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操作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秩序和竞争实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第一、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第二、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第三、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第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操作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2.
操作风险是当前国际银行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如何计量和管理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文章着重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推荐的一种量化操作风险资本金方法——内部计量法,通过剖析在我国推进内部计量法可能遇到的障碍,试图将内部计量法应用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去,以期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阎斌玉 《发展》2011,(8):87-87
随着金融服务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加大了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难度。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内部控制视角下,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操作风险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是一种古老的风险种类.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具有显著的特点,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操作风险频繁出现,破坏力量巨大,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大命题,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当前,商业银行在追求业务规模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自身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内控管理,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迫在眉睫,柜面操作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操作的第一道防线,更是重中之重。文章在分析农村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与防控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农村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梦琪  黄昊 《魅力中国》2010,(35):334-334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三大风险之一,商业银行急需提高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水平。其中,操作风险的度量是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根据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和新巴塞尔协议,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飞 《科技和产业》2006,6(5):35-37
为了使监管资本对操作风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商业银行资本金进行精确计量并使之与银行潜在经济风险相匹配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旨。本文对新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资本金计算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剖析,有助于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也开始了关于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出台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进入实质阶段。  相似文献   

8.
高波 《中国经贸》2008,(24):72-73
银行操作风险目前已经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对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但是有关操作风险事件和数据的积累却十分贫乏,给操作风险的管理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揭示了当前产生这种缺乏的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和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并且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银行操作风险目前已经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对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但是有关操作风险事件和数据的积累却十分贫乏,给操作风险的管理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揭示了当前产生这种缺乏的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和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并且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倩 《特区经济》2012,(9):81-83
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操作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实现对操作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成为金融业界和监管部门所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我国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归纳总结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力求对我国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三大风险之中的操作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识别、度量操作风险,不仅是加强银行监管和内部管理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和风险管理趋势的必然选择。另外,面对频频发生的银行要案,我国商业银行在急需加强对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基于危机管理的角度对不可预知的操作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通过精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数据进行了模型应用及检验,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与评价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3.
马丽斌  赵蕾 《特区经济》2010,(12):85-86
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和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趋势,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管控越来越成为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风险定义及资本风险的划分入手,以当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数据为依托,试图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管控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的全球化竞争和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不断上升。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有很多,通过利用损失分布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还处在可控的范围之中。但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增长,资本金不够的隐忧仍然存在。在未来要加强数据搜集整理,建立我国自身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建立有效、科学、实时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实践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滞后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操作风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很难套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研究逻辑,不宜单纯以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为支撑。操作风险管理属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理应遵循企业经营管理规律。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性,文章分别从战略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组织决策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解释,以期拓宽操作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水平 《特区经济》2007,221(6):65-67
新巴塞尔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管理框架,操作风险正受到全球银行业的关注。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面临更多的问题,实施新巴塞尔协议难度更大。如管理基础薄弱、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外部环境较差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管理,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措施,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满足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利用2006-2011年银行间市场中各类型金融机构拆出与拆入资金数据,建立了金融机构间关联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测试可揭示冲击在各类型金融机构间传染过程,同时可以分析各类型金融机构间风险暴露特征。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后任一类型金融机构违约不足以引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中处于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采用先进的内部评级法管理信用风险。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与方向,建立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bank financing in China has expos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ncreasing risk. In 2013,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implemented regulation on interbank financing for commercial banks. We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regulation in reducing (i) the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relative to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ere the latter are not subject to the regulation, and (ii) the risk of major commercial banks, which are more disposed to engage in interbank finance, relative to minor commercial banks. Our data are for the period 2006–2016 for 30 commercial banks (13 major, 17 minor) and 56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ontrol for other factors, we make use of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estimation approach. Our measure of risk is the z-score, for which a higher value means a lower risk of bankruptcy. We find in suppor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gulation with z-scores for commercial banks rising relative to those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z-scores of major banks rising relative to those of minor banks 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20.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功能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认为操作风险将逐步上升为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控制目标。根据国际银行业的经验,加强内部控制是提高操作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而内部控制只有通过缓释操作风险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弱化操作风险的内生机制来实现其功能性的控制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的十大内控系统均应以此两条路径传导机制来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