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郭铮 《时代经贸》2010,(22):62-63
企业投资对宏观经济和财务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企业中非效率投资行为普遍存在。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界定,从代理角度、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和投资者四个角度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学者研究发展动态,提出了企业投资行为与效率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分析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行为是企业资金积累的重要基础和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行业投资过度、盲目多元化投资等非效率投资行为还普遍存在.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能够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改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加剧企业投资不足行为,恶化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4.
现有文献对腐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官员腐败,鲜有针对企业高管腐败的研究.本文以企业投资效率作为切入点,考察企业高管腐败对其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高管政治背景下,高管腐败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差异,以期拓展和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高管的腐败行为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正相关,即高管腐败降低了投资效率;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腐败行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当企业高管具有政治背景时,其腐败行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投资过程始终是面向未来,而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所以投资的结果可能使企业未来价值增长,也可能使企业未来价值下降.这就是投资效率.按照投资效率,投资可分为有效投资和非效率投资.有效投资意味着通过投资未来会产生现金流入,促进企业价值增长;而非效率投资则表明投资对企业未来价值产生损害.非效率投资又包括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那么,企业为什么会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其动机、路径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因委托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非效率投资问题,从而出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投资机会丧失的情况.本文以2011—2016年沪市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自由现金流量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自由现金流量引起的非效率投资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效率投资之间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越少;自由现金流量短缺的公司倾向于发生投资不足行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自由现金流量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雪 《经济与管理》2006,20(6):69-71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问题。固定资产过度投资受到企业内部机制的影响,因此,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探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内部机制上约束这种非效率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保监会出台联合授信管理制度旨在抑制企业过度融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检验该制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采用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回归实证考察联合授信机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发现联合授信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包含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呈现显著抑制效应,其中联合授信对投资过度的抑制效应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大规模、低负债、高盈利等异质属性的企业,联合授信对非国有、小规模、高负债、低盈利等属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尤其是投资过度)抑制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郭胜 《生产力研究》2011,(7):212-214
文章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导致的非效率投资及其治理的理论进行了综述。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形成机理,股权结构、利益侵占形成的非效率投资及其治理机制三个维度梳理了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攫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往往会造成非效率投资。研究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大股东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攫取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负债、发挥次股东的作用、完善股权结构和中小投资者保护法等治理机制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张圣利 《技术经济》2013,(4):52-55,84
以2009—2011年我国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其R&D投资的经济绩效。结果显示:创业企业的R&D投资整体上并未呈现出积极的经济效果;R&D投资的经济效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制造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对其经济绩效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该影响具有滞后性;信息技术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对其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经济绩效均未产生积极影响,表明信息技术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效率行为。  相似文献   

11.
Jensen和Meckling (1976)首次分析了代理成本.代理冲突可分为三种类型:管理者—股东代理冲突;大股东—小股东代理冲突;债权人—股东代理冲突.Myers (1977)和Jensen (1986)对投资效率进行了概念性的界定:在存在市场摩擦的情况下,一个公司进行了所有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则其投资就是有效率的.因此非效率投资就表现为投资不足,或者是投资过度.自代理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以此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效率相关文献,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系统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投资对宏观经济和微观厂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回顾了非效率投资的有关研究成果,指出非效率投资研究在定义、成因和度量中的困境。文章重新界定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概念,并对非效率投资和过度自信的度量困境提出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典型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玉林 《经济师》2009,(11):88-90
文章首先解释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这两大非效率投资的类型,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将非效率投资划分为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关联投资、恶性担保的投资行为等几种典型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融资的角度出发,深刻阐述了财务柔性和非效率投资的相关概念,指出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展开文章研究内容.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选择合理的度量方法,构建模型并进行变量设计,提出了三种研究假设,以2013年至2015年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过度投资作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一种,直接降低企业价值,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控制性股权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论文主要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现金流量权两方面展开,高比例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两权分离度对投资过度的影响效应取决于控股股东是否为绝对控股.  相似文献   

16.
法治、政府控制与公司投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各级政府的动机和行为影响的前提下,以沪深两市3183个上市公司的观测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法治与规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方面的微观机理及其影响后果。研究结果显示,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扭曲程度更大。法治的改善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且这种作用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强烈。但从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来看,不管是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还是地方政府或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法治对公司投资效率的改进并没有最终反映到公司价值的提升上,显示出其只能够降低而不能消除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因而法治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管考磊 《当代财经》2021,(3):136-148
企业创新是物质要素和劳动要素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劳动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从劳动投资效率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劳动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劳动投资效率能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劳动投资效率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未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法律保护欠佳地区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良好的劳动投资效率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降低代理成本来促进企业创新的.本研究从改善劳动投资效率的角度为促进企业创新和实现国家创新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企业TFP的提升.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Huang和Luk (2020)编制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分析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对企业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使得企业投资决策偏误,造成非效率投资,进而对企业TFP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企业内部控制和政府补贴能有效缓解这种负向影响.进一步将非效率投资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后分析发现,投资过度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主要影响,并且这种非效率投资程度会进一步降低企业TFP.另外,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TFP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效率投资是一种不以企业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却更多地体现经理目标的投资行为。以总经理或总裁为首的高层经营管理者维护和巩固控制权地位的防御动机是导致企业投资过度、投资不足、敲竹杠投资、投资短视等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而建立积极的经理人激励制度、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和规范的决策程序,以及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提高负债的比重等措施有助于降低经理管理防御及其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股权分置和股权全流通的制度安排,在不同信息状态下研究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时,股权全流通制度下企业投资行为达到最优,股权分置制度下国有资产的高折算溢价使得企业存在投资过度行为;信息不对称时,股权分置制度下低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过度行为,高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不足行为.证券监管部门近期应该促使股权全流通,远期应该重视规范企业信息披露,从而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