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彦 《海南金融》2006,(10):51-54
个人所得税主要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中英个人所得税两大功能在发挥状况上的差异与两国个人所得税制构成要素的差异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两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课税对象、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税率等主要构成要素进行比较,指出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不足,并从课税范围、费用扣除制度、课税模式、纳税人与税率方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首先应放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以解决目前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其次要考虑发挥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改革课税模式、健全费用扣除、规范税收优惠、加强税收征管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课税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不仅建立较晚,而且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设和具体实施,已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步伐。只有进行彻底改革才能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多重功能,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服务。一、 选择目标模式我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极低,仅有3%-4%,而发达国家均在40%左右。且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较之世界各国税制的发展只能定位于初…  相似文献   

4.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中,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负担者以工薪阶层为主,在调节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上显得无能为力,没有体现出富者多纳税的基本思想。因此,我国应在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扣除项目及征管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5.
俞杰 《税务研究》2015,(2):95-99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还是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争论焦点。课税单位的选择将对税收公平、婚姻中性、劳动供给等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课税单位的主要理由与现实障碍,对课税单位与课征模式的对应关系进行考察,并从现实国情出发,设计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6.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与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是互动的,配套的,又同时受该国征管水平与纳税意识、税收环境等的制约。日本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综合课税原则,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项目保留分离课税的方式。鉴于此,日本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分类课税所得中必要费用的扣除;其二为综合课税所得合计额的扣除;其三为综合课税所得税额的扣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法也进行了不断的优化,以前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低等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目前对个人所得税的不同税源进行了管理,采取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税模式,这种课税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课税的效率,而且要严格执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税法为原则。本文主要对个人所得税改革指向及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目前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研究,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围绕课税征管模式、扣除项目及税率等内容,提出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分类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混合课税模式,分类与综合实践并重,实现公平税负为主线,提高纳税人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税收,实现收入分配平衡.  相似文献   

9.
美国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阐述了美国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剖析了美国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更迭的社会背景及其税收设计中征税原则的权衡。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应充分联系具体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选择家庭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单位,从而让个人所得税真正发挥其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具有其他税种无法相比的优势。在我国,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却未充分发挥,甚至在一些年份出现逆调节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逆调节效应的原因,认为: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都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产生影响。但通过对这三者的分析,认为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调整才是强化个税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重心。  相似文献   

11.
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融合了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的优点,既有利于及时监控税源,又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个人所得税税负横向不公平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的主要内容、征管制度和征管保障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岳树民  卢艺 《中国税务》2010,(11):18-20
个人所得税以课税模式划分,主要有三种类型:—是综合所得税制,以美国为代表;二是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如日本、瑞典等国;三是分类所得税制,目前我国所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模式即是分类所得税制。本文借鉴美国、日本、瑞典这些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经验,以对改革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种税收,它是针对公民个人的所得征收的,一般采用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高,课税就重;所得低,课税就少,因而被称为税种中劫富济贫的"罗宾汉",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税种.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更鼓励个体投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国际上典型国家的个人所得税课税范围、税制模式选择、费用扣除的调整,税率的设计以及征收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对比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个人所得税“分项征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制 ,这对加强税源管理、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分项征收在实施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税范围狭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具有较少综合性的分类所得税制。所谓分类所得税制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得 ,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征税。它的特征是只对税法上明确规定的所得分别课税 ,而不是将个人的总所得合并纳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法列举的征税所得项目有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特…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 税收是一个由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诸多税种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税种都具有财政收入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只不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商品税尤其是增值税主要侧重于组织财政收入,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则主要侧重于调节经济,缩小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是以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扣除成本后所征收的一种税,历来都是一个被冠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缩小居民贫富差距”之美名的“良税”。  相似文献   

18.
童生 《财政监督》2004,(7):60-61
个人所得税三种课税模式的内涵及比较。1、三种课税模式的内涵。分类所得税课税模式是对纳税人取得的所得按不同性质来源来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所得按不同的税率进行课征。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将纳税人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在一起形成所得总额,再减去各种法定的宽免额和扣除额,然后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课  相似文献   

19.
人寿保单的个人所得税课征条款主要涉及到保费税前扣除制度、保单给付课税制度、未支付积累收益课税制度等三方面内容。人寿保单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选择因国而异,在具体安排上不但要考虑与人寿保单特性相适应的技术,更多地是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考虑。  相似文献   

20.
税务名词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财政收入。税法: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税收的各种法规。税源:各种税收最终的出处。税源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每种税收都有各自的经济来源。如企业所得税,税源是企业经营取得的利润收入,个人所得税税源是公民取得的各种收入。负税人:税收的实际负担者。课税对象:也称课税客体,即根据什么课税。一般分为:(1)流转课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为课税对象;(2)收益课税,即以总收益或纯收益为课税对象;(3)财产课税,即以财产数量或价值数为课税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