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两改一同价”是农电工作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给农电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农电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解决好两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再创农电新天地。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农电体制改革前,县供电企业对乡镇电管站及其所属电力设施的管理是作为政府的电力行政管理者,行使行业管理,可以发号施令、检查督促、奖励处罚。农电体制改革后,乡镇电管站是县供电企业的一个分支机构,乡、村电力设施属供电企业所有。由于县、乡、镇供电系统一体化,电力安全规程的执行,农电安全保障,必须靠…  相似文献   

2.
就当前“两改一同价”中关於县级供电企业与乡镇电管站的并帐时间,农电会计核算办法的确定、亏损处理、资产移交等农电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县供电企业的管理重心和经营基点在乡镇,而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用电市场又是最复杂的市场。1998年之前,农村电价高的主要原因在乡镇一级管理体制的不顺。在农村供电所取代乡镇电管站之后,县供电企业才实际理顺了农村电价。因而,农村供电所的设立是农电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和促进乡镇电管站改革 ,确保电管站站长及管理人员能适应改制后供电营业所新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去年,集团公司农电局对京津唐地区县局乡镇电管站、供电所管理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发现他们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普遍低 ,不适应改制后的需要。此次统计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素质状况 ,如文化程度、年龄、专业技术职称等 ;二是被调查对象对培训的需求状况。通过调查基本上掌握了情况 ,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搜集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870份 ,回收率100 % ,调查表采用记名形…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电力公司在1999年顺利完成对趸售县供电企业代管后,2000年5月22日,又顺利完成了乡镇电管站的改革。全省2 094个乡镇电管站改革为1 839个供电所,供电所下设电工组9 289个,重新招聘农电工59 792人,精减农村电工71 902人,减员幅度54.9%。通过改革,供电所在机构、营配职能、岗位设置、电工组设置、城乡用电管理、农电工管理方面实现了全省统一模式,做到了电力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五统一"和电量、电价、电费"三公开",全省有60%的县实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到户电价全县同价,并有3个地(…  相似文献   

6.
“两改一同价”全面实施后,县级供电企业对部分原乡(镇)电管站人员、村电工进行了重新考核、择优录用并新建了劳动关系。由于国家在体改时对原乡(镇)电管站人员、村电工如何进行安置和补偿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供电企业在与之处理劳动关系时极易引发争议。这些问题正严重困扰着县级供电企业。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发(1999)2号文件精神,1999年后,陕西省进行了农村乡镇电管站电力体制改革,撤销原乡镇电管站,成立由县级供电企业直供直管到户的供电所,供电所人员向社会招聘。原来的部分年轻的优秀村电工被招聘到供电所,成为供电所的主要力量。目前陕西县级供电企业共有供电所1421个,农电员工(农民身份被县级供电企业聘用的主要从事10千伏及0.4千  相似文献   

8.
目前“两改一同价”进入实施运作阶段,一些实际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诸如县级体制如何改革、乡镇电管站改革的着重点、企业效益、安全责任等等问题。现将笔者对这些问题的思索进行简要阐述。县级改革重在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已经成为事关两改成败的关键,是当前的首要问题。目前,县级供电企业运行体制大体分直供直管和趸售两种,直供直管县按照县为实体的改革方向逐步改造成省局的子公司,这已形成共识。对于趸售县供电企业,目前各地正逐步实行代管和直管,且代管较多。代管是直管的基础,是现阶段比较符合实际情…  相似文献   

9.
苗玉金 《华北电业》2001,(10):42-42
目前,农网改造大见成效,对于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农电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即使改了,问题尚多。本文力求探讨乡镇电管站改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之后,供电所如何实施规范化管理问题。新旧体制转换出现的新问题由乡镇电管站改为县供电企业直管供电所后,出现了五个方面的变化:领导体制发生了变化,增加了领导难度。改革前,乡镇电管站是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县供电公司只是业务指导关系。改革后,供电所是县供电公司下属的一个机构,实行全面管理,而乡镇政府处于基本不管的状况,这就增加了领导难度…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将乡(镇)电管站改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或营业所,其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然而,由于原乡镇电管站为地方和系统双管单位,其党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归乡镇党委领导,各乡镇党委对乡镇电管站党建工作的管理方式不一,要求程度不同,因此,大多数供电所规范化党支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与县供电局基层党建工作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供电所支部书记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后,把乡镇党委和县局党委人为地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1.
农电市场是整个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说它重要是因为农村范围广,而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农民在整个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农村潜力巨大。目前对农电市场的含义在认识上还存在差异。有的认为农电市场就是指县级电力市场,也有的认为农电市场只是指乡镇以下的低压电力市场,即县级供电企业原来销售给乡镇电管站那一块面向农村用户的零售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两改”前,县供电企业采取以35千伏供电所为纵向、以乡镇电管站为横向的纵横交叉的经营管理模式,农村电力管理重点放在以35千伏供电所为辐射的安全与供用电管理上。“两改”后,县供电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营思维也应做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供电所作为县供电企业管理的最基层单位,经历了由乡镇电管站到供电所的转变,实现了由乡镇政府管理到县电力局统一管理的转变。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供电所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领导都形象地把供电所所长叫作各"大军区司令",可见供电所所长肩负的责任重大。如何当好供电所所长也成为供电企业基层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唐华 《华北电业》2001,(2):33-34
河北遵化市下辖 25个乡镇, 648个行政村, 18万农户, 68万人口。农电体制改革前,除城区所属 10个村的用电由遵化市电力公司直接管理外,其余 638个村、 17.35万户、 60.5万人的农村用电均由乡 (镇 )、村管理,建有乡 (镇 )电管站 33个。 1999年 2月 ,按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和遵化市政府的指示和布署 ,乡 (镇 )电管站体制改革试点开始,撤消了乡电管站,派出了电力所, 4月份完成了农电工队伍的组建工作, 5月份实现了对农村用电“四到户”管理。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改进,该市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扭转了改革初期的被动…  相似文献   

15.
自1998年全面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湖北省通过大规模农村电网改造,撤销乡镇电管站,精简农电工,按照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建立乡镇供电营业所,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电力管理长期混乱的局面,规范了农村电力市场秩序,减轻了农民用电负担.特别是即将在全省实施的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消费在农村市场将会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胜利  刘力 《华北电业》2000,(12):28-30
为解决农村电网设施落后和农电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规范农村用电管理,切实减轻农民的不合理电费负担, 1998年 8月,国家电力公司高严总经理深入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调研,了解到农村电网设施落后和农电管理体制不顺的状况,肯定了秦皇岛电力公司对趸售县供电企业实施的代管模式和抚宁田各庄乡电管站电工统管的试点探索,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稳定的高度,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建议。之后 ,国务院在全国全面启动了“两改一同价”工作。   一、抚宁供电分公司代管前的状…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前的农村供电机构叫乡镇电管站,属于地方乡镇管理,由于乡镇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组织结构不完善、没有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造成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用电管理乱、用电乱、收费乱,人情电、关系电、偷窃电现象非常严重,乡镇电管站处于一种无序管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乡 (镇 )电管站改革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充分准备之后,已经启动了。这项改革,对于推动首都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减轻农民负担,使北京农电更好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北京市乡 (镇 )电管站改革的准备工作   北京市远、近郊区 (县 )于 1985年前后成立了乡 (镇 )电管站 266个,编制 1316人。目前,北京乡 (镇 )电管站管理着 4086个行政村的近 2.8万公里低压线路, 2078座配电室, 144万个农户电度表以及约 1.17万名农村电工。   北京市乡 (镇 )电管站改革与外省市相比,…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蒙山县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于2001年4月全面完成。经过改革,撤消了原有农村乡镇电管站,依据“供配合一”和“营配合一”的原则,建立了7个乡镇供电营业所,新建立的供电营业所作为县电力公司的派出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农村电工的管理在过去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新招,取消原有的村级管电组织和近400名农村电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中,重新招聘了84名农村电工,从根本上解决了沿续多年的“一村一电工”“电工围绕干部转,电工随着村干换”的问题,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电工管理体系,使农电管理逐步步入了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乡镇电力管理站是最基层的管电组织,长期以来,乡镇电管站的归属问题,在某些地方一直是乡镇政府和供电部门产生争议的焦点。江苏省洪泽县供电局经过15年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成功的解决了乡镇电管站的归属问题,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1998年3月1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