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模式必须走在市场之前。随着市场力量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如何培养有专业、有能力、有效率的人才,如何构建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针对高职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现存的缺陷,通过科学借鉴,进而构建与实践全新的财经类高职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然而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能力认识有些片面,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些模糊。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应改革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就业指导体系和加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姜进 《浙江金融》2005,(3):64-64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我省唯一以培养金融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托行业、服务行业,为行业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实用人才.近年来,我校在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密切与行业的合作,共同培养行业欢迎的实用人才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订单式教育就是行之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金融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1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计算技术》教学。我国目前招收高职学生的高校约计1300多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近700所。全国高校在校学生1600万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既改变了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的金融类教育应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契机,找准目标定位、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个人能力和就业偏好进行个性化培养,依此提升高职金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方主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内涵的辨析,进一步阐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对措施。本文以江西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为研究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寻江西省中高等职业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述传统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生综合胜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胜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着重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工学结合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高职院校发展迅速,高职院校能否办出特色,能否培养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并且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功能,而这其中企业的参与尤为重要。所以校企合作模式多高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困境。如何走出当前所处的困境,这将要求我们的政府、企业、高校必须通力合作,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工作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4,(7)
高职会计教育培育的目标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实用人才基地。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除教授基本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培养其解决问题的其他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文章以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为出发点,探讨了当前高职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会计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将协同合作学习法应用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希冀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1.
廖云兰 《会计师》2014,(4):73-74
高职会计教育培育的目标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实用人才基地.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除教授基本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培养其解决问题的其他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文章以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为出发点,探讨了当前高职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会计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将协同合作学习法应用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希冀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专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进行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则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面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的金融业与"互联网+"的交叉融合,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应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互联网+"社会环境,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成果导向模式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加速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越恒  金雷法 《中国外资》2012,(20):269-270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基于高职教育的理念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质,探索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发展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对高职教育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利用研究的比较多.入世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将决定人才素质、能力及受社会欢迎程度,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生存竞争力,关键是实践教学环节.而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实习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财经类高职教育的角度讨论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9,(21)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会计专业与创新创业人才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会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体现区域特色,缓解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要围绕学生的“职业”和“技术”展开。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需要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进行,本文根据高职财管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探讨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职财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珍 《时代金融》2013,(6):300-30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职教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会计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拟对现有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基于高职教育的理念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质,探索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发展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