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延安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资金需求增大,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民间金融成为民营经济筹措资金的主要选择。据此,结合延安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规范、盲目性、风险性等问题,提出引导与规范延安民间金融健康运行对策: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性,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建立民间金融征信制度;实行金融监管多元化;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论述,主要涉及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性;而后就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繁荣和发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姜宁  黄佳斌 《商》2013,(8Z):95-95,64
民间金融是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本文综合了理论界关于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民间金融的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同时,得出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将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丰亚雷 《商》2012,(23):103-103
中国的民间金融历史源远流长,但在2005年之前,国家一直都对民间金融持打击否定态度,但民间金融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本文旨在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其优势和积极作用,从而分析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然后分析其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民间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实现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发 《商业研究》2006,(2):60-64
界定了民间金融的概念,粗略估计民间金融的规模。在分析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在条件具备时,有些民间金融机构愿意取得合法身份;政府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达到一定标准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须合法化。  相似文献   

6.
民间金融利用私人信息和民间道德规范,构建了看不见的自选机制,较之正规的金融途径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仍具有争议。本文运用θ值法估算宜宾市民间金融的规模,并构建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手段对模型进行检验,验证了宜宾市民间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宜宾市发展民间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溪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173-174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民间金融存在诸多发展瓶颈,但其满足了众多中小企业和散户的融资需求,其日趋正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如何推进民间金融的正规化仍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近年来迅速发展,它们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成为重要课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研究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构建了民间金融正规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间金融正规化路径分为两种类型:短期内,正规金融机构向民间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解决其信贷资金紧缺问题,二者合作;长期内民间金融机构采用独立正规化模式,与正规金融机构既合作又竞争。  相似文献   

8.
龙柯宇 《商》2014,(30):259-260
农村资金需求内生性扩张以及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相五博弈。共同催生了重庆市农村民间金融。与之配套的金融法律供给存在异化:相关法律供求关系不平衡;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存在天然的冲突性。在农村民间金融法制化进程中,应以社会公平、市场效率为建构理念;完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凸显非正式制度的辅助效用;建立农村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本文首先对民间金融新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内部风险和对外部带来的风险;最后对防范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的P2P网络金融业务给传统金融造成巨大冲击。民间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以P2P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效促进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交流,增进融资效率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本文阐述了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产品的内涵与特点;从P2P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风险、技术风险及信用风险等方面揭示民间金融机构开展P2P网络金融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给予P2P网络营销模式的民间金融风险监管策略、民间金融新渠道拓展策略及民间金融的产品策略等民间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民间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没有纳入国家信用控制和金融监管系统,农村民间金融的运行极不规范.国际社会在赋予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加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管理、重视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合作等方面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我国应从完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强化农村民间金融监督管理、引导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连接等方面着手规制农村民间金融,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祁金祥 《北方经贸》2013,(12):134-135
规范农村民问金融高利率要认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认可民间借贷的方式消灭高利率;开放正常、合法的民间金融市场;增加资金的供给降低民间高利率;增加资金的供给降低民间高利率.  相似文献   

13.
李元华 《北方经贸》2015,(1):130-132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金融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民间融资阳光化发展,需要通过必要的平台建设,将民间融资的地下行为转为公开的市场活动,建成一个高透明、广覆盖、可持续、风险可控和适度竞争的公开市场。构建民间借贷阳光化运营和管理制度,对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其对策是:建立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制定民间融资市场管理办法;构建民间融资登记公共服务网络和备案制度;加强对民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4.
选取衡量经济和金融关系的不确定值法来测算国内民间金融的发展情况,同时深入分析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间的交互作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并非正规金融带动民间金融的进展,而是民间金融推动正规金融的进步。所以说,除了体现正规金融的引导作用外,还应促进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间金融古已有之,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对国民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经济的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在相关理论的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而中小企业对民间金融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同时结果证明了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苏庆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3):162-163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已经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内生于小农社会,依靠人际关系网络向外依次扩展开来;同时金融抑制使得农村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只能藉以民进金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不能单以经济角度来规划民间金融的发展,它具有外国民间金融不具备的小农文化的基础。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民的生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金融发展趋势是由生存性借贷向生产性借贷的转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民间金融的不规范,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其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将其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金融领域里,不少中小型企业将民间金融作为融资的重要渠道。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金融具有众多自身的优势,这也是民间金融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本文将通过对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现象入手,对比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对我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间的交互作用深入探讨,以期对我国金融领域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已经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内生于小农社会,依靠人际关系网络向外依次扩展开来;同时金融抑制使得农村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只能藉以民进金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不能单以经济角度来规划民间金融的发展,它具有外国民间金融不具备的小农文化的基础。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民的生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金融发展趋势是由生存性借贷向生产性借贷的转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民间金融的不规范,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其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将其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民间金融主要有交易成本低、信息获取简易和高利率吸取等三方面比较优势。近年来,吉林省民间金融规模日趋扩大,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民间金融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民间金融的影响力也在逐年递增。但是民间金融具有风险较高、安全性较低等劣势,制约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还需民间金融组织自我完善,以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浙江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冰心 《商业时代》2007,(11):103-104
民间金融在浙江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金融也称非正规金融,其在支持浙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浙江民间金融的发展规模和现状,并通过对民间金融存在依据的解释,就目前如何发展规范浙江民间金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