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发展迅速,而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刚刚建立,监管法规、制度和模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为增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效力,防范非银行支付业务风险,借鉴国际经验和监管模式,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银行支付业务监管体系,是尽快完善我国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6,(1):12-14
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力法》2015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人民银行确立了坚持支付账户实名制、平衡支付业务安全与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支付创新的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来网络支付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创新性行业代表机构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尤其网络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跑马圈地"。在众多互联网金融业态中,以支付账户为载体的网络支付业务是基础与根本。本文以现阶段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的支付账户这一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题,从支付账户的产生、发展、功能、应用、监管、问题、建议、趋势等方面,通俗地梳理了以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支付账户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2015年12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制定背景在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匿名、假名账户严重阻碍了支付账户实名制的落实.《办法》立足于客户权益保护,明确网络支付的含义及服务宗旨,规范支付账户管理,完善支付机构分类监管措施及客户权益保护机制.这对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促进网络支付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银行支付机构迅速发展,在便利交易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欧盟、新加坡及我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模式和制度,梳理了准入制度、资本要求、退出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等方面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并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20年6月,德国金融科技企业Wirecard财务造假事件曝光,造成大量用户交易受限和账户冻结,被称为"战后德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不当行为".事件反映出非银行支付机构国际监管在监管主体设置、备付金管控、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梳理事件经过、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交易量迅速扩大,随着非银行金融支付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但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惑.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监管者,于2010年9月正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由缺乏监管阶段过渡到了严格审批阶段.本文从近年来我省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入手,描述现有体制下的监管情况,指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加强和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侯圣博 《河北金融》2023,(12):69-72
近年来,金融科技创新与平台类支付业务快速发展,部分机构借创新之名模糊支付账户定位与业务边界,传统监管经验面对新兴复杂的业务实践出现困难。本文通过明晰支付账户身份识别、资金存储、资金结算、信息记录四项基本功能,解析支付账户定义;明确支付账户业务中,支付机构与用户系委托合同的基础法律关系;进而厘清支付账户构成要件,并结合实务中支付机构“内部户”等问题,分析支付账户监管边界,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甘肃武威市为例,首先介绍总结了市县级区域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发展状况,分析了地市级区域支付市场中存在的无序进入、业务层层转包、机具管理失控、支付案件多发、市场监管乏力等特征问题,其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利益诱导和监管缺失,最后提出了加强市县级支付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路:完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法律体系、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系统、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市场化监管手段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颁布以来,第三方支付有了明确的监管机构和法律规范,发展日新月异。但随着支付工具创新不断涌现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法律风险凸显,应从规范客户契约、加强合同监管,规范支付认证程序、保护账户信息,加强账户资金监控和账户信息审查、做好网站备案监管,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消费者普法教育等方面构建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温路维 《北方金融》2024,(1):108-109
2023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是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明确体现出国家未来对于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加强金融领域法治建设方面的决心。也将有助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更加全面、规范的监管体系下良性竞争和长远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支付清算整体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将从非银行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入手,通过《条例》出台后监管层面即将发生的变化,尝试去分析非银行支付行业未来有可能会产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业务快速发展,网络支付需求迅速增加,大量网络支付机构迅速发展。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为抢占网络支付市场,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加快网络支付创新速度,相应衍生出网络直销银行等金融服务创新模式。随着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机构借助网络直销银行开立银行账户,网络银行账户实名制日益成为监管部门银行账户管理的关键问题。落实网络银行账户实名制的业务流程通过在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网站、手机客户端开立银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超过70%,与之伴随的是,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不断攀升,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59,92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91%。移动支付对消费者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应该如何应对是相关机构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移动支付使得消费者的支付行为趋向于小额高频化,同时,移动支付提高了消费者的投资理财的意识。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上述变化对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有什么影响,因此,本文梳理了移动支付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移动支付浪潮下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支付业务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基本工具,特别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以其灵活便捷的优势,已发展成为拥有亿级客户、10亿级交易规模的市场,为规范非银行支付业务,防范洗钱、恐怖融资、诈骗等活动,遏制违法犯罪行为,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但在实践中,出现了网络出售实名认证支付账户现象。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网上出售实名认证支付账户的现状,并分析研究其产生根源和探讨规避风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一、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支付机构发展呈日益蓬勃之势。2015年,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821.45亿笔,金额49.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51%和100.16%①。支付机构已然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有益补充,对促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发展普惠金融起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也面临不少问题和风险:一是资金管理风险。支付机构在支付账户的基础上,跨市场跨行业业务发展迅速,加大了客户备付金管理难度和市场交易风险。二是信息安全风险。支付机构交易平台中,积攒了大量的客户身份信息及客户银行卡交易信息,需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防止信息泄露。三是客户权益保障风险。部分支付机构对客户身份信息识别距离落实账户实名制仍有一定差距,并未按实名制要求留存客户实名证件并对证件信息进行核对。身份信息管理的漏洞,为欺诈、洗钱等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且当客户权益受到侵占时,客户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是指由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银行卡等卡基支付工具或虚拟账户、虚拟货币等网上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交易资金代管、货币支付、资金清算等服务的业务。目前,国内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发展迅速,但关于该项业务的监管,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明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准入管理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支付服务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本文从山西省监管实践出发,梳理了准入监管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移动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移动支付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在总结移动支付概念、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移动支付中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形式和移动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移动支付监管以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以及《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对规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发展、保护持卡人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现行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主要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外预付卡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支付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支付机构因创新力不足和市场份额较低,导致长期经营亏损,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将面临兼并、重组的浪潮。同时,随着监管政策趋严,监管机构将注销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或严重违规行为的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要求支付机构退出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因此,研究建立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是完善我国支付机构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从退出边界、方式、现状、问题等方面对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我国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