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从透视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时代背景,做出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的路线图解,论证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的战略价值,分析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以及现存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诱人的中国“蓝色经济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这片与大陆三个经济带平均面积相当的"蓝色经济带"可以成为食物、能源、原材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视角,在梳理解析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内涵及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要素的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考察 了全国层面及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内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发 展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面层面资源禀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呈正向作用,环境规制在 短期内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呈负向冲击效应,并能对资源禀赋弹性产生抵消作用,但长期来看则能 释放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并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呈“U”型关系;在各经济带检验中,资源禀赋 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呈差异化影响,其中资源禀赋在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绿色 发展中表现为负向效应,环境规制在环渤海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呈正向效应,长期内环境规 制在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呈现为“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在南海这片辽阔、蔚蓝的祖国国土上,中国的渔民们成了国家宣示南海主权的重要力量,也因此在南海主权的争端中承担着直接的风险。"越南人采用最伤环境的炸鱼或电网作业,他们那边的海资源快绝种了,没什么捕捞的了。" 叶绍明们从未想过自己是非法越境捕捞,"我们从来都是在自己国家的海域内正常生产作业。"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官方网站资料显示,中国对南沙海域主权的宣示范围是:北纬120以南至北纬30 25‘之间的我国断续国界线及其自然连线范围内的海域及岛礁。那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也是  相似文献   

5.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是我国来自海洋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着眼于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由于来自海域比来自陆域的安全挑战更为突出与尖锐,所以有必要以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树与践行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统筹陆海两域国家开发战略;保障海洋权益安全,以区域为对象采取有效对策;保障海洋资源安全,逐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海洋经济安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取向;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分别解决各大海域污染问题;保障海洋社会安全,创新涉海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保障海洋信息安全,抢占海洋信息战略思想高地;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大力完善四通八达战略格局;保障海洋军事安全,务实推进区域和谐海洋建设;保障全球海洋安全,加大步伐跨入海洋强国行列。上述十大"保障",形成了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的推进体系,能够为国家全面经略海洋,逐步建成海洋强国提供理论上的坐标系和实践上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5,(10):20-20
日本开始做最坏的打算。自今年1月底两艘中国驱逐舰进入东海海域以来,日本与中国围绕这里丰富的油气资源产生的摩擦逐步升级。几十年来,两国在这片海域的归属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日本警告中国说,它会保卫自己在东海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中国与"一路"沿线66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数据,研究认为"一路"沿线国家为出口方、中国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且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而以中国为出口方、"一路"沿线国家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则发现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与"一路"国家贸易互补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效率、贸易效率、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但这些因素发挥效果仍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中国与"一路"沿线66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数据,研究认为"一路"沿线国家为出口方、中国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且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而以中国为出口方、"一路"沿线国家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则发现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与"一路"国家贸易互补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效率、贸易效率、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但这些因素发挥效果仍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滨海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台山市海域资源丰富,在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台山市海域资源与其他沿海县市海域资源的对比,分析台山市海域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山市海域资源的开发思路,以此促进台山海域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置于国家战略下的长江经济带能为重庆带来什么?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有些什么优势呢?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香港文汇报驻渝办主任张蕊。以下就是她的主要观点。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局来看,在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版图呈现H型分布,H的左边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包括"中国第四增长极"的成渝都市圈。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沿途各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就中国来讲,广西海域开发较晚,要发挥自身优势,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广西各项与开放相关的重点产业;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并争取更多惠桂政策;解决物流"动脉"瓶颈;整合资源构建广西大型物流产业集团,推进广西科学、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静 《西部大开发》2012,(11):75-77
对于西安而言,中国内陆港赋予了这座城市完善的国际化城市禀赋,成为城市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的比较优势之一,使之实现了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同时催生出一个临港经济区。对于西部而言,中国内陆港建设的最先受益者是西部地区,通过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通关速度,使西安这个内陆经济中心城市成为"国际型内陆港口城市",有利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对于国家而言,中国内陆港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助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革命老区具有"两个优势",一是红色政治优势,二是能源资源优势。"西部新区"陕甘宁把"红色文化"作为纽带,着眼于相连的地缘关系,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共同的革命历史地位而发起创建,将是西部地区的新经济增长带。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将竞争力定义为一种比较优势,这是最早的、也是最经典的定义。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以及邓宁的内部化优势理论,一国或一个企业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或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在生产率、生产要素或所有权方  相似文献   

15.
延伸科技兴海战略,深化海洋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浙江虽是陆域经济资源小省,却是海洋经济资源大省,有无与伦比的海洋资源:全国最长的宜开发海岸线、约占全国40%的海岛、最大渔场、全球最大综合港、约占全国40%的潮汐能和50%的潮流;沿海旅游资源齐全,有多个国家、省级风景区和海洋旅游单体;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两岸的联结纽带。海洋资源的富足使浙江早把眼光投向海洋,尤其《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更为发展海洋经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开展国际旅游区域合作的优势在于关联带动性强、壁垒少、合作共识多,民间动力强。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非常明显比较优势的人文经济资源,但是目前的中国中亚国际旅游区域合作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本文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决策与协调组织机构"中国中亚旅游合作开发委员会"、推进签证便利化的具体措施、与中亚国家签署航空自由化协议,促进西部城市航空自由化、创新融资方式等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栾克军 《发展》2013,(8):9-11
庆阳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打造能源新都的优势条件庆阳位于中国地图的几何中心、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岐黄文化、先周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脉络清晰、内涵丰富,既是华夏文明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堪称一个"文化大观园"。这里蓝天白云、高天厚土,塬面、梁峁、沟壑、河谷兼有,森林逶迤、山峦蜿蜒,高原风貌雄浑壮丽,堪称一个"生态大公园"。这里资源丰富、质优量大,全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2万平方公里地下油煤气资源富集并存,堪称一个"矿藏大博园"。石油资源是庆阳最大的优势、石化产业是庆阳的支柱产业。从储量分布看,陇东油区处在鄂尔多斯盆地凹陷中心部位,生油岩分布在三叠系湖相地层,石油资源总量48亿吨,已探明地质  相似文献   

18.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2,(22):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南海宝藏】海域被瓜分,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安全受威胁——这是中国海洋权益形势面临的四大问题。无论是从能源、航线,还是地缘政治出发,南海都被视作"重中之重"。不仅周边国家把这里当作"冒险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选择,是造福沿途的大战略。青海省定位于新丝路上的交通经济带,既结合区位优势、现实基础,又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围绕交通经济带定位重塑青海经济,积极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交通经济带的"增长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交通经济带上的"成长三角区"。  相似文献   

20.
中东欧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欧盟、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内部以及中亚,对中国—中东欧经济合作在安全、能源、资金与技术、市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强调二者战略关联性的基础上,注重协调化、制度化、便利化和互补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