮储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一、系统概况金融系统一直是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目前,不管是国外或国内的银行系统,都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就湛江而言,专业银行的计算机联网率已经达到98%以上。与专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不但设施落后,而且电子化水平很低,大部分邮政储蓄营业点,都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善邮储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邮储业务的发展,邮电部决定进行“绿卡工  相似文献   

20.
顾月 《中国金融》2007,(10):66-68
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首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并于2006年8月将试点扩大到13个省份,2007年3月扩大到全国。这是中国邮政恢复开办储蓄业务以来首次推出的资产类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持续20余年的“只存不贷”历史正走向终结。邮储银行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突破了现有业务范围局限,不仅给邮储资金回流农村提供了新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还可催生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有效支持农业经济发展。而意义更为深远的是,为邮储银行下一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稳步发展零售业务,打造新型的全国性零售银行奠定了基础,摸索并积累管理经验。这项业务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经过邮储部门、监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业务整体发展良好,但也发现一些尚需改进的问题。本期一线话题走进试点地区,从邮储部门和监管部门多方面了解和探讨这一业务的发展状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