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学特别是理论经济学长足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学家并不满足经济学的繁荣,有人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独立学术价值和体系的经济学”。有人还认为,面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种种困难,理论经济学“还显得苍白无力”,这是有代表性的见解。不少有作为的经济学希望中国经济学有一个较大的进展,能对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富裕,能对经济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多年来,经济学界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多方面的反思、回顾、比较,提出了不少见解,这些意义仁见仁,智见智,可谓众说纷纭。所有这些观点都可以给人启迪,笔现将目力所及的资料加以筛选,列述于后,以利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刘涛  张继波 《山东经济》2007,23(4):19-21
经济学是研究客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因此现实的经济状况,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由于东方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无论是成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很自然地产生于西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经济的差距逐渐缩小,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需要能反映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来指导。但在创建中国经济学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困惑经济学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理清,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应该也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张翠凤 《中国经贸》2008,(22):137-138
经济学与哲学同为社会科学,它们之间有着许多联系,这种联系无论是对于经济学还是对于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来试图阐述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从而得出信息时代经济哲学需要更深发展的必要性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理论的推理逻辑上,经济学历来就存在着历史归纳主义和抽象演绎主义两种传统,两种传统一直在相互争论、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中发展。一般地说,那些自然科学出身的经济学家强调抽象的演绎主义分析路径,而那些社会科学出身且具有渊博历史知识的学者则更为注重历史的归纳分析方法。然而,自社会科学各分支分裂之始经济学就日益偏重于抽象演绎的方法,并最终使得经济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相脱节,从而引起了一些非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经过新古典主义边际革命、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革命、后凯恩斯新古典主义复辟和博弈论革命以后,始于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学者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包含宏观、微观两大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学、金融贸易理论等大量理论和应用分支的庞大体系,在经济管理、政策制定和经营决策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而且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渗透扩展,以至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理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范式"理论本身的局限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范式"解释经济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而且其核心概念的含义已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学或许已到了一个危险的时刻。除了不断遭受来自经济学界外的质疑,就连自己阵营内部也不断有《经济学的终结》、《经济学之死》等著作发出不同的质疑。经济学,这位社会科学的皇后遭遇了事实与虚构的两难悖论。  相似文献   

8.
快乐经济学研究进展及其公共政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快乐逐渐被选择行为中蕴涵的客观效用和福利所取代,这种转变一方面增加了快乐的可衡量性,并使经济:学获得了巨大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经济学对快乐的理解过于狭隘,并对公共政策制订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快乐经济学扭转了这种状况。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对快乐理解的演进,比较了研究快乐的显示偏好和明示偏好两种方法,总结了影响快乐水平的多种因素。了解快乐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对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订以及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春婵 《辽宁经济》2009,(10):48-49
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及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波及面之广、程度之深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次贷危机中显现的新特征引起了学者们对原有金融危机理论的反思,笔者试图从金融异化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解释。一、异化与金融异化 “异化”是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0.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王述英教授主编的《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最近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产业经济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1998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把产业经济学新设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这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专业调整。王述英教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现在出版的这本书,正是她把产业经济理论和政策有机结合的研究成果,这不论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还是对高校教学和科研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民族经济学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阶段民族经济学在学科地位与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亦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我们应理清民族经济学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的相关思路与现点,以推动民族经济学学科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民族经济人才,使民族地区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丁飞 《改革与战略》2012,28(12):29-32,54
经济学与法学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法经济学.法经济学的诞生对于经济学、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或者说法律对经济的影响无疑体现在对经济制度的塑造上,也就是法律对经济的规制、法律制度的运行保障着经济制度的构建、法律制度的变迁决定着经济制度的创新,并从刑法规制的角度形成了新的一门学科——经济刑法学.  相似文献   

13.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练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运动对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趋势不啻当头棒喝,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许多严重的缺陷和“科学性”的多少长期得不到讨论,其霸权地位也已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场国际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放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措的改革办法,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及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思想起源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比较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经济学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采用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归纳和演化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注重于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和个体理性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在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上,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划清界限,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应,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包括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在内的庞大家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社会科学取得了如下两个方面的突出成果:一是指导人类从野蛮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可称之为社会实践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经济学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和新时期社会资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的贡献,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不断丰富.这些理论对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与哲学同为社会科学,它们之间有着许多联系,这种联系无论是对于经济学还是对于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来试图阐述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从而得出信息时代经济哲学需要更深发展的必要性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叶航 《南方经济》2014,(6):75-80
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一些非主流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个新的、超越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对新兴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方面的创新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前瞻性地把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创新思潮,从而缩短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学类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其高等教育的支持分不开,日本大学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分析日本经济学教育,比较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口径,基础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异同,对于完善我国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