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云 《销售与管理》2007,(8):I0013-I0013
许多人既不懂医药保健品的营销,更不懂医学。可是他们经销西安宇陀藏医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妇科藏药产品“藏妇康”、风湿类风湿的藏药健康产品“活骨贴膏”后,十万富翁,百万富翁不断地产生,有的只是独家代理一个产品,可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尽的钞票流向他们的腰包。他们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医药保健品监管力度加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他们为何赚大把钞票?  相似文献   

2.
《新商务》2004,(5):26-27
义乌不仅是世界大超市.而且也是国际性的小商品制造基地和“富翁制造基地”。在这个以市场称奇的县级市。无数的“货郎担”用二十年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积累了原始资本.创办了企业.完成了自身富翁计划的打造。更重要的是.这一批土身土长的义乌企业家在打造梦想的同时完成了从商人到企业家的转变,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同时他们的创业故事也是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3.
失踪的矿工     
《中国供销商情》2006,(2):46-47
白家沟是个偏僻的村庄,离村七八里地有个小煤矿叫白家沟煤矿。煤矿虽然不大,产煤量却还不少,村里有不少农民都在这个矿上打工。但最近一段时间,煤矿在例行安检时发现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被市里勒令停产整顿。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渴望财富的时代,人们显得有些浮躁。也许是到了该对财富生态审视的时候了。“我们这里现在很多有钱人都在雇佣保镖,说明富翁们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希望你们媒体工作者加强呼吁,让有钱人活得不再提心吊胆。”一位富人道出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刘阳 《市场周刊》2014,(9):76-80
当你的“十一”黄金周在景区围观人山人海时,正有十万中国小伙伴奔赴韩国度过他(她们)的“整容小长假”。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你以为现在的闺蜜小聚都只是喝茶聊天?那你就out了。现在最流行的,是——“走,一起去打玻尿酸”。在这个看脸时代,“整容改变命运”已经不是一句玩笑,“换脸”也不再只是少数明星才会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光彩》1995,(6)
“瘦马”蹒跚──农村贫困型个体户现状掠影个体户≠富翁在一些人看来,个体户都是“肥得流油”的富翁。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个体户也是一个苦乐不均、贫富相差悬殊的群体。“腰挂BP机,出门就打的,进货坐飞机”的是个体户;“困守三尺摊床,夏天挨晒冬天凉”的也是...  相似文献   

7.
范佳丽 《商界》2004,(12):56-58
许多人卖了一辈子臭豆腐,到老仍然是街头挑着担子吆喝的小贩;而这个“死”过一次的年轻男人,只卖了2年臭豆腐,就成7号称“中国第一臭”的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8.
关山镇东兴村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东北部.这里的群众世世代代靠种粮度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上世纪90年代.村子因管理不善导致债台高筑.村民对此颇有怨愤.村领导班子面临”瘫痪”.而此时的武兴宏,正红红火火的经营着一家饭店和一个养猪场.年收入达几十万元.是村里的大能人。2001年,全村党员代表到他家.请他带全村共同致富.面对代表们期盼和村民对脱贫致富的渴望,武兴宏接手了东兴村这个烂摊子。  相似文献   

9.
啤酒+泡沫     
在这个”啤酒+泡沫”,炒风盛行的时代,油画飞速升值.但一些破了纪录的价格还是让人看不懂。比如纽约苏富比拍卖会,张晓刚《大家庭系列》里的一幅画卖了90多万美元.而此前.大多此类作品都是几十万人民币。同样的,紧随其后的几位几十万美元的画家的作品,一年前也是以几十万人民币计算。一切似乎发生在一夜之间,真所谓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10.
全国有64万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村官”。这些官不吃皇粮,不入史册,却是党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调解村里的各种矛盾,关照孤寡困户,谋划集体经济发展。但由于农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等客观原因,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村官”在工作中不得不因此而得罪一部分人,从而影响“村官”为促进村事业发展制定的某项措施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在各证券营业部.能在中、大户室谋上一席之地的,少说也有几十万身价。至于贵宾室里的“主儿”更是上百千万的“财主”。这个群体人数少.但消费潜力极大,特别是餐饮、娱乐方面的开销。股市上赚到钱,心情轻松,吆上几个同道中人或证券部经理到高档场所花上几千元.一点都不心痛。行情差时赚不到钱,但应酬总是要的.宴请一些“内参”人员,这点“信息费”也是省不得的。而且.这个群体消费较注重档次、排场。因此,如何开发这个潜力客源市场,应是高档酒店餐饮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徐燕娜 《浙商》2009,(3):66-67
“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暖暖春意漫过,漫过秋冬春夏……”在地处江南的“钱塘镇”上,散落其间的一个个手工作坊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产业支柱。一晃,小镇的一切都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发生了巨变:走出去的“十万人家”,如今都己锦衣华服、气宇轩昂。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代浙江商人,在如潮的商业世界里,逐渐转型,独领风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供销商情》2005,(11):50-53
是怎样神奇的一个神罐,可以让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祛除病痛,感激终生?又是怎样神奇的一种神罐,在造就了一个身价百亿的“天王神罐之父”后,又创造了一个三年制造数百个百万、千万富翁的创富奇迹,并近乎“狂妄”的喊出“造就中国千万个百万富翁”的口号。关注投资、熟悉医疗保健行业的人们都不会陌生于这个一个名字——“天王神罐”和它的发明人蔡绪旺教授,一个被业内人士奉若“投资经典与财富传奇”的真实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山东大汉!  相似文献   

14.
王鑫 《商业文化》2005,(7):118-118
与许多富翁的节俭、“吝啬”相比,众多“负翁”可要潇洒得多,反正这个社会就是个超前消费的社会,今天可以花明天的钱,那为什么不花?真要到了两手空空时,再想办法吧,谁叫这是现如今的时髦呢?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4,(2):58-60
“从某个角度讲,你可以把‘第九城市’看作是基于WEB的大富翁。”第九城市计算机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骏接受本刊专访时说,“第九城市这个虚拟社区可以说是网络游戏的雏形,这一点你从我们早期的域名gamenow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6.
田萍  张进 《价格与市场》2002,(12):41-4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富人”?“富人”为何不肯交纳个人所得税 ?我国个税政策怎么就管不住“富人”?……有关中国“富翁”们的话题再次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朱总理质疑富人不缴税国务院总理朱基说 ,去年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出“中国十大富豪”,我让税务部门调查一下 ,看看他们交没交个人所得税 ,结果都没交。原因是他们把个人收入都合到工厂里了 ,公司是自己的 ,个人用的工资都在工厂税前列支了。朱总理表示 :“我看个人所得税还是应该缴 ,我的工资超过 80 0元的部分都交了 ,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税呢 ,这是不正常的 ,都不缴税 ,国…  相似文献   

17.
梁信军 《中国工商》2002,(7):147-147
第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这一政策造就了中国的第一批富翁。他们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中国的赤贫阶层,他们靠从事运输、贩卖等发了财;另一部分是高干子弟及亲属,他们缘于对政策的准确领会,因而比其他人更早地把握住了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一明 《中国工商》2003,(7):97-100
商业世界再一次唤醒了中国快速膨胀的中等收阶层的力量和规模。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富有,至少有1亿人口具有“中等收入阶层”的购买力。这个“中等收入阶层”就规模、成长速度和雄心而言,都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群体,但是,对市场营销人而言,中等收入阶层并非是已搬上桌的大餐。他们的购买力仍然有限,他们面临着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他们经历着选择的烦恼。面对这个两倍于法国市场的“困难选择”是:既要触动掩埋在他们内心的抱负,又要汲取出市场成功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7,(9):142-147
上个世纪80年代,“做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曾经是一度流行的“励志”口号。在此,我们想借用这个“四有”的提法,谨为新时期经销商提出这样的一个口号。当然,“四有”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所谓“四有经销商”,编者给他们的定义是“有实力、有思想、有方向、有个性”的经销商群体。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群体已渐成规模,先让我们走近郑州这个中原核心之城的经销商群体,看看“四有”指标在他们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周其仁 《商界》2008,(12):101-101
温州这个地方的企业,差不多都是从做内需市场起家的。温州人的本事是做市场,十万经销员打天下.进而承包商业柜台,然后搞起发达的经销系统,终于带出闻名天下的制造业。温州经济大规模外向究竟起于什么时候?比较一致的回答是在中国“入世”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